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横飞的年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10/30 16:14 新浪教育 | |
欢迎更多网友的投稿,不论是文字、图片还是音乐、动画,只要是原创!让我们一起和你分享信手涂鸦的快乐! 作者:陈敬莨 (一) 刺眼的绝望让我隐隐的痛,我不在是以前的我。 宿舍的电视坏了。但没有彻底。还可以在雪花中欣赏他们的造作。幸好。蹲坑的水龙头也坏了。但大家都可以在自己的叫骂中完成排泄的工程。幸好。 热水器也坏掉了。但勉强还可以坚持。饮水机也是个不错的代替。幸好。不幸好的是,宿管站的同志是一群混蛋。我们不能够就这么活着。 (二) “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无人帮你,是公正的命运;没人该为你做什么,因为命运是你自己的,你得为自己负责。你知道吗?” 我知道。但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责。 有时候我感觉我是一只掉进玻璃杯子的苍蝇:一片光明,毫无前途。我甚至神经起来,怀疑影子一直在笑我。 躺在松软的被子里,我做着沉重的梦。生物钟在打击着我的怠懒,8:00,我从梦中醒来。 宿舍已经没有人了,奇怪,见鬼,什么时候大家这么积极了。我使劲的爬出被窝。 A冲进来。急急忙忙。边翻边喊。“狗日的,鞋套没带。” 我没作声。“狗日的,原来今天是上机课。”我暗自骂。“这一群鸟人又要用国家公共设施去暗黑魔力星际魔兽帝国石器三国三角洲精灵传奇天使疯狂西游仙剑轩辕反恐决战了。” 在A又急急忙忙的出去之后,我迅速穿、洗、刷,慢慢的梳了头,迅速找、吃、跑,因为我也要去魔兽。 (三) 听某君说—— 颓废是与中国人的“中庸”生活方式抗争的一种方式,中国人既无生之欢乐又无生之恐惧,不死不活,造成了整个民族的平庸化,而颓废正是帮你探求生命的最终意义与归宿的一条途径。它是绝对与生命联系在一起的,颓废中有生之欢乐也有死之恐惧,大悲大喜,这才是***生命的极致。 我喜欢。原因很简单:我是个典型的颓废主义者。 S说要在圣诞前成立“先声诗社”,总是问我要意见。我总是说:中国的诗歌现状是颓废。一而再,再而三的这样说,终于怒了人,“***,你才是颓废的呢?” 今天我是快乐的,因为四盘魔兽都赢了,尽管用了N次秘籍。 我把S对我的评价放在脑后,不放也不行,因为他是社长。我还有稿子要找他发。这是我一晚上的杰作。题目就叫“我是我影子的影子”: 我看不见我,亲爱的 我的价格,是狗一般的 烟头烧痛了青春期,酒让我摇摆 我被自己出卖 爱情,我的理想,是透明的 但是我相信,上帝会给我机会 我会在第二个机会来临之前 学会:爱你 我要回到故去 在那里等待鲁迅的出现 我要用尖刀划过我的胸膛: 先生,看,我的血是红的。 我孤独的站在山头,想象 是前驱的坟 还是历史的乳房 你坚持说是我们最后的家? 一只守口如瓶,装着你的背叛 我知道 我的幸福是不幸的 我不想追问,另一个 你和我,鲁迅和我,鲁迅和你 过去是一种过去 别忘记火车票的有效日期 我送你 S认真的看,不时的点头。其实我一直认为我们学校的诗人都是垃圾,包括我。我写诗的绝大部分目的是为了能够换得一些上网费并骗得“才子”的称号并得到美女的关注。 “不错!不错!精彩!精彩!有味道!有味道!” “还行吧!”我拍拍他的肩膀,眼睛瞟他。我一直认为S的出现是诗歌界的一大遗憾,明摆着是条“滥鱼”,装的跟他妈真的一样,我怀疑他**诗社的目的完全是为了MM们。 “X,我觉得你是个人才。有前途,将来在诗歌界混出了什么名堂,千万别忘我了兄弟我。”在他的脸上写着诚恳。 “怎么会,兄弟一场,忘谁也不能忘你啊!”忘的就是你。我笑着。 他跟我罗嗦了半天,才打开值班室的门,预拿了10元的稿酬给我。 下午在“大芝网吧”里痛快的用“LU XUN”的名字杀了一个下午的CS(1.5),这是个习惯。网吧装满了堕落,我烟雾朦胧中看到有人大喊:“***,鲁迅是谁啊?强的一B。” (四) 在我回来的路上,路过“好学生”书店。韩寒的《三重门》居然还有人看,大学生到底怎么了,我到底怎么了。我想给自己买本书,但是我没有。因为我看见了W。 W是我一直暗恋的女孩,她美丽而且善良。我有多么爱她,甚至我想和她做爱。我总是搞不懂F4有什么好的,不就是稍微潇洒这么一点吗? “才子,买书?正好帮我选几本。最近有什么好书?”她甜甜的问我。 “你好!”我脸红的像西红柿。 “怎么了,你?”她看上去没笑。 “我-我-我,我买书。”我支吾的可怜。 “我知道。” “我买书。”我低头去乱翻,我看见了空气。 我彻底的没了清醒。我的脑子在想着一切。我迷迷糊的想到了林语堂,没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没有礼俗、宗教、传统及社会阶级。世上没的天性守礼的男子,也没的天性不守礼的女子。假定没有女人,我们必不会居住千篇一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门窗八角澡盆的房屋,而且也不知饭厅与卧室之区别,有何意义。男子喜欢在卧室吃饭,在饭厅安眠的。我感觉我在笑。我感觉我又在哭。 她加大音量问我:“X,你怎么了?” 