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库--家教现实问题透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12/22 14:24 新浪教育 | |
1、“高期望”下的家庭教育 一本权威著作这样告诉我们:家庭作为人降生后第一个归属的社会群体,家庭教育的实际职能应该是使未成年人初步掌握母语,形成生活习惯,自然地接受爱和主动地爱,从而奠定人格和个体社会化的初步基础。然而,时下大都市里的家庭教育却好象魔术师杖下的景物,发生了变异。 镜头一: 初冬的一个星期天早晨,一位两鬓飞白的老人拉着一个小女孩的手匆匆前行在上海西郊一条马路上。小女孩一边走一边带着哭腔嘀咕:“都怪你,都怪你,时间要来不及了。”老人忙不迭地看表,随口答道:“还有五分钟,穿过横马路就到,还好。”一边却忍着气喘吁吁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终于在铃响前小女孩冲进了练功房。当她脱去外衣,穿上练功服,做出第一个动作时,大厅外的老人早已汗流满面,迎着寒风敞开了胸前的衣襟。 镜头二: 同一天中午,刚刚出现过的老人又拉着小女孩的手走进少年宫的大门。所不同的是,老人手上还拿着一个尼龙包,袋口依稀看得到宣纸和毛笔等物品。 当小女孩在老师的指导下挥毫写出第一个字的时候,老人已坐在教室外的走廊里发出鼾声,胸前盖的是尚未看完的昨天的晚报。 镜头三: 同一天下午四点钟,小女孩还坐在钢琴前摁着那黑白相间的键盘,弹奏着单调的练习曲。老人在一边催促:“约好四点半还琴给老师听,现在该走了。”于是,这一老一小又开始上路了。 镜头四 当天晚上…… 读者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为拍摄电视剧而编造的情节,这是发生在我们生活里的真人真事。在你的惊讶中,我们还要告诉你,这位尽职的老人原来是一个有相当级别的干部,三年前刚刚从局长位置上退下来。这个小女孩是老人的孙女,今年还没不到六岁。 以上是一位老教育家提供的一个典型事例。据了解,这位小女孩目前参加着舞蹈、少儿书法、英语会话、钢琴等七个班,每天用在业余学习上的时间超过四小时。据了解,这位老人每月为孙女交纳的学习费用已占了他并不算低的离休工资的一大半。更可敬可叹的是这位老人的自述:本来认为从岗位上退下来,有了空暇时间可以上上老年大学,练练书法打打拳,可现在每天陪着孩子赶场子,比上班还累人。 也许,沪上象这位小女孩那样在学龄前已参加那么多的班,要完成那么多学习任务的孩子并不会很多,但典型人物却生成在典型环境里。盲目地提倡早学和早教、提倡多学和多教却已成为眼下家庭教育中的一种时尚,也成为家庭教育中一个值得担忧的现象。 提倡早教早学,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一大特色,古代就有“胎教”、“保傅之教”的说法。孔子在《论语》中早已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强调的就是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颜氏家训·勉学》篇中更是直话直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颁早教,勿失机也。”颜氏还现身说法,说他在七岁的时候,就能背诵《灵光殿赋》,以后每隔十年再看一次,竟能终身不忘。而二十岁以后背诵的经书,如果间隔一个月不复习就会全部忘光。 生理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同样证实了早教早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三岁儿童脑的重量已达到成人脑重的四分之三,七岁儿童的脑重则已达到成人脑重的十分之九,且神经纤维髓鞘化已逐步完成。简言之,此时的儿童已经在生理上具备了接受一定的教育训练、学习初步的文化科学知识的物质基础。国内外的心理学研究也证实了五岁以前是人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如果一个人在幼年时期没有受到应有的智力教育,孩子的大脑缺乏丰富的刺激,就会影响他一生的智力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注重对幼儿的智力开发比之于养而不教代表着一种进步。然而某些家庭完全不考虑孩子的先天禀赋、环境影响、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等条件,强摁牛头喝水,拔苗助长式的灌输,甚至把孩子当作学习机器的做法却不能不使人忧虑。 个案一:男学生伟伟,不满周岁会说话,一岁半以后,爸爸妈妈有意识教他识字、背诗、学算术。二岁半时伟伟已认识200多个字,会背二十多首唐诗、宋词。伟伟上小学以后的头三个星期,学得很轻松,成绩名列榜首,但渐渐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愿动脑筋。第七周开始对课内老师提出的问题目瞪口呆,学习成绩也急剧下降。一年级期末终于因成绩太差而留级。目前,父母正在让伟伟定期接受医生纠正多动症的治疗。 