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求职招聘 > 毕业生求职之“葵花宝典” > 正文

毕业后他们都去了哪儿 毕业生城市流向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3/10/09 16:46  21世纪人才报

  

北京 毕业生争相留京

  北京,有着中国的硅谷创业园——中关村,有着中国的华尔街——金融界,有着最为成熟的商业模式。每年,全国各地的人才蜂拥而至,希望在这个黄金宝地大展拳脚。外地人尚且如此,更别说土生土长的北京大学生,还有那些来京开了4年眼界的外地大学生们。

  “北京籍的毕业生,理所当然留在北京,除非有万不得已的原因。”北京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的老师告诉记者,“一般来说,至少95%以上的北京生源都会留在北京工作。即使离开,多数也是选择出国,很少有人去外地工作。即使去,也是到沿海一些较为发达的城市和地区。”“我的同学当中除了在北京找工作或是考研的,其他的都已经出国了。”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的小苑这样告诉记者。北京天然的优势吸引着各个层次的人才,那些来京读书的外地大学毕业生们也希望能够在这个经济、政治中心谋得一席之地,因而为留京名额争破了头颅。即使拿不到通行证,他们也不会放弃留在北京工作的机会,宁愿成为“北漂一族”。一位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北京理工大学的毕业生甚至这样告诉记者:“我是还没找到工作,可我宁愿在北京找个差点的单位,也不愿意离开这里。除了出国,其他地方没什么可考虑的。”

  北京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的老师在采访中说:“北京重点大学居多,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希望他们今后工作的环境更具挑战性,更能吸收先进的经验和文化,北京确实是首选。因此,毕业生大量留在北京工作的情况过去是这样,今后恐怕也很难改变。”

  

武汉 学生偏爱“外流”

  武汉属华中重镇,虽然时下经济区位优势逊色于北京、上海等地,但高等学府的数量与每年毕业生的就业人数却与上海相当。据湖北省高等学校就业指导办公室相关人员介绍,2003年武汉地区高校的毕业生总人数约17万(包括各类型毕业生),其中属国家计划培养的本科毕业生人数有8万。9月17日,本报记者特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三所高校进行采访,借以了解2003年武汉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城市总体流向。

  武汉大学2003年毕业的本科生总数为7656人,除开2126人考研和出国深造外,有5530人参加就业。据武大毕业生分配办公室主任邓勇向记者介绍:“有2486名毕业生留在了湖北省内,其中在武汉就业的有2039人。另外,有3044人到外省就业,较集中的区域分别是:北京257人、上海115人、深圳242人、广东385人、江苏和浙江有692人,其他外地流向均为各省的省会城市及较发达的沿海中小城市。”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武大毕业生流向的特点是:大部分选择到大城市就业,以广深、江浙一带为最多。

  华中科技大学今年有5574名本科毕业生,据学生处负责就业工作的刘处长告诉记者:留在本地的有1836人,其中武汉有1593人。到外地就业的有3738名,主要就业城市的人数分布数据为:北京236人、上海172人、深圳265人、广东483人、江苏和浙江分别是233和174人。

  刘处长认为,导致这种“留在本地就业的学生明显要比其他院校少”的主要原因是:“华科大以工科为主,学生喜欢到外地公司,如深圳、广东、江浙等地,因为这些地区电子科技等企业相对集中。”

  华中师范大学今年的毕业生总数为2776人,除开30%的考研出国外,有70%参加了就业。其中留在湖北武汉本地的有1460人,武汉市内的有935人。流向各大城市的毕业生数量不多,除浙江一地有140人外,北京、江苏两地都只有50人左右,上海和广州分别是83和75人,而深圳只有26人。华师大学生流向的特点非常明显,作为中学师资培养的主要基地,毕业生主要留在湖北武汉对口进入中学就业,武汉与各地市的就业人数也基本相当。

  三所高校就业指导办公室的受访负责人,对2003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地域流向有几点相同的感受。他们普遍认为:首先,想去西部和留在中西部发展的极少,学生几乎都没有这样的热情,还是以到北京、上海等地就业为首选。其次,虽然学校招生时本地生源要占70%的比例,但毕业后能到本地就业的却只有30%左右。

  

上海 人才只进不出

  上海各大重点高校中,本地生源一般占到50%左右,在一般院校,这个比例往往还要高得多。在外地大学毕业生涌往上海时,上海的本地学生积极固守在家乡。京沪学生向来很少外流,这个趋势在今年就业压力剧增的情况下,并没有什么太大变化。

