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热报教材热卖 专家提醒考生理性备考公务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11/11 10:59 中国青年报 | |||||||||
今年,全国共有36万人报考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其中有18万人通过了招考部门的审核,报名人数与合格人数都是历年之最。公务员的“热报”也给教辅市场带来了巨大商机。虽然人事部在网上明确公告:“从未指定任何单位和个人编写有关公务员考试的教材,也不委托任何单位和个人举办有关公务员考试的培训班。各科目考试范围以《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为准》”。但是,市面上还是出现了许多“由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编委会组编/审定”的“正宗教材”,而且还卖得非常火暴。
11月8日上午,笔者在北京海淀图书城看到这里的书店几乎都在显著位置标有“最新公务员考试教材已到”的告示。在一家不足30平方米的小店里,十几个学生将公务员教辅专柜围得水泄不通。据该店老板介绍,最近几个月来,公务员考试书籍卖得最好,每天至少可以卖出百余本,有的学生还成套成套地购买,且价格不菲,都在100元之上。 笔者发现,在这个6层的书柜上,摆放着近50种分类教材和试题:行政能力测试/申论教材、重点考点精解、全真试题、考前冲刺、应试指南、行政能力测试/申论常见错误、面试指导、标准化题库等等,让人看了眼花缭乱,而且这些教材均冠有“最权威”、“最新版”等字样。其他书店的情况也是大同小异。 大部分学生反映,之所以不惜“血本”购买教材,正是冲着这些标注。 那么,这些教材是否真的名副其实?笔者随便翻开几本,马上就发现了“硬伤”。在许多“严格按照人事部最新考试大纲编写”的教材里,居然出现了已经取消的“机械推理”、“知觉速度”等旧题型,而今年新增加的“听力理解”却只字未提。从2001年起,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就已经取消了包括哲学、政治、法律、行政学等知识内容的《公共基础知识》,可某些教材依旧将其作为“全国考试公共科目”的重点指导部分…… 此外,很多自称“与时俱进”的新教材与几年前的教材内容别无二致。不同门类的教材大都也是“你抄我,我抄你”。特别是申论指导用书,内容基本大同小异,而且经常是厚厚一本书,有一半都是模拟考卷空格,实质内容很少。“考纲没出,教材先行,内容滞后,误导考生”,这种现象绝非个别。武汉某高校的一位大四学生告诉笔者,他早在今年暑假就花50元买了注有“根据今年最新考纲”编订的公务员辅导教材。孰料,刚出台的2004年考纲有重大变动,所以以前的书“不合时宜”,无奈之下,他只能重新买了一套新教材。 其实,考生盲目购买的另一个原因,是对公务员考试的认识存在误区。一位去年参加考试的过来人介绍说,当年他就是一口气买了十几本教材,并且每天抱着理论知识、文史常识背,结果考试成绩还是不尽如人意。谈到自己的经验教训,他说:“很多教材闪烁其词,给大家造成一种印象,似乎《公共基础知识》很重要,是必考必背内容。其实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购买,例如有的省份仍规定它是笔试科目,那就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如果是参加中央、国家机关录用考试,即便《公共基础知识》某些内容会出现在《行政能力测试》的常识判断中,但由于其中涉及文史、政治常识,点多面广,且此部分所占比例不大,因此买本教材看看,增长见识即可,如果死记硬背则是完全没有必要了。关键是看个人素质和平时知识积累。考生心态要正,不要太功利。”他说。“某些教材不仅牟取暴利,并且对考生也造成了误导。”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育测量学专家告诉笔者,因为行政职业能力考试主要是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从事国家机关工作的潜能,这种能力是长期积累、比较稳定的。而有些应试教材则透露给考生错误的信息:似乎通过记忆和强化突击就能获得好成绩。 他说,能力考试有别于知识考试,几乎不涉及记忆成分,多考查判断、理解等能力以及个人的整体文化背景,受复习程度影响不大。所以每年考试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考生没日没夜地复习,结果还是不能及格,有的考生轻轻松松应考,成绩却非常优秀。 据这位专家介绍,今年新增加“听力理解”题型,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挑选出适合做政府工作的人才,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测评出个人长期稳定的能力,减少强化训练和记忆带来的暂时效果。他建议,只要在考试前熟悉题型,做一下历年真题,掌握好速度,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购买成批的辅导书籍、搞题海战术是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实习生 陈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