个案二:女孩子静静,三岁开始接受小提琴、绘画、外语的系统训练,同时又由父母教算术与唐诗。静静每天被强迫拉三小时琴,再要完成绘画作业,还得闭着眼睛强记许多个陌生的外语单词和符号。目前,生性好动、活泼可爱的小静静已患轻度精神病,正在接受专门治疗。 以上的事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们普遍存在着的一种心态:知识接受越早越好,技艺学习越多越好。别人行的,自己孩子一定要行,别人不能的,也要自己孩子努力去做到。他们已经把自己今天的失落和孩子明天的成功全部“押”在那彩色的梦上。这种心态是偏执的,但这背后又蕴含着什么呢? 一位研究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家认为,家庭除了承担生育、抚养等职能,同时也承担着教育职能。古代中国谓之“六艺”的“礼、乐、射、御、书、数”的教育是同贵族的家庭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家庭教育的内容即是日常生活的本身,即除了教孩子学会“做人”以外,另要教会他们生活的本领。随着近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需要对孩子进行的家庭教育内容已经超出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范围,应该包括传授语言,传授科学、传授道德、传授艺术、培养良好习惯与品行等各方面。旧中国,大多数劳动人民家庭由于缺少文化与科学知识,缺少必要的经济基础,无法承担家庭教育的全部职能。解放后的中国,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的发展,使一些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家庭经济状况发生根本变化,使家长的文化素养得以提高,于是生活的饱暖不再是家庭的主要目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为最大的期望,特别是迫于学历社会的压力,于是出现了目前这种家庭教育的局面。一方面,它标志着一种进步,由大多数家庭不关心、不重视家庭教育转变成普遍重视家庭教育,由没有条件重视家庭教育发展成今天有条件实施家庭教育。另一方面,这种家庭教育又存在着极大的功利主义色彩,缺乏科学的教养观。为了培养出人头地的下一代,片面强调智力方面的开发,忽视家庭教育中的其它职能,不注意品性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放弃劳动教育等,最终使培养出来的人背离社会需求,也和家庭的期望不相符合,这是需要警惕的。 一位家长认为,现代家庭的基本结构是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对社会而言只是千千万万中的一个,作为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一百。为了孩子的幸福,必须让其接受优良的教育。提供这种学习机会的方式很多,有权的可以用权,有钱的可以花钱,有关系的可以找关系,但作为普通家庭来讲只有一条路,让孩子苦读勤读靠优异成绩去跳龙门。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我们只是希望,让家庭教育回归到科学、合理、适度的位置上去。别让我们的花朵夭折在花季里。 2、离异家庭的子女教育 家庭中正常关系的失调,是以后产生精神和情绪的各种病态的肥沃的土壤。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 男欢女爱,男娶女嫁,于是便有了家庭。生儿育女,繁衍子息,于是就需要有家庭教育。资料告诉我们:近二三十年来,世界各国的离婚率普遍上升;近十年来,我国的离婚率也在不断上升,全国平均年增10%,1992年中国离婚人数破纪录地达到90万对,1993年突破100万对。也就是说,在去年的每一天里,都有3300对以上的夫妻通过法律手续正式结束婚姻关系。作为全国特大城市的上海,离婚人数占人口比例更高,1988年下半年至1989年,离婚人数达一万五千对,这几年则持续攀升。据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抽样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很多地区的离异家庭已占总数的4%以上。情感上的不合和变异,性格上的差别和距离,金钱、财产、升职、出国抑或那难以启齿的原因都可能引起家庭细胞的分裂。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法律工作者乃至于各个阶层的人们对此社会现象分析利弊得失、评点长短好坏,莫衷一是。然而,随着离异家庭的增多,过单亲生活的孩子越来越多。离异家庭中孩子的教育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亟需人们关注和重视却是事实。 上篇:家庭嬗变给孩子罩上了阴影 亲子关系的变化使心灵遭受创伤 小芳曾经有过一个非常幸福的家,父母亲都是插队回城顶替进厂的工人,收入虽不高,一家人却过得其乐融融。