毕业生透露:就业率水分是这样“掺”进去的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8/07 15:18 每日商报 | |||
新一届的大学毕业生目前已经陆续“名花有主”,教育部门也公布了各大高校和各专业的就业率,以供下一届学生选择学校或专业时参考。就在昨天,一位毕业生读者给记者打来了电话,向记者透露他在毕业时的遭遇,以及他所占的“就业率”是如何产生的。 学校建议我们找个单位挂靠一下 这位毕业生只肯透露他毕业于下沙高教园区的一所大学,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他让记者称呼他为小陆。小陆告诉记者:“我大学毕业以后想和同学合伙搞个公司自己创业,可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学校就跟我们说如果没和用人单位签协议就暂缓发毕业证,虽然我们都知道学校没权利压着我们的毕业证不发,可为了减少麻烦,我还是去找了个与我专业毫不相干的单位挂靠。” 什么叫挂靠呢?小陆解释说:“挂靠是只签协议不报到的,因为只需要一纸‘证明’我就可以被计算在学校的就业率内了。但是我也必须交纳该单位一定的‘挂户费’,因为毕业生要留杭,用人单位是要向有关部门交纳落户费的,一般大约在1200元左右,由于当时像我这种情况的还有几个人,所以摊派下来每人交了300元钱。如果一个公司只有一个人去挂靠,那他就要承担全部费用了。” 据小陆说,像他这样“伪就业”的毕业生还有不少,有的准备再考研,有的准备出国,有的还只是以实习的名义在某单位干着,但他们都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了挂靠单位,拿到了盖着红章子的协议书,被“名正言顺”地算在了就业率内。 就业率对学校意味着什么 据了解,教育部门在1999年就公布过高校就业率。随着这几年高校招生大战的越来越白热化,就业率成了许多高校,特别是一些生源成问题的民办高校的“生命线”。“就业率”本是一个独立的统计数据,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省市和院校将就业率作为种种考核的重要标准,甚至决定着某学校、某专业的生死存亡。 一位在某高校任班主任的老师告诉记者:“毕业生就业率是个硬指标,关系到大学经费和许多资源分配问题,教育部、教育厅向高校拨款都会以这个数字做为标准,而学校里也会以这个数字来决定对学院的重视程度。这层层压力落到老师身上,临近截止日期,还有不少毕业生未找到工作,就业率不理想,他们往往会动员学生去‘开证明’,这样学校向上级报告时,他们就可以归为‘已经就业毕业生’的行列了。” 一位从事多年学生工作的老师告诉记者这样一个事实:“仔细分析一下具体的就业率,那你就会从中发现很多的笑话:一家规模不到50人的高校下属公司,会每年招聘几十个应届毕业生;毕业于室内装潢设计专业的会和一家外贸公司签订了协议。” 如何让就业率的统计更科学 与最初的就业率统计方法相比,这两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已经更科学,更具人性化了,比如将考研和出国深造的毕业生也列在了就业率之内。但是就业率的可信度依然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就业率的统计到目前为止都是由学校自己出具证明,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科学,也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因为就业率关系到学校招生等方方面面,而且对越弱的学校影响越大,可以预见只要是对提高就业率有益的事,学校方面最起码是不会反对的。 有关专家认为,必须制订更适当的就业率评估体系,真实地反映就业率以及就业率的“含金量”,这样才有助于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文/金一铮)
笑话段子、整蛊短语精彩无限 难以形容的开心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