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库--说给家长的故事(5)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1/02 13:42 新浪教育 | |
孩子需要怎样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对象是孩子,家长施教的对象是孩子,家庭教育效果的体现在孩子,家长作用的显示在孩子。由此看来,成也是孩子,败也是孩子,这似乎天经地义。一般的思维,就是如此简单,如此循环。我们的教育,也是从这里开始设计和实施的。 然而,我们是否考虑过,孩子需要什么?孩子讨厌什么?孩子企盼什么?因为我们的教育效果最终要在孩子的接受下,方能化为理想的现实。 一、孩子为什么不要钱? 家长对孩子的智力发展进行投资消费,目前出现了盲目夸大金钱作用以谋取学习成绩高分的不良倾向,造成了投资消费的偏颇。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大型问卷调查中,以及《家庭教育指导》杂志等单位举办的《妈妈,我想对没说……》征文活动中,均披露了这一令人不安的教育信息。 通过对6700余名学生在大样本问卷调查和5万余件征文来稿的统计,目前家长在投资消费中存在着这样几个倾向—— 不会选择的盲目的投资消费。许多家长受高期望值和片面竞争观念的驱使,一味给子女在校外找门路“开小灶”,不顾子女的兴趣所在和潜力所能。据统计,本市非毕业班学生请家庭教师的比例高达32%,平均每月支出75元,毕业班的学生请家教的情况更盛。有一个学生在一周内竟被迫参加钢琴、电脑等6个班,每天放学后疲于奔命,强大的压力使这位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企盼自己“早日退休”,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上一天。而不少家长以为花了钱让孩子上“夜校”,便是智力投资。殊不知,投资的效果不是依主观盲从的愿望而定的。在不少家长眼里,钱似乎是万灵的指挥棒,当他们感到对子女有所欠疚时便以钱来补偿。时下,一些家长忙于“下海”经商,出入于社交场所,忽视了与子女的感情沟通。有一个学生用这样的话来表达她对“下海”母亲的不满:“你是女强人,却不是好妈妈。”另一位学生则对母亲说:“我不要钱,我要和你说说心里话。”那种用金钱取代教育和感情沟通的做法,非但弥补不了孩子精神世界的缺憾,相反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要求谋取高分回报的投资消费。一些家长一概用子女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和喜好的标准,在满足子女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唯一的企求是要孩子拿高分。“只要你能考高分,得第一名,父母什么钱都舍得花,你要什么买什么”,成了这部分家长投资消费的准绳。一位在重点中学就读的学生说:“我拼命读书,考高分,只有这样才能稍稍补偿父母对我的关怀和厚望,可是不论我如何努力,还不能达到他们满意的成绩。我不想吃山珍海味,只要粗茶淡饭即可,但父母花钱后面的一双无形的手实在太厉害了,所以一拿到考卷,浑身发抖。我好累好累”。可见,家长投资消费一旦同子女成绩“挂钩”,就令学生们犯愁了。不少学生面对家长的这颗“糖弹”,犹如嚼蜡一般,很是反感。而不少家长认为“一手给钱一手收‘分’”是天经地义的,否则投资出不了“分”有什么名堂。 教育界有关人士认为,家长投资消费的弊端,是一种用金钱“买”孩子“进步”的偏斜,它会造成学生身心不良,值得关注。 二、孩子为什么不愿呆在家里? 笔者了解到,时下父母与子女之间在户外活动和同伴交往问题上频频发生摩擦。不少家长都希望小孩呆在家里,或是干脆把孩子锁在家中,太太平平。而小孩则相反,都盼望与同伴玩耍的时间和机会多一些。 