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多过滥 与实际脱节--MBA“免谈”的背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10/27 11:31 中国青年报 | |
作者:鲁宁 周末,笔者参加了一个在沪部分浙江企业组织的“人才招聘策略研讨”。企业家们探讨以往各自吸引人才的得失时,检讨最多的是盲目迷信MBA所造成的“搞笑”,比较集中的意见是:聘用洋MBA因本人“不服水土”而收效甚微;聘用国产MBA也是中看的多,实用的少。 这些民企老板的看法是否具有代表性?两位曾花高价在一所名牌大学“修”得MBA学位的老板用亲身感受来回答我的疑虑: 第一,授课时从教材到案例清一式是洋人的,本土企业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几乎没有。洋人的企业运作经验与现阶段中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差距太远,洋经验基本上没有模仿的可能性。“我攻读MBA就是花钱买了个学位。” 第二,授课教师(教授)们的水平高低姑且不论,但普遍对本土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实际运作方式和生存环境缺乏应有的了解,课堂上常犯“常识性错误”。“MBA教育应该以实用型为主,要能解决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实际问题。侃国际经济形势眉飞色舞,论管理理论滔滔不绝,但要解决一个本土企业的具体发展问题却不知所措……” 一位老板直言,前几年他给国产MBA开出的年薪是十四五万元,而现在,即便年薪3万元,“对不起,咱们免谈”。 国内开始MBA学位教育是1991年。记得当年首届国产MBA学员尚未毕业,众企业上学校“抢”人,开出的预定价最高达年薪40万元。不过12年时间,MBA的身价何至于贬值到“免谈”的地步?显然,这与国内高校近些年一窝蜂上MBA,导致MBA教育过滥大有关系。 我所查阅到的相关信息是,截至今年9月,经教育部门批准培养MBA的高校有87所,累计招收MBA约5.6万人,另外还有“经贸委班”MBA学员数约2.8万人。两种招生渠道,累计约有3.4万人毕业。除此之外,还有78个中外合作培养MBA项目,具体人数不详。以上只是“计划内”的,即毕业时一般可以获取学位的。事实上,计划外MBA学员数可能更多,虽说最后不能直接获取学位,但好歹也是个MBA。 MBA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哈佛,美国MBA教育也从此一路走了近百年。一时无法查到美国目前有多少所高校从事MBA学位教育,但有一条大致可以断定,人家老美的高校是不敢搞MBA教育“大跃进”的。因为在一个私立为主的高等教育市场内,搞“大跃进”意味着自砸学校的牌子,校董会绝不会答应。 教育与实际脱节,属于中国教育领域多年存在的老毛病。拿教育的一般性要求及部分企业老总用人的实际感受来说,国内MBA教育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困惑:教育模式上,是培养国际化人才还是本土化人才?教育方针上,是坚持精英化还是逐步搞成大众化?培养方向上,是突出专业化还是强调综合型? 回答三大困惑,超越了我等外行人的认知能力,但有一条基本的回答大致错不了,这就是,“速生”的国产MBA要外输的可能性不大,既然如此,就得立足于国内企业,为国内企业培养实用型的MBA。 MBA“速生”,表面上系各高校或其他能沾上边的机构为利所驱、为利相逐、为利而贱卖本高校的声誉所致,本质上却是长期以来未能有实质性改革的国内高等教育体制深层次弊端的必然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