小芳从幼儿园开始,每周两个晚上去少年宫拉小提琴。无论盛夏酷暑,还是严寒飘雪,爸爸总是坐在走廊里,抽着劣质纸烟,隔着玻璃窗对她微笑。每当她从爸爸的自行车后座上爬下来时,妈妈一边已早早把两份美味可口的夜宵放在桌子旁边,一边静静地听小芳讲巴赫、门德尔松、舒伯特,和弦、乐章、奏鸣曲。每逢这时,小芳都觉得妈妈的目光最温暖,爸爸的微笑最慈祥。 然而,几年后的今天,一切都变了,也许缘由于爸爸当上了厂里的承包人,有了大把的钱,有了漂亮的女秘书。小芳是幸运的,爸爸妈妈都表示宁可放弃财产也要得到她;小芳又是不幸的,她就象一宗货物,在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中,她最终属于一方。随着爸爸、妈妈的先后再婚,分别重建家庭,小芳这个过去的百灵鸟彻底变了,她变得沉默寡言,她变得忧郁伤感。尽管那位漂亮的阿姨当上新妈妈后也给她买这买那,尽管自己的妈妈拖着即将分娩的身子时常在校门口看看她,但小芳觉得自己就象安徒生童话里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世界上再没有人爱她,甚至梦里也总觉得有人要打她杀她。她当着爸爸的面拉断了琴弦,折断了弓。在爸爸的盛怒中,她只说了一句话:我什么都没有了,我只想死。 要知道,这个小芳只有11岁。 其实,很多经历过父母离异风波的孩子和小芳一样,心灵上遭受的创伤是很难治愈的。南方某城市有个12岁的孩子,被离婚的父母视为累赘,在法院判决时,父母竟扬长而去,使他成为被遗弃的人。最后她虽然有了归宿,班主任却发现孩子用小刀在课桌上刻下的一行字:爸爸妈妈,我恨你们,我要报复。 北京某中学一名16岁的男生,父母离异后他倍感孤独。1992年春节,在经过一段辗转于父亲和母亲住处的“流离”生活后,他更感到压抑、悲观和绝望。刚过完春节,他终于迷惘地从六楼跳下自杀了。 根据全国妇联重点科研项目《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特点》的研究结果证明,来自离异家庭的儿童与完整家庭儿童相比在情绪情感上有以下特征:①爱哭;②放荡不羁;③冷漠、无动于衷;④悲观;⑤喜欢孤独;⑥易烦燥;⑦经常发怒……。 家庭破裂往往是人格畸型的开始 离婚使原有的家庭结构遭到破坏,意味着家庭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这两种最基本关系组成的家庭的“三角架”的倒塌。未成年人不懂得大人间的感情纠葛,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人为地斩断亲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环境的剧变,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导致他们生活道路的艰难。更由于父母离婚一般总有个过程,常常伴随着争吵,辱骂甚至诉诸武力,直接促成了孩子反常性格的形成。特别是父母在冲突时表现出来的心胸狭窄、粗鲁、蛮横、勾心斗角的利已行为都会为孩子人格的正常发展造成障碍。 罗杰14岁,已经在工读学校生活了四年。八岁那年,父母亲离婚了,谁也不要他,被送到浙江乡下奶奶家。真不巧,奶奶当年因病去世了,老家的亲戚谁也不愿收留他,只能送回上海。父亲和后母无可奈何地收留了他。小罗杰每天必须承担很多家务活,包括给后母带过来的比他大四岁的女孩倒洗澡水和洗衣服。稍有不顺眼就打他踢他赶出门。于是,不满10岁的罗杰便在浦东大道上流浪,学会了偷,学会了盗,直到被送进公安机关。当司法人员召来他的父母,要他作出选择的时候,罗杰毫不犹豫地说:我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我去工读学校。 张玲也是工读学校的学生,9岁就与人发生了两性关系,追溯原因也是由于父母离异而造成的。承包了汽车修理厂的父亲年收入可达100万元,无暇顾及她,认为只要有钞票没有办不成的事。为她请保姆,提供高档用品,对她的消费要求从不加拒绝。风流的母亲却不愿父亲独占那份爱,带她上舞厅,教她涂胭脂、抹口红,终于换来了可悲的结局。 社会科学工作者曾对上海各长途汽车站、火车站和客运码头中截留的246名未成年盲流作过统计,其中有114人来自父母离异的破损型家庭。 上海市徐汇区工读学校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校的工读学生中离异家庭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初犯罪错的年龄平均提前了1—2岁。他们内心痛苦,精神忧郁、感情脆弱,往往形成孤僻、冷漠、粗暴的性格,一旦遇到外界环境的引诱、便及早地产生偏离社会规范的意识与行为。 湖北省一所工读学校的研究资料显示:113名离异家庭的孩子所以失足,无不与父母离婚有直接关系。孩子夹在父母纠纷争斗中,无所适从,时间一长便对父母失去信赖,于是形成畸型性格,由对父母不信任进而扩展到对整个社会和周围人们的怀疑和仇视。于是,越轨行为就容易或迟或早地发生。 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大声疾呼:离婚在当前已成为威胁当代儿童最严重而又最复杂的精神危机之一。