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高考政治大纲(新课程):考试范围的增删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3/10 12:51 每日新报 | |
作者:天津高级教师 张要武 结合《考试大纲》中部分内容的变化,为考生提一些建议,供大家思考。 一,对“增”、“删”、“改”的思考 关于“增”。“增”加的知识点,应当是考生在后期复习中首要关注的问题。 建议一,考生要根据《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学科特点,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确新“增”了哪些知识范围,防止遗漏知识点。杜绝出现知识盲点的有效办法是紧贴《考试大纲》。 建议二,要深思“增”的原因,要结合社会焦点问题逐一对新增的范围进行全面思考。例如,《经济常识》中增加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外汇和汇率”两个知识点,在认知这两个知识点时,不仅要依据教材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而且还要结合社会热点进行深刻的思考。其中对“外汇和汇率”问题的复习不仅要依据教材进行相关问题的梳理,还要结合本年度我国政府的相关政策精神进行全面分析理解。 例题: 1、当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为8.2758时,如果要换200美元,需要人民币 A、1655.16元 B、165.516元 C、503.67元 D、827.58元 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变化表 时间1994年1996年1998年2000年2002年 人民币(元) 862.12 831.43 827.91 827.84 827.70 2、上表显示我国人民币币值 A、始终比较平稳 B、随美元币值波动 C、自1994年,适度贬值后,趋向稳定 D、自1994年,适度升值后,趋向稳定 3、几年前,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国家货币纷纷贬值。我国政府采取积极措施,保持了人民币币值的稳定,这种做法 ①表明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责任感 ②说明我国经济没有受到周边地区的影响 ③使我国的出口受到影响,但为缓和危机做出了积极贡献 ④说明我国还没有真正融入世界经济之中 A、①③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 对以上例题的简要分析:1、选A,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用200美元乘以当时的汇率即可得出结论。 2、选D,观察两类(时间和人民币币值)数字的变化不难看出,随时间的变化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数值在减少,说明人民币在升值,而这种趋势从1994年开始并趋向稳定。 3、选A,②和④否定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联系性,①③体现了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紧密联系,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国际交往中的科学发展观。 关于“删”。面对“删”考生切忌不要完全弃之不理,一定要在明确了重点的基础上将被“删”的知识点进行合理淡化。因为,“重点”是建构在知识体系中的重点,脱离知识之间的联系性谈知识重点是一种不可取的复习方式。《考试大纲》对一些知识点进行了删减,有些被删减的知识是建构知识体系中的桥梁,如果考生对被删减的知识点不给予一定的分析只是弃之不理,则会影响对知识体系的完整理解。 关于“改”。“改”意味着新,新思路、新提法、新措施等都要成为考生关注的焦点。《经济常识》部分改变了四处;《哲学常识》改变了六处,同时对一些结构进行了调整;《政治常识》改变了两处,这些改变的内容考生可结合《考试大纲》进行对应思考,一一落实。 二、再次夯实学科基础主干知识 任何学习能力的形成都是要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基石,纵观近年高考文科综合的试题设计,不难发现:试题中常常引用大量具有时代感的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设问方式,以求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但是无论怎样,其知识的落脚点都必须落实在教材的基本内容或理论范围之内,因此高考复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始终围绕主干知识进行。对夯实知识提以下建议: 建议一,寻找知识界点。 考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来自对知识的准确认知,然而相关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往往使考生忽略对知识的界限进行有效地区分,面对数以百计的考点如果缺乏“界点”意识,那么考前的复习就会陷入混乱和盲目,学习能力也就无法顺利形成。 建议二,排除知识盲点。 今年高考政治学科的考点变化很大,考生在关注变化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细致入微地分析,防止存在知识上的盲点,例如《经济常识》复习不仅要关注今年国内的重大经济话题,还要关注一些新的提法,在此建议考生要结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准确理解一些新名词、新问题。 三、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思考社会焦点问题 《考试大纲》对2004年高考时事政治的要求是: 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2003年4月至2004年3月)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3.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4.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公报 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考生在知识复习中要灌注时代精神,在解读热点时要追加理性思考。 另外在处理热点问题时,切忌按照时间顺序简单记忆热点,这是违背学科认知规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