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中考 > 正文

中考现代文阅读:整体感知 细部研读

http://www.sina.com.cn 2004/03/29 16:07  每日新报

  现代文阅读对每位学生来说都是伤心谷。对于它,学生读起来似乎懂,但得分就是不高。实践证明,解答阅读试题,真正能派上用场的,不是有关问题的“答案”,而是有关规律性的知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掌握阅读方法比死记某个问题的答案重要很多。

  阅读方法很多。如记叙文有“六要素”阅读法,说明文有“四要点”阅读法(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结构),小说有“三要素”阅读法,议论文有“三论阅读法
”(论点、论据、论证)等等。

  阅读文章一般是由语言形式到文章内容,再由文章内容到语言形式,循环往复,逐步加深理解。具体的过程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整体感知文章,要求用较快速度读文章,能明确文章写的主要内容,各段之间的联系,以及文章的体裁、中心。不过多顾及细节。“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文章阅读的一个重要的原则。任何语言片断都是有特定的语言环境的;任何问题都是有语言背景的。二是细部研读文章,要逐句逐段的精读,理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分层分段,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对段意进行归纳概括。由段到篇,理清句、段、篇的关系,从各段之间的联系中,体会作者的思路。三是总体把握文章,达到理清全文结构,了解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中心,以及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即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近几年散文阅读材料成为中考的首选内容。这些散文主要选自课外报刊及其相关的读物,多是名家名篇。这些选文无论从理解、感悟、欣赏、比较,都是可以同课内学过的文章相参照的。而且篇幅短,时代感强,突出人文精神,文化内涵丰富,可以唤起中学生的共鸣。但有的同学一提到散文就觉得摸不着边际,其实,散文在内容上无论是以写景状物和托物言志为主体的散文,还是以塑造文学形象为主体的写人叙事类散文,都是作者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这种发现不仅是观察和思索的结果,也是感觉的结果。因此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通过对近年来的中考散文阅读题型的总结可发现,中考散文阅读题的考查呈现出细节化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1、理解字词的含义及表达作用。2、理解字词的感情色彩。3、理解字词的准确运用。4、分析关键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5、分析散文的线索及常见的表现手法。6、分析散文所蕴涵的哲理。7、分析领会散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8、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语言。这些考点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它们着重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普遍性、灵活性、开放性的特点。

  说到这,我们应首先明确几个与散文密切相关的词。“表达方式”:散文是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等表达方式熔为一炉。“表现手法(技法)”:包括①象征:例如《海燕》一文中海燕和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英勇善战、无畏乐观的形象相契合。海燕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象征;②联想和想象:例如《白杨礼赞》一文中通过想象作者赋予白杨以人性化的特点;作者将白杨的形象用力争上游等拟人化的词语着色,使白杨的形象更富有人性化。③对比:例如《海燕》中将海燕与海鸥等海鸟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海燕的勇敢和乐观。④修辞的使用:比喻句,可把抽象的事物说得具体形象。拟人句可以增强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排比句可增强语言气势,有力地表达强烈的感情。⑤详写略写、伏笔照应、悬念释念等。总之,只要明确概念,掌握要领,再结合文章内容就能感受到其在文中的作用,答题也就得心应手了。

  下面我们就一篇散文阅读实例进行解析,以便进一步掌握相关方法:

  ①有这样一个故事。

  ②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子,有人开玩笑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③结果,这一切答案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表现出来的力,简直超越一切。

  ④这儿又是一个故事。

  ⑤[甲]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1][2],生物学家和解剖学家用尽了一切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开,都没有成功。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以温度和湿度,使种子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力量之大竟如此。

  ⑥[乙]那么你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长吗?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总要曲曲折折地,顽强不屈地顶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里钻,它的芽往地面挺,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⑦[丙]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世界无比。这种力量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它,因为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3],能屈能伸的力,[4],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⑧[丁]如果不落在肥土中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的种子绝不会悲观、叹气,它想念有了阻力才有磨练。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着斗志而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对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嗤笑。

  下面我们先从三个层次来解读上文。

  第一:种子和野草的生长环境和外在特点。生长环境:瓦砾和石块下面,面对多方的重压。外在特点:根往土里钻,芽往地面挺。

  第二:种子和野草的内在品质(本质、内涵、精神)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在品质:坚忍、寂寞、乐观、顽强。作者的思想感情:褒扬、敬仰。延伸:种子是抗战时期革命志士的精神象征。

  第三:“种子和野草形象”的表现技法。1.象征:种子、野草和仁人志士的坚忍不拔、奋勇抗争的形象相合。2.想象和联想:通过想象,作者赋予种子和野草以人性化的特点。“绝不会悲观、叹气”,“想念有了阻力才有磨练”,“带着斗志而来”,“傲然对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嗤笑”等词语将种子和野草的形象塑造得极具生命力和感染力。运用联想作者表达了对坚忍的品质、崇高的精神的赞扬。