由此可见,父母离婚对未成年子女的消极影响多么发人深省。也许这忠告同样对我们有用。 下篇:再造一个家给孩子温暖 博大的爱是不可缺少的 社会在进步,观念在更新,人们在婚恋,家庭问题上的传统观念和行为方式正在发生着极大的变革。目前,离婚案已占到整个民事案件的80%以上,人们有权利追求更美满、更幸福的生活。对于确实需要离婚的家庭,祝愿他们把结婚当作误解的结果,把离异看成理解的开始。因为婚变后的离异并不就是罪过。 当我们正视了这种社会现实后,理智和情感又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一个严肃问题:如何救救并不是少数的离异家庭中的孩子们,让他们重新生活在无忧无虑的天空下。 著名电影演员张芝华曾拍过好多部引起轰动的电影,几年前与丈夫离异了,从此带着孩子单独过。这些年来的感情波折和生活经历对她来说,正可谓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了。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她比常人更多地悟出了生活的真谛,她曾用十分平和与沉静的态度谈了自己对家庭离异及离异后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的问题。 她说,夫妻始终步调一致,在这个多元的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难,现代家庭免不了分分合合。但爱情不是春韭,茬茬可割,也并非铁树开花,百年难遇。有价值的爱情不要去轻易破坏她,没有质量的家庭也不要长久守着她。 她说,不如意的家庭中,更应该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否则将影响孩子的终生。因为这样的家庭,往往因注意两个大人的恩怨而忽视了对孩子的伤害。 她说,“单亲家庭”的孩子看不到父母的恩爱,必然会造成性格上的偏异。爱得不足和爱得过份同样会给孩子伤害,所以要想办法补救。 当问起她是如何来处理这种家庭关系时,张芝华的回答坦率而诚挚:“孩子虽然由我抚养,但我还是要他接受一个完整的父亲的形象。暑假里,我让他去和父亲在一起,平时也叫他给父亲写信、汇报学习成绩,我要让孩子知道,他是由父母共同生育、养育、培育的。这样,他们父子之间的情感就不会有很多缺损,缺少的只是不能生活在一起”。 当追问起她是怎样向9岁的孩子解释清父母“离婚”这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时,张芝华的回答爽直得可爱:“我对孩子说:爸爸妈妈吵架了,不理睬了,最后就分开过日子了。但爸爸还是你的爸爸,爸爸妈妈的关系并不影响你们父子间的关系。” 张芝华最后很动感情地说:“我把希望与感情寄托给了孩子,但又觉得只给他‘无限的母爱’,对他将来的成长是个威胁。我希望他也爱父亲并且得到父亲的爱,得到应该属于他的那份完整的爱”。 这是一个母亲的胸怀,高尚中蕴含着睿智。 从当前大量的离婚案件的实例来看,不少离异后带有孩子的家长缺少的正是这种宽容和博爱。有的父母为了争取子女支持和同情,经常用侮辱、挖苦、指责、奚落的态度贬低对方;有的父母为了得到所谓的主动权,对子女施小恩小惠,一味迁就,放松管教,用以抹煞对方留给孩子的影响;又有一些父母为了斩断子女同另一方的亲情,不惜几度迁徒,辗转多方,寻找一个隐蔽的避风港。殊不知,正是这种偏狭的爱,使子女的心灵蒙上一层浓重的阴影,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难以磨灭的不良的影响。研究结果告诉我们: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因为得不到过去那份完整的爱,终日表现出焦虑、紧张、防备的情绪状态,不能应付周围多变的环境,最终形成了不爱交际、孤辟冷漠、悲观失望,甚至敌视他人等与社会不相适应的心理品质,其中不少人终因经受不住这种变化而误入歧途。我们不禁要呼吁:原有的家庭解体了,孩子渴望得到的是心灵的慰籍,把完整的爱还给他们吧! 家庭的离异,最使孩子感到烦恼和苦涩的就是随着父母双方关系的变化,同时带来一切家庭社会关系的改变。据一项调查所悉:离婚后有40%以上的当事人回答考虑再婚,另有24%的当事人准备采用观望态度,等条件成熟后再考虑重新建立家庭。由此可见,只要有合适的条件,绝大部分离婚的当事人都有可能重建家庭。新家庭的组合,产生新的亲属关系。旧的亲戚关系还藕断丝连,新的亲戚关系又接踵而至,特别感到困难的是孩子从亲子女的角色突然演变为继子女与新家庭中继父母的关系如何相处。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对男女分别在沈阳和杭州的两所大学里任教,当他们重建家庭的时候分别带着一个刚刚懂事的男孩,后来又有了两个他们共同的孩子。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家庭里,也经历过各种风雨,孩子间的争吵、赌气、打架与继父母的疏远、隔阂、冷漠。最终是博大的爱培育了三种血统的四个孩子,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他们已分别完成了硕士和博士的学业,就职于荷兰、澳大利亚、北京和杭州的四所大学。