  上海市教委学生处负责人田老师告诉记者,在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流向总体趋势保持的情况下,今年还是有一些小小的变化,毕竟2003届毕业生人数增加太多。除了极少部分支援西部的学生外,还有一个小分支流往江浙一带,到了南京、苏州、杭州等地,留在上海本地的2003届毕业生,占到本地生源的95%。对于这种情况,田老师说,教委并没有任何鼓励或者限制的措施,毕业生来去是自由的。

  上海本地学生具有优越感并不是没有道理,就算迫于压力一时在本地找不到工作,他们还是可以把户口放在上海到外地去。

  从上海高校就读的外地生源流向看,也可以发现上海高校就业只进不出的特点。上海交通大学今年有3500多名本科毕业生,其中就业工作的有70%多,工作的学生中间只有10%的人去了外地,而本地生源到沪外地区工作的寥寥无几,到外地去的也大都集中在广州、北京和江浙一带。为了引导学生到内地和西部就业,上海交大还专门设立了这方面的就业奖励金,只是在去年的时候,他们有40名毕业生去了西部。

  在复旦、同济、上外、上海财大、华工等高校,情况也差不多如此。

  “我当然不会离开上海,那怎么可能?”刚上大四的复旦学生许炜对记者的询问表示惊讶。他是上海长宁区的,留在上海工作在他的观念中是天经地义的事。他的同学也从来没有人想会到“外面”去,除了出国。

  留在上海的学生家庭背景和就读的学校、专业以及本人情况各有差别,但是留下来的理由差不多是相似的。上海有着国际大都市的光环,经济又处于飞速发展,世界500强纷纷落户上海,国内知名的大企业也往往把上海作为重要的战略地,这为毕业生们提供了无数的梦想和机会。还有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上海本地学生习惯了上海的生活后,害怕并从心底拒绝其他地方。

  

重庆 北京不是学子的最爱

  重庆各大高校中,本地生源一般占到70%左右。尽管重庆不算中国的发达城市,但作为西部重镇,其本地生源一般很少外流,这个趋势一直没有改变。据不完全统计,重庆高校毕业生中,留在重庆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86%,除考研、出国的外,只有13%的学生留向了外地。流向外地的这13%,除应聘到部队工作的以外,其他一般选择的都是深圳、上海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南方地区,而去北京的相对较少,这与北方的寒冷气候不无关系。

  去外地的这部分人,大多是想趁着年轻时开拓视野闯荡一番,在发达城市学习了先进经验后再回渝谋发展。外地较高的经济收入,也是这部分人离开重庆的原因之一。在重庆本地,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般只有1000元左右的工资,而沿海发达地区则在1500~2000元间,工资相对较高。

  尽管有人选择离开重庆,但实际上,大部分重庆本地的毕业生都认为留在重庆找工作是明智的选择。首先,重庆特有的山城雾都特色非常吸引他们。偶尔到一马平川的外地旅游没有什么问题,但真要到那些地方生活,他们认为极难适应,仅从饮食上就可见一斑。其次,近几年西部开发热潮涌起,重庆在全国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从而对人才的需求日甚,这就使毕业生们看到了自我发展的广阔空间。不光本地学生愿意留在重庆发展,许多外地的毕业生也相继来到重庆,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就是一个证明。另外,从本届毕业生的家庭情况来看,他们基本上已是独生子女,其父母舍不得孩子一个人到外地闯荡、吃苦。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能否成功,人际资源非常重要,他们希望可以利用自己多年的积累拉孩子一把,以缩短他们迈向成功的距离。



评论】 【天生我才论坛】 【推荐】 【 】 【打印】 【关闭

     大奖天天送帅男靓女等你约!
《新概念英语》移动课堂,北外、新东方名师讲解!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精彩爆笑,情趣无限!成人世界的快乐宝典,让你享受轻松开心生活!
  企业法律顾问考试冲刺辅导热报 还快乐互动学英语本色 考研&MBA冲刺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销魂而忘情的感受
带你步入性爱天堂
非常笑话
热辣精彩的短信笑话 绝对值得一试!
图片
铃声
·[花蝴蝶] 花蝴蝶
·[和 弦] 蓝精灵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僻牛皮癣治疗新天地
中医抗癌革命性突破
解放1.3亿糖尿病患者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节省85%广告费用
想到国外去上学(豫)
企业“零”成本推广
“占便宜”到底!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热辣经典
欢乐无限
结婚前,女方坦承自己的缺点:我的胸部不大,就象是2个…
每日2条,30元/月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