一位小朋友说:一天放学,我带了几个小伙伴到家来玩。刚进门,妈妈便把脸一沉:“我刚刚把地板拖干净,带小朋友来干什么?这么小的房间……”“我让小朋友来玩我的新积木,还有新的玩具步枪,一起办家家”,说着,我们乖乖地脱了鞋,轻手轻脚走进门,团团坐在地板上。正当我们玩得开心的时候,妈妈的高音喇叭又响起来了:“烦死人了,瞧地板又给弄脏了,玩具弄坏别想让我再给你买!”她的话像扫机关枪似的,几位小朋友只得灰溜溜地走了,我气得几乎要哭出声来:“妈妈,你为什么不欢迎小伙伴上我家门来?”显然,这位小朋友对母亲剥夺他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愤愤不平,哀怒和无奈溢于言表。 教育科研部门有一则调查表明,目前本市居民独门独户率高达53.99%,而对孩子凡事都管担心孩子出事的家长占了72.2%,绝大部分家长采取的是把孩子“关”在家里的做法,他们认为这样安全,能遥控指挥,避免操心。但是他们这种过份保护的方式往往使孩子泪丧乃至影响孩子间的交往,甚至产生孤独感。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妈妈用自己的爱在给我编织着一张网,我成了网中的鱼、笼中的鸟,让我与隔绝。趁一个星期天,我们几个同学约定去郊外野餐,我们自己去买菜,自己动手掌勺烧饭炒菜,这多有意义啊!可是当我把这个打算告诉妈妈时,她立即收敛了笑容:“什么野餐?家中这么丰盛的饭不吃,偏要到郊外去,吃了肚子痛怎么办?”她的话像一盆冷水顿时凉了我的心。 家长因种种原因,同孩子在户外活动同伴交往问题上产生的矛盾,实际上反映了家长的不良管教方式与小孩渴望回归自然、渴望交往的严重对立。 对此,上海市教科所家庭教育研究工作者综合学生来信反映的苦恼后指出,随着独门独户这种城市住宅方式的扩大,这种矛盾还会加深。让孩子走出户外加强与同伴和邻里交往,这是减少孩子产生孤独、偏执心理障碍的天然途径,也是形成与人协作意识、提高社交能力的有效方法。孩子一旦缺少这种锻炼和场所的感染,对以后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当然这不排斥正确的指导和引导。 三、孩子们为什么不喜欢“过度保护”? 对父母及长辈的“过度保护”,孩子们“领情”吗? 延吉中学一位姓邹的女学生是这样谈她的切身体会的:“爸爸妈妈把我视为掌上明珠,真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就因为这些,我失去了孩子们最可贵的自由。”显然,父母及长辈的“过度保护”,并未在孩子心中产生好感,而更多的孩子则对大人的“层层保护”流露出不满和无奈。 一位上初一的女生甩着两根细细的长辫,说起了前不久逛公园时发生的两件事:“那一次我们全家上公园玩,我想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玩了,于是我就硬拉着爸爸妈妈去看老虎。到了狮虎山,我刚想挤进人群,妈妈忽然一把拉住我,她蹲下身子,对我说:‘老虎有什么好看的?你看那么多人,万一被挤下去就不得了啦。’看老虎有什么危险的?怎么会被挤下去呢。我刚想说,可又一想,唉,一说出来,妈妈一定又要讲给我听一大堆的道理,多烦人啊!于是,只好跟着爸爸妈妈走了。路过假山,我刚往上爬,就被爸爸拦住了。他皱着眉头,带着央求的口吻对我说:‘哎呀呀,我的小祖宗呀,快下来!’然后又摸着尖尖的石头,温和地说:‘你看这石头多硬啊,万一摔下来,还怎么上学呢?’说完,小心翼翼地把我抱了下来。我想:这么大了,还用抱?假山这么低怎么会摔下来呢?这次游园,爸爸妈妈只让我到一些‘不危险’的地方活动。”说到这里,她一脸委屈。 如今,父母及长辈对孩子的“保护”越来越“周到”,从上学校接送到日常生活的呵护,无微不至,唯恐不周。但孩子们的心理感受并不“舒服”,这两者之间的“悬殊差别”不正应引起父母长辈的深思吗? 苏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