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朋:两年一跳为选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12/19 14:37 好工作 | |
即使未得到特别好的机遇,也要调整好心态,安于现状,脚踏实地的去奋斗,人不应该贪大求全。 对于试图频繁换工作的人,在一个单位要待够两年,这样才能形成一定的积累。 多看一些书,不仅能获得知识,还能帮助人心智成熟,富有哲理的书籍会增强人承 档案: ·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图书情报学系 ·1991-1993年,在北京市商业技校任教 ·1993-1995年,任职于北京证券登记公司 ·1996-1998年,任职于亚信科技公司 ·1998-2000年,在康柏(迪成)公司任联盟经理 ·2001-今,在启明星辰公司任多职直至目前的VCERT总监 十二年前,姜朋从北师大图书情报学专业毕业,进入一个技工学校做老师,而现在,他的职位是启明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VCERT(启明星辰应急服务)总监,这绝对是一个新职位,国内近两年才出现,主要为客户提供计算机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与处理服务,如黑客攻击、网络病毒爆发等。 细心观察他的职业经历,每隔两年多的时间,姜朋总会跳槽,其间经历了教师、证券、互联网、网络服务、网络安全等行业领域。姜朋的解释是:"前期的跳槽可能是寻找方向,而后期的转折完全是有意识的规划。" 跳动不安只为寻找方向 1991年,姜朋从北师大的图书情报学系毕业后,为了留在北京,他只能选择学校去当老师。"那时,我完全没有职业规划的观念,即使有规划,社会也不能提供相应的机会。" 成为老师后,姜朋得到一份生计得以维持生存,而且工作清闲,能够相对自由地支配时间。他利用闲暇时间苦练英语,大量阅读英语文章,同时练习口语,虽然没有语言环境,但是口语略有小成。 1993年,工作两年的姜朋开始有些积蓄,已经不用为生计发愁了。他决定跳出这家学校,于是,姜朋开始时常翻看和考察报纸中的招聘广告。那时,正是股市最为风光耀眼的时候,新的证券机构纷纷成立,因而报纸中常有证券公司或营业部招贤纳士的消息。偶然的机会,姜朋发现当时新成立的北京证券登记公司正在招收人员,而他掂量一下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及工作经历和这家公司根本不沾边。他便在自己的求职信中表示自己的文笔很好,可以从事文秘的工作,如果需要,任何行政办公的工作都可以。 姜朋没抱什么希望,相反,那家公司却从几千份简历中把他挑了出来,可能是积极的态度打动了公司负责招聘的人。进入证券登记公司后,他一边在办公室做事情,一边上培训学校学习财务和金融知识,准备一有时机,就转做业务。 姜朋很快掌握了做业务的知识和技巧,最终虽然如愿以偿,但他发现,当时证券行业所充斥的投机心理和氛围并不适合自己。 他开始思考,下一步如何发展,"作为一个26岁的年轻人,我如果继续在证券行业混下去,不能定下职业发展的方向,那将来可能悔之晚矣。" 借机定行业 曾经一度,姜朋最爱看的报纸是《参考消息》,据他讲,"《参考消息》总能最快地带来世界上各种新生事物的新消息"。一篇有关互联网将如何改变世界的文章吸引了他,好奇心驱使他将这篇文章剪下来保存,一直到展示给亚信当时的副总裁看的那一天。 当一个朋友告诉姜朋亚信正在招人时,姜朋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兴奋,朋友告诉他,亚信是几个留学生创办的小公司,号称要建设中国的互联网。于是,姜朋揣着简历和那份剪报去亚信参加面试。当时,即使是IT圈里的人对于互联网也仅略知一二,外行人则鲜有所闻。当被那位副总裁问到互联网是什么时,姜朋拿出了那份事先准备好的剪报。"也许是这个有心的行为为我加了分,"姜朋事后回忆。 姜朋开始朦胧意识到,这步选择让他进入了IT行业,让他没想到的是,汹涌的IT浪潮会给人带来那么多机会。 每天编排、翻译和制作《Daily News》等信息产品并有偿提供给有意和正在参与中国经济投资的外国人,这是他的日常工作,早年积累的英语能力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不过,做这份工作多少会让人有些厌倦。姜朋心思萌动,耐心等待机会转做其他部门。 随着亚信业务的日益壮大,企业形象越来越受到公司领导的重视。姜朋自告奋勇,"我愿意与人沟通、打交道,我有市场宣传的意识和能力。"最终,他进入集团公关部,负责媒体联络,并作为项目经理,组织了很多公司的公关、公益活动。98年,参与筹办第一届中国电信杯"青少年互联网知识大赛是他最难忘的一次经历。 此时的姜朋已经在IT圈里摸爬滚打近两年,他迅速成长,也暗自庆幸,IT行业今天的发展证明了当初决策的正确。 明晰目标 进入管理 1998年,姜朋跳到刚被康柏公司收购的原DEC专业服务部的本地公司。