回忆往事,四个孩子的记忆同样清晰:为了对继子能多关心照顾,夫妇俩宁可放弃大城市里高等学校内的职务,相继返回故乡一所小县城里从事中学教师的工作;为了让孩子们在最困难的岁月里能吃饱穿暖,夫妇俩把93元工资精打细算,自己吃粗粮穿破衣,几十年不做一件新衣,母亲甚至饿得晕倒在挑野菜的坡地里;为了消除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继子间的戒心和敌意,夫妇俩把理解和爱融进了生活的每一件小事里,教会孩子如何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爱和责任构筑起的巨大人格力量终于得到了今天的回报。这个并非虚构的故事就发生在浙江省丽水县。 正确的家庭教育更是重要的 父母离异对儿童心理、学习成绩、品行为等方面产生的不利影响不会在短期内消失。有关专家的研究把儿童从父母离异打击下心理变化的适应过程分成六阶段:①愤怒、痛苦阶段。表现出极度失望。心情烦燥、对朋友具有攻击性。②盲目乐观阶段。表现出对什么都无所谓的异常表现。③流动出走阶段。由于心理负担过重,往往行踪不定,到处乱跑,处于一种疯狂状态。④终日忙碌,闭门不出阶段。害怕别人重提父母离婚之事,常感到自己孤立无援、神色紧张。⑤渴望、思索阶段。渴望友情、亲情,希望在别人的帮助下战胜困难。⑥获得新生阶段。在经历上述几个阶段后,心理逐步得到新的平衡。以上这一过程一般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完成。父母离异和重建家庭时,儿童的年龄、性格等各种因素都会对这一过程的长短产生影响,但更关键的是新家庭成员用何种方式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帮助、诱导,清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 有关教育工作者针对离异家庭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很好的研究,对重建家庭后的家长们如何教育孩子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对于孩子某些性格偏差和不良行为习惯不能弃之不管,也不能操之过急,要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要坚持正面教育,坚持鼓励进步,不带成见,不用恶语伤人;对出走的一方不要中伤,而要不动感情,不故意夸张地把事实告诉孩子;要尽力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情绪情感的波动又会严重地影响孩子的认知水平。调查后的分析证实:离异家庭的儿童在心算能力、推断情景、造句等方面显著低于完整家庭。海南、湖北、江西等地的调查资料还表明: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方面离异家庭的孩子与完整家庭的子女出现极其显著差异,并且出现所谓的“反应延搁效应”,即单亲生活经历越长的孩子与正常孩子的认知水平差距越大。江西九江的一个调查还表明:差生中家庭结构发生裂变的比率高达90%以上,父母离异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 在面对着这一连串使人揪心的数据的同时,我们想起一幕场景,这是在“为了孩子特殊家庭教育”汇报会上的一个片段。一个考上市重点中学的女孩告诉大家,当父亲和继母重建家庭后,自己是多么地憎恨这位继母,甚至千方百计对继母带来的五岁孩子百般欺侮作弄借以发泄愤怒。可是,继母用一颗真正母亲的心温暖了她的心。为了让她认真做作业,继母对儿子作出了规定,姐姐做功课时家里不准看电视;为了能让她学习上有所提高,继母省吃俭用,为她聘请了家庭教师;为了让她能体锻达标,继母每天陪着她跑步、跳绳,然后飞奔着去上班,甚至把脚也弄骨折了……小女孩说着说着竟大哭起来,她说:亲生母亲也关心我,有时会给我送吃的穿的,但继母更是最好的妈妈,她真心地爱我,真诚地教我,她让我自尊、自爱、自强……。 这位继母、这位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对着话筒哽咽地只说了一句话:她叫我妈妈,这是妈妈应该做的。 也许爱而不溺是这位继母成功地进行家庭教育的基础,严而有格则是她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洛特在《父母与子女》一书中提出:离婚了的父母虽然已不再是夫妻了,但是最好的办法是继续做孩子的父母。 法国的大文学家罗曼·罗兰讲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中国的一名教育工作者说:家庭教育的成效不直接取决于完整家庭或缺损家庭,关键是爱心、责任与方法。 当一个经历过离异风波的当事人决心重建家庭的时候能同时带去爱和责任,那他或她一定会撑起一块明亮的天空,同时也会得到一块幸福的绿洲。 苏忱 徐荣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