我是第一次听她叫我的名字。因为我们不在同一个系,她是心理学系的,我们是在校运会上认识的。说认识也是那种路上见了面互相笑笑的朋友。 “没事,我是在想这一年能有哪本书还可以让我们看!” (五) 我尽量忘记W,因为她的男朋友长的并不是很“搓”。 第二天,我像往常一样。中国历史是用不着听的,那老头又从来不点名,不去了。今天晚上他们说要借A片看,一阵激动,先出去晃晃。 学生公布栏处围着一群人。学历史的人总是有一种敏感,我跑过去问他们是不是有什么“运动”,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切!” 待我仔细看时,原来是上学期要重修的人的名单,令我心寒的是,我在那上面,居然看到我名字三次。我完了。 “你没有课!”一个熟悉的声音。 我不禁回头,天,居然是W。我完了。“是是的。你也没有?”我看了她一眼,就把目光放在公布栏。但忽然又想到什么,又把目光放到远方或者地上。 “你来看是不是有你?怎么会!才子哎。”我在看脸上没有看到讽刺。 “看看嘛!放心一点。你呢?我也一直认为你可是你们心理学系的才女啊!”我心里不希望她在上面看到我的名字或者让她以为是同名或者更多的是责怪自己不要脸。 “我是看我男朋友在不在上面,哎,他居然有五门没有过。”她好象有点生气。 我居然有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喜悦。在和她说了宿舍电话号码之后,互相道别。 (六) 由于我觉得对不起父母,放弃和大家一起欣赏A片的机会,拿了《鲁迅书信集》和《世界文学》去上晚自习。 到教学楼已经有点迟了,我们系的固定自修室都给人家(自己+家眷)霸了位了,于是逼迫到一间偏僻的小自修室去.当我准备奋战时,我不自觉的分了神。原来整间教室都是一对一对,我感到有点意外。我向一对还算比较正经的“夫妇”打听。 “这里何故如此?” “老兄,想大概是新来的吧,这里年久失修,已经发展成为我校之优良幽会地。” “原来如此。” “大哥一人前身至此,敢问大嫂身陷何方。” 又是一个历史系的混蛋,我没有再理他。赶忙拿了书,离开了着个是非之地。“都他妈是一群用下半身想问题的所谓的大学生。” 回到宿舍精彩的部分已经过去,接下来的部分实在是没有意思。 我就躺在床上想现在的文坛。 首先想到的是美女作家,她们的书为什么好卖?棉棉,卫慧,周洁茹,她们样子很美,表情很酷,文笔很“靓”,调子很“异”,她们比以前的“先锋派“,“新写实”,“朦胧”诗人,“第三代”都要会“做秀”,会迎合人们日益商业化的文化心理。 其次是少年作家的泛滥。难道没有看过《三重门》,没有看过《愤青时代》就加作思想落伍吗? 我轻轻的在思维中睡着。 一直到深夜。 我发现我的眼角有没干的泪。 我起身,觉得异常郁闷。看着几张散在柜子上的VCD,想起重修,想起W,想起入睡前想起的。我再也睡不着了。 (七) 黑色的夜,一个影子翻给学校的墙头,谁也不知道他想干什么? 女权主义是不咬人的 这里是曼科松,是黑龙潭下属的自然村。我没有去过只是在一些书籍上对曼科松有所了解,这些村寨也许无法在地图上找到,这里有山、草和水的原始味道,这里的人交谈时身体与身体的距离非常近。如果有客人,他们用采摘的香茶来招待,郁郁芬芳,茶中藏尽浓浓的乡土气息。 当地流风传承,风俗飞扬。女人地位很低,也许这个现象在当地已经有了历史。那里的女人笑的很纯真,她们生活在那里,没有城市人急迫的功利性,没有城市人追求时尚的价值观。她们活着,她们默然潇洒,人生几何,劳做当歌。 这里的女性曼科松人受到哈尼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父权、夫权是不能够背弃的,所以她们必然的在内心有种淡然的矛盾。这很容易想象,她们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人生观,或者我们称之为没有开化的人生观。她们与男性曼科松人存在着固有的从属,在家庭与社区活动中他们扮演了配角,这就是曼科松。 在那里很容易让外人产生对女权的关注,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就妇女问题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妇女的解放道路、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地探讨。马克思得出了很多结论,这些结论成为了早期的女权主义理论。马克思认为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这里包括推动社会进步、推动历史进程、商业的发展以及更多的领域所带来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第二次妇女运动之后,“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妇女的从属地位及所受的压迫,反对把妇女受压迫归结为思想观念及生物因素”的思想开始成熟。妇女被引入的工作领域大大增加,几乎包括了大部分的行业,西方开始进行着妇女新的黎明。妇女进入社会化大生产,独立、家务劳动、养育后代三者有了新的协调。 