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给有准备的人 大学生尽早投入就业状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10/09 10:05 北京日报 | |
考上大学了,很多一年级新生想放松一下,不再重温高考;到了大二大三,也有一些学生对未来不做设想,大四来临仓促面对就业……而今年大学生求职的经验证明— 准备求职不仅仅是临近毕业那半年的精心包装 小刘是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毕业生,目前已经到国内一家著名的报社上班。他 从长远来看,越是准备充分就越会在求职的道路上走得顺畅些,但是准备充分并不仅仅是临近毕业那半年的精心包装,而是长期的积累,这种准备甚至从大一就开始了。因为现在的用人单位不再只看重学历,更看重实际能力,若有相关工作经验甚至成绩就会优先录用。一家用人单位的人事经理就表示:“我们这里不是培训中心,没有精力花几年的时间培训一个新手,因此我们更需要进来就能发挥作用的人才。”面对这种趋势,在上学期间实习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选择。小曾是师范大学的学生,她课余时间一直做家教,假期还到辅导班上课,练就了教学本领,毕业时顺利被一所重点中学录用。一位教授告诉笔者,他暑假开过两次学术研讨会,都看到在校大学生在酒店和会场做服务,很多同学还是一二年级的学生,这些同学认为,有机会实习锻炼,对将来找工作有利。 好高骛远失良机,不能片面追求物质条件 大军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的双学士,今年刚开始找工作时他联系了好几家单位,其中不乏中国工商银行这样的大单位,用人单位对他的条件基本满意,但是一谈到薪金,和他原来的期望值都有不小的差距,所以他决定继续寻找更好的单位,但是此后的过程却越来越不顺,每次面试回来,他的心情就要坏一分,信心一点点地被消磨掉,后来每当提起去面试他都有些莫明的紧张了,无奈中他回头去再去联系原来答应接收他的单位,但是单位告诉他那个位置已经录用了别人。最后他签约的那家单位和自己原来“没看上”的单位相去甚远。笔者在采访中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事例。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或好高骛远或左顾右盼,还有片面追求物质条件,结果大多是失去了良机。因此,找工作时应保持头脑清醒并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 先就业后择业是一种务实的择业观 “想要一出校门就找准自己的位置越来越不容易,先找个工作干着,不行再跳。”对外经贸大学立鸣同学的看法就很实在。外地院校想进京的学生,也通常做这样的选择。小江是湖南一所高校的毕业生,三年前和北京一家单位签约,实现了到首都发展的梦想,来京后他发现了更多的机会,后来辞去了原来的工作。教育部所做的大学生就业首选职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大学生的第一个职业稳定期是1-3年,70%的人会在5年之内离开第一份工作。专家认为先就业后择业是一种更趋理性和务实的择业观,第一次就业找不到最理想的工作时,不妨先有个落脚点,积累工作经验,等待以后寻找更适合的岗位。(袁诗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