  因此对托物言志类散文可从形象的外在特点、内在品质、蕴涵感情和表达技法几方面入手赏析。下面我们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一下检测:

  下题是从文体角度考查判断辨析能力:1.本文是一篇() A.科学小品B.叙事散文C.托物言志的散文D.写景抒情的散文

  本文的中心不在于向读者传达科学知识,所以不是科学小品。同时它又不是以叙事为主,不是叙事散文;没有描写具体的景物,不是写景抒情的散文。它集中写的是野草的生命力,同时通过野草的生命力给我们以思想上的启迪。所以它应该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答案应该选C。

  下两题是从品析的角度考查在具体语境中词语的品味能力:

  2.文中[1]、[2]空缺处应填的词语是() A.紧密坚硬B.紧凑坚实C.致密坚固D.严密坚韧

  本题A项中的“坚硬”用在文中显然不合适,所以A项可以排除。B项中的“紧凑”用于头盖骨的结合,也不恰当,B项也可排除。D项中的“坚韧”也有明显的毛病。只有C项中的“致密”、“坚固”合乎上下文的需要,所以答案应该选C。

  3.文中[3]、[4]空缺处应填的词语是() A.有弹性有韧性B.有柔性有韧性C.有柔性有刚性D.有弹性有刚性

  本题B项中的“有柔性”与下文的“能屈能伸”不能搭配,可以排除。C项不仅有同样的问题,而且“有刚性”与下文的“不达目的不止”之间的搭配也不太合适。D项中的“有刚性”与C项的毛病相同。只有A项,“有弹性”、“有韧性”各自与下文搭配得比较完美。所以答案应该选A。

  下题是从文章整体的角度考查思路分析能力:

  4.“这也许特殊了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一句应还原到文中的()处

  A.甲B.乙C.丙D.丁本题这句话应还原到乙处,因为“这也许特殊了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这句话只能是对第⑤段中故事的评说,而不可能是对⑦段、⑧段的评说,也不可能插在这个故事之前(甲处)。

  下题是从文章局部角度考查概括能力:5.第5段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说明机械力不如种子力量大。B.介绍将头盖骨分开的巧妙方法。C.说明植物种子具有可怕的力量。D.赞扬植物种子力量的巨大。本题的四个选项对第5段内容的概括,A、B两项没有考虑到这一段文字最后一句的总结,所以显然应该排除。C、D两项的区别在于C项强调了“说明”,而D项强调了“赞扬”,本文不是一篇说明文,而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不是要客观地说明野草的生命力,而是要热情地赞颂野草的生命力。所以答案应该选D。

  下题是从文章整体角度考查提炼概括能力:6.作者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这篇文章的主旨是()

  A.赞扬种子萌芽的巨大力量和野草生长的坚忍不拔,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的歌颂。

  B.赞扬种子萌芽的巨大力量,鼓励广大读者以此为榜样,振奋精神,坚持“长期抗战”。

  C.赞扬野草生长的坚忍不拔,鼓励广大读者以此为榜样,振奋精神,坚持“长期抗战”。

  D.赞扬种子萌芽的巨大力量和野草生长的坚忍不拔,鼓励广大读者以此为榜样,振奋精神,坚持“长期抗战”。

  本题的选项对本文主旨的概括,包含四个要点,一是赞扬种子萌芽的巨大力量,二是赞扬野草生长的坚忍不拔,三是表达作者对生命力的歌颂,四是鼓励广大读者以此为榜样,振奋精神,坚持“长期抗战”。由此来看,B、C两项都可以排除。

  再给同学们提几点最后复习阶段需要注意的内容:

  1、要以课本为“本”。课文是“例子”,是传授课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审美情趣的主要凭借。中考阅读试题主要考阅读理解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课文的实践。离开课文,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这些精选的“例子”给我们的阅读训练提供了各种典型的规范的言语材料。在接触、体验和分析比较中找到言语现象的特点与规律,进而获得因反复训练而形成能够迁移的阅读能力。

  2、复习时必须精心选材。要选取最有复习训练价值的篇或段。注意:①篇、段的文体特征必须鲜明;②篇、段的结构必须完整;③篇、段的层次必须明晰;④篇、段的语言必须精美。

  3、要根据所选材料进行精要训练。即对阅读训练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筛选和提炼。

  4、磨练答题语言。要针对不同题目的考查要点把自己的语言磨练得具有高度概括性、简洁连贯性、层次分明性、生动简练性、句式规范性等特点。(耀华中学 黄玲)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