工作还是他在亚信时的老本行,在市场部任市场传讯专员(Marcom),后来又专做联盟经理(Alliance Manager),负责康柏SI全球合作伙伴业务在本地的推进和实施。 在康柏,姜朋继续着以前的积累,营销传播与联盟合作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公关工作。联盟经理会让姜朋感觉到一些新意。但是他知道,这个职位不是心中的目标,由于没有更好的机会,他依然留在康柏,依旧很开心的做着。而且,这份外企的工作经历给了他很好的机会将自己的外语进一步打磨和刨光。 在康柏被惠普收购前夕,姜朋随着一大批人离开了,一个朋友推荐他到启明星辰工作。 这是一家拥有网络安全自主知识产权并能够提供高端的网络安全产品、方案和服务的高科技企业。而姜朋目前所负责的应急服务部门(VCERT),和他以前的从业经历几乎没有联系,这正符合他对新事物保持好奇心的特点。 "开始是好奇,后来发现网络安全其实浩瀚无比。要干的事情很多,而应急响应是安全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自2001年以后,他多次出国考察国外的CERT(Computer Emergency Response Team)组织,"原来世界上还有着CERT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在网络安全中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耕耘着,平凡而伟大。" 姜朋对将来的设想是,继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把管理能力锻造为他的核心竞争力。他认为,"应急响应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处理过程,对于过程的控制和把握需要通过科学管理来实现。" 姜朋从粗范的IT行业起步,到网络安全的一个专业领域,这种行业内的转换似乎过大。其实,这种职业发展越走越专,一直向上。正如姜朋自己所说:"我的成功不是那种大成功,但我的经历会对一部分人有借鉴的价值。" 采访手记: 姜朋说话慢声细语,动作轻柔,和山东大汉的形象一点都不符合。在大学时,他能歌善舞,经常成为大家的关注点,是一个典型的"公众人物"。 以文科生的思维去理解网络安全,这绝对超越了我的智商,姜朋却能不断地给我解释。我能感受到,他很善于与人沟通。 在采访中,姜朋多次提到亚信的创始人田溯宁。他给我一个形象的比喻,在澳大利亚,他曾看到一株参天大树结出串串非常小但却鲜亮的果子,他认为,如果自己的成功像这种小果子,那么田溯宁的成功更像一个大西瓜。 这是一个坦诚的人,他这样评价自己:没有大魄力,没有大手笔,没有大智慧。"大成功不仅需要魄力,还需要非常好的机遇。"他说,二者他都不具备。仔细咀嚼,其实,这是一种务实、不好高骛远的性格,这让他能够不为浮躁所累,切实地为自己规划合理的职业发展路线。 今天种下种子,明天就要收获,这不现实。我想,姜朋会深知其味。 好工作:你在职业发展中有哪些教训? 姜朋:很多事情不能去假设。大学毕业后,即使我放弃户口,直接下海,也没有机会。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还是比较满意。 好工作:你如何充电? 姜朋:我喜欢读书、翻报纸、看杂志,一般不会系统地看完一本书,只是挑感兴趣的东西阅读。2001年,我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始读在职MBA,很多人认为,上这种MBA只是为了拿学位。但我觉得,这不仅能提高学历,而且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尤其和实践经验结合以后,就会发现原来帮助如此之大。所以,对于MBA的课程是否有用,关键是看你是否用心地学和能否在实践中应用。 好工作:你没有技术背景,这是否会成为职业发展的瓶颈? 姜朋:从很早开始,我就刻意向管理方向转,每遇到一个机会,我就会留意和积累,所以,我给自己在将来的定位是IT管理人员。对于网络安全,技术只是一个方面,服务和流程有时会更重要。我们能够在事件爆发前,预见到重大的安全隐患,这需要非常科学的管理过程。 好工作:你认为人的性格和职业的成功有必然联系么? 姜朋:我觉得,人是否成功一定和性格有关系。从某种意义上,什么样的性格就决定了什么样的成功。 好工作:对自己的评价? 姜朋:我的性格属于慢热型,进入状态很慢,而且胆小怕事,没有大智慧,没有大魄力(笑)。这和家教有关系,父母护着你,大孩子带着我玩,所以,我认为,太乖的孩子不会成大气候。我的成功只适合我这种类型的人。 关键点: 姜朋职业转折的关键点在于,早年频繁地换工作中找对了一个行业。这有运气成分,也离不开他好奇、好学的个性。 他在行业中对自己的定位也很关键,有人做市场,有人做销售,有人做客服。每个职位的含金量不一样,可替代性也不同,使自己成为一个对企业至关重要的人,需要内在修养和外在技能的不断提高,经过跳槽和不断地学习,最终到了一个可替代性低、专业性强的职位,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