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条件制约着妇女地位及其变迁。曼科松,是地处偏远的黑龙潭下属的自然村。这些村寨经济水平落后,教育文化水平也跟不上。人们的思想停滞,对外界的一些变化也不尽知。经济条件制约在这里对女权主义的发展的确起了很强的消极影响。这一观点其实是在接受了恩格斯的观点后衍变而成的。恩格斯的分析是,当生产力发展到了畜牧、制造(石器、金属器械等)业、耕种出现的阶段,产品有了剩余,新的性别劳动分工就不知不觉产生了。男人此时在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使得他们相对控制了较多的资源。与此同时,私有财产的出现,产生了遗传与嫡系遗传分配。伴随着这种私有制与父权制,世界范围内女性历史性地被击败,她们因为这种改变而成为历史的一个选项。随着这种改变的不断深入。女人沦为男人的财产与奴隶,居于从属地位。恩格斯预言:当家务劳动与儿童抚育实现了社会化,妇女被压迫的地位才会被改变。 在我国,学者们相信经济成长会改善妇女地位,并打破商业性别格局。但一些人却认为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经济发展尚处初步,妇女就应该比男性地位低,人为因素的保护女权显的有些牵强与做作,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冲击会产生很大的社会反震,不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这个观点受到很多人的置疑,难到现阶段女权主义咬人不成? 而亚洲的一些女权主义者认为,文化因素产生性别实力差别,从而制约妇女地位的提升。这在曼科松也很明显,这里的文化是经古积淀的,是很难一下子击碎一个文化传统的。 曼科松的现象是很能够理解的,这可以从更深处理解。一些研究发现性别价值观形成于文化因素对心理的刺激。研究人员注意到女孩子往往被鼓励为安静、顺从,她们表现了一种“静态”。男孩子被宽容成调皮、反叛,他们则表现一种“动态”。性别角色概念是童年时代的一粒种子。一些学者通过调查学龄前儿童书籍内容发现,男孩子在故事中占的篇幅较大,他们与骑士、探险、足球、爬山这些被赋予了勇气的活动息息相关。女孩子则与跳绳、象棋、化妆等一些被认为是“绣花”、“猫脚玩意”的物什不断干系。 女性走出家庭、参与社会是回到自我,还是回到家庭,做一位贤妻良母才回到自我?究竟哪一种自我对于女性来说才是真实的?哪一种自我又是异已规定塑造的结果?这两种自我能否在妇女解放的实际操作所中被合理地区别开来?这些问题问了几百年,终是没有结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辩真理。 被誉为“现代美国女权运动之母”的贝蒂.弗里丹(Betty Friedan )就是一个例子,她原来主张妇女解放就意味着妇女走出家庭,步入社会,参与生产。然而到了80年代,在她出版的《第二阶段》一书中,她又推倒前说,修正关于女权的激进姿态,认为“女权运动出现偏差,因为它过于男性化了,以至于女权主义几乎成了女人想当男人的代名词。”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便指出,法律平等并不是事实上的平等。权利的存在与其有效的享受之间依然存在差距。男女平等的法律的法律不是古时的圣旨,在传统面前打狗棒是不能让人说一不二的,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已经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状态。我们不是要用法律去改变一切,因为“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已经有了它的历史命运。伤口已经发炎,止疼药是求医与时间。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很是有趣,是一个叫阿媚的写的诙谐文字。她在她的《戏说女权》中说实质性女权通常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例如大周末的到了晌午还缩在被窝里,支使男人出去买早点外卖;例如窝在沙发里嗑瓜子看电视,指着面前的空杯子告诉男人“宝贝,拜托给加点水”;例如叫男人给车子换机油,例如摊开了手掌要家用……等等等等。实质性女权的应用范围可大可小,小至“哎,帮我涂指甲油”,大至“亲爱的,人家就是喜欢那只五克拉的钻戒嘛”。实质性女权的运用需要一定程度的技巧,若每次提出要求后再加一句“honey,if youlove me……”,效果通常事半功倍。要还没效的话就说明这男人不爱你,差不多是时候好好考虑考虑该换人了。这种幽默会让你轻松一笑,笑过之后又不知道所谓。 这便是大多数普通人对女权的态度,他们其实在说要重视女权。实则他们又在潜移默化中或者在不知不觉中忘记女权主义。 我想说的是女权主义并不会咬人,让我们真正结束“曼科松”里的遗憾。 未经作者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