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磨砺--留英手记(6)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3/01 14:56 《21世纪》留学 | |
文/陈澄 2003年11月12日 今天又是阴有小雨的天气,看着窗外的雨,我的心情也像这天气一样阴郁起来,要问为什么会有这阴郁的心情,那还要从我们的课程设置说起。 我们的课程分两类,一类叫LONG THIN MODULE,另一类叫SHORT FAT MODULE。顾名思义,单从字面上解释,就是一种长而瘦的课程,一种短而胖的课程。我们今天上的就是短而胖的课程,这种课程通常只有一个星期的讲课时间,上一次我们做案例研究(CASE STUDY)的那门课就是这种形式。但是上一次是一个星期都做CASE STUDY,只上了一天的课。而这次则不太一样。 早上9点,胖胖的SMITH教授挺着他那标志性的大肚子走进了教室,给每人发了一份讲义之后对这门叫做FUNDING FOR PROJECT(建筑筹资)的课进行了大体的介绍。紧接着,BOWER教授开始给我们上第一堂课,是对上星期每人发的一份CASE STUDY材料进行分析。教授讲了半个小时之后就开始分组讨论了,6个人一组,在进行半个小时的讨论之后每组要照惯例进行PRESANTATION(课堂演讲)。我们几个中国学生被分到了一组,大家手忙脚乱地对项目进行了分析,找出风险因素之后写在纸上,就这样应付了第一个练习。而让我们产生不安的是,教授在讲完这节课后对我们说,这只是一个最简单的练习,在这个星期里我们将会有很多这样的课堂作业要做。 还没等我们把第一节课的资料收拾好,一位博士生又走了进来(在这里,不一定每一节课都要教授来教,有时候一些比较简单的课程会由这些教授所带的博士生来给我们上),又是一人一份讲义,之后是一个半小时的名为FINANCIAL PACKAGE的灌鸭式的讲授。说真的,这位博士生虽然不是英国人,但英语讲的很好很清楚。但是我就是听不大懂,因为他讲的实在是太快了,而且总是有生僻的专业词语加在里面。就这样,在第二节课之后我们几个中国学生已经是云里雾里了。 英国人好象从来就不在乎午饭的重要性。在经过了一上午的洗礼之后,竟然只有45分钟的午饭时间。要知道从这里到学校食堂要走15分钟啊。不过我已经习惯了,拿出早上做的SANDWICH吃了之后就开始看上午的材料,希望能在下午课开始以前对上午的课程进行一下回顾。因为说实话,我一上午也就听懂了一半。 到了下午,BOWER教授又开始了CASH FLOW(现金流)的课程,和上午一样是每人一份十几页的讲义。教授上午说的话在短短一个小时以后就应验了,又是一个练习开始了。看着我们掩饰不住的紧张,教授笑着说:“不用担心,这不是测验,只是想看看你们是不是全听懂了。”我们这才松了口气。 在这之后,今天的最后一节课终于开讲了。而现在的我已经是有点坚持不住了,这感觉就好象是在吃饭,开始是吃到正好,之后还继续吃,吃到饱了还要继续吃。现在我已经吃到有点撑了,可食物却又送到了我的面前。不想继续吃下去了,可不吃又不行,真是难受。教授在讲台上有声有色地讲着他的理论,不时还幽默一下。我想我还算幸运,到了这个时候竟然还听的懂他的笑话。可到了后来,我真的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了,就好象在听外星人说话。看到身边的同学也是昏昏欲睡的样子,我差点一头栽倒在课桌上。 就这样,终于熬到了下课。 11月13日 昨晚没有睡好,做梦都看见教授在台上滔滔不绝的样子。哎…… 如果说昨天是从下午才开始进入混沌状态,那么今天这种状态从上午就开始了。又是和昨天一样的一堆讲义,又是和昨天一样的填鸭式的讲解。下午又是一个案例研究,这次是一个学校停车场的项目。因为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关于BOT项目的业主(PRINCEPLE)与项目联合体(PROMOTER)之间的合同以及风险分析,所以我们被分成了6组,其中三组代表业主,另外三组代表项目联合体。在进行了小组讨论以后,我们每两个组(一个业主组和一个项目联合体组)要进行模拟谈判,并最终定下合同主要内容。 我很庆幸这次没有和中国人分到一组。因为我们毕竟英语不是很好,又没有工作经验,分到一起很难有什么长进。和我一组的基本上都是英国学生(因为我们这个课程是选修课,所以和我们一起上课的同学很多都来自其他专业。上这门课的有很多都是英国本地学生),值得庆幸的同时也确实对我是个挑战。他们几个都很有想法,英语又不成问题,于是讨论之中我都插不上嘴。当然他们很重视小组的团结和协作,也很关心我的看法和意见。 如果说,这时的我还能找到一点自信和参与的感觉的话,那么这种感觉在到了谈判的时候就荡然无存了。谈判桌上只见两个组里的英国学生唇枪舌战,而我在一边根本插不上一句话。当然,就算让我在这里和他们辩论也是不可能的。不过这倒也是个锻炼,毕竟以后我的工作可能就是和外国人在这种场合下谈判。 就这样,我们第二天的课程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着。注意,我所说的“有序”,是指课程的进行是有序的,但我的脑子里早就变得乱七八糟了。不知明天会发生什么。 11月15日 今天虽然还是阴天,但没有下雨。这是这个星期最后一天课了。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理,我们今天要做实践了。又是一个案例研究(CASE STUDY)。这次,我们几个中国学生和一个英国老头分到了一组。昨天晚上,我看了一晚上的材料,以为自己已经对这个CASE STUDY了解比较全面了。可今天一讨论我才知道,原来我有很多地方都没有注意到。其实,我们几个中国学生都应该感谢老师把我们和这个英国老头分到了一组,因为他是个很有经验的工程师。我觉得我们不像是在做CASE STUDY,倒更像是让他给我们再讲了一遍课。 我在这个CASE STUDY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把这些天上的课也都复习了一遍。在这个英国工程师的指导下,我们共同完成了分析报告,并且在下午成功的做了课堂讲演,虽然教授对我们的报告提出了一些疑问,但总体评价还是不错的。 随着这个CASE STUDY的结束,这个礼拜的课总算告一段落。但是就像以前一样,我们这个礼拜所讲的课程和所做的练习只是一个铺垫。我们还有一个更大的CASE STUDY要自己去分析,之后要交一篇3000字的报告。这个报告和最后的一个3个小时的考试将各占总成绩的50%。 这个礼拜的课对我真的是一个不小的磨炼。以前在中国上课,连着上一天的课已经觉得很累了。现在上的课比中国多,上午连续讲3个半小时,中间只休息15分钟,下午又是3个半小时。四、五个教授,博士生“轮番轰炸”,而且英语真的是很大的问题,因为语言问题至少使我们的课程负担增加了一倍。我们几个中国学生共同的感受就是,我们的英语还是太不够用了。特别是在一些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上,有时候甚至会出现连着十几分钟一句话都听不懂的情况。而且人的注意力是不可能集中这么长时间的,我们在接受知识灌输的同时还要进行语言上的翻译,难度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