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北大附中网校专区 > 正文

2004高考历史串讲:中国近现代经济形式的发展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4/04/01 18:57  北大附中网校

  【阶段特征】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

  1.19世纪40—80年代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同时,19世纪40年代,外国在华设立企业(这是中国大地上最早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开展起来。这些新现象又从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因此,19世纪60、70年代,中国产生了进步的生产方式——民族资本主义。

  2.19世纪末20世纪初

  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通过资本输出,列强基本上控制了中国财政、铁路干线,霸占了许多矿山、土地资源,加强了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同时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政策放宽,百日维新、清末新政以及20世纪初中国人民收回权利的斗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再加上辛亥革命的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随之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经济便走下坡路。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要存在3种经济形态:原有的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自然经济经历了逐步瓦解的过程,但仍占中国社会的主体。餐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由前期的商品输出为让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并逐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这样的3个阶段。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

  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帝国主义列强如美国向中国扩大资本输出,倾销商品,尤其是美国在华经济势力急剧增长。

  (2)国民政府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等措施,建立了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统治。

  (3)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受到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摧残,日益萎缩。

  (4)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采取了消灭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保护中小工商业者的政策。把农业生产放在了首位,并发展军需、民用工业。

  2.抗日战争时期

  (1)在“以战养战”的目的下,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加强对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控制与掠夺:在农村抓丁扶亻夫,掠夺土地,抢占银行,控制金融机构,攫取中国大量资财。

  (2)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进一步加强了四大家庭的经济垄断,官僚资本急剧膨胀,民族工业纷纷停产。

  (3)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双减”、“双交”、精兵简政、大生产运动等措施,发展了生产,并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3.解放战争时期

  (1)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把大量财富消耗在战场上,加强对人民的盘剥,造成工商业倒闭,农业产量急剧下降,国统区经济处在崩溃的边缘。

  (2)美国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特权,独占中国市场和投资市场。

  (3)中共中央根据主要矛盾的变化,在解放区广泛深入地进行土地改革,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解放生产力。

  这一时期,中国除了原有的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成份外,又出现了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形式。

  (1)封建自然经济处于消灭过程中,其他4种经济形式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瓦解着自然经济。

  (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一战”后卷土重来,并向中国市场转嫁经济危机。

  (3)官僚资本主义是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成份。它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衰亡的过程。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双重压制下日益走向萎缩,说明民族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5)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根据地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它从小到大、从无到有,最终战胜官僚资本和封建经济而居统治地位。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经济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49—1956)

  (1)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经济恢复的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收回海关主权,肃清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土地改革;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精兵简政;保护农民土地所有权,发展农业生产;对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2)工业化起步和社会主义制度化确立的时期(1953—1956)

  在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国家也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化转变为公有制。过渡时期的阶段特征:这一时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转化的时期,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包括: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到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公有制成为中国唯一的经济基础,从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成就和挫折(1956—1978)

  “全面建设”的15年中,“八大”形成了正确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但由于政治上“左”倾错误的出现,1958年党中央轻率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政治上“左”倾错误的泛滥,中断了纠正工作,又加上自然灾害和中苏关系恶化等原因导致3年严重困难。1960年党中央提出“八字方针”,国民经济得以调整。“文革”10年,经济建设遭受严重挫折,由于周恩来、邓小平的调整和人民的抵制,经济上取得一些成绩。

  阶段特征:1956—1966年总的情况是两头好、中间差。成就是主要的。1966—1976年的“文革”时期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1973、1975年经济恢复较快。阻碍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的泛滥。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对内改革,对外开放。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方针以及“三步走”的战略。1992年“十四大”又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目标。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瞻目的成就。

  阶段特征: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转变,是这个阶段改革的根本突破。

  【专题结构】

  1.近代中国几咱经济成份的特点及发展变化的过程

  (1)封建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也称小农经济,表现为农耕和家庭手工业结合,自给自足,主要满足自我消费和基本生存条件。带有封闭性、保守性和滞缓性,少有活力。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虽已产生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这使得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破产。其发展趋势是逐渐走向衰落解体。但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实质是商品和市场经济,自由、开放、充满活力。为了强占市场的掠夺原料,其扩张过程与军事侵略和殖民统治息息相关。

  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品物美价廉,市场竞争能力更强。鸦片战争后,列强凭借在中国强取的侵略权益,开始向中国大量地进行商品输出。外商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始创办一些船坞和工厂,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华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通过政治贷款,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开办工厂等方式,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日本趁机扩大投资和侵略,一度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3)洋务经济

  清政府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和官僚管理运营,使其具有封建性;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附近,使其具有买办性;采用机器生产,民用企业面向市场,又使其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标志,一开设就以垄断面目出现,又呈现出有别于资要主义发展规律的特殊性。是中国早期的官僚资本主义。甲午中日战争后破产。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不是明末以来资本主义萌芽的继续和发展。其产生的条件也不充分,自然经济的解体虽然提供了市场,但几乎被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企业所垄断,民族企业只能在夹缝中生存;近代中国既缺乏西方式的殖民掠夺积累资本,也缺乏近代化的集资方式,只是一批地主、官僚为利润所趋动,把一部分剥削所得转化为资本,投资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设备和技术严重依赖外国。以上两点决定了民族经济“后天畸形”的特点。这两点又使民族资产阶级带有革命和妥协的两面性。

  19世纪60、70年代受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资本输出,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清政府也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潮流的推动,“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国民政府建立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摧残,日益萎缩。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更是举步维艰。进一步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新中国成立后初期,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恢复发展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的基本好转将起到重要作用。七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合理调整了工商业,使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1953—1956年完成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成为中国社会唯一的经济基础,从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5)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它是四大家族对外依靠英、美帝国主义,对内利用国家政权聚敛财富而形成的。它是封建的、买办的国家资本主义,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特点,其特点与洋务企业相似。

  国民政府建立后,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形成了。十年对峙期间,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等措施,建立了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统治;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官僚资本急剧膨胀;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将大量社会财富消耗在战场上,国统区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财政金融全面崩溃,工、农、商业纷纷解体、破产,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使这些企业较完整地转化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6)新民主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也叫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解放区经济。主要有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及私人经济三部分组成。其发展趋势是逐步增强,直至战胜官僚资本和封建经济,占领统治地位。

  作为一种过渡经济,它更重要地表现为革命的经济政策: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革命线路和根据地经济建设;抗战时期的“双减双交”和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等。

  2.民主革命时期各阶段的土地政策

  旧中国的广大农村,绝大部分土地集中在不足农村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剥削关系,给广大农民造成极大痛苦,阻碍着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改革。因此,土地问题成了中国社会的一项基本问题,变革土地制度,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重要标准。

  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中的核心内容就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它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它那种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的办法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在辛亥革命运动中,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作为其纲领。其中“民生”的含义就是“平均地权”,但并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而是在革命胜利后,国家用“核定地价”的方法实现土地国有,最后达到“国民共享”的目的。

  在新民主主义中,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如1931年的土地政策,1947年的《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个例外。由于中日民族矛盾尖锐,当时采取的是“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3.建国后农村经济的四次调整

  (1)土改

  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极大地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了生产力。

  (2)农业合作化

  将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

  (3)人民公社化运动

  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片面强调“一大二公”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坚持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瞻目的成就。

  4.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①原因:a.照搬苏联模式。b.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c.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②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③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上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①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②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③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瞻目。

  (3)第三次:从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①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②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③结果:这次调整将进一步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专题启示】

  1.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对近代的一切政治、思想、文化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从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原因上分析,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使中国失去了独立发展的机会,尤其是造成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并最终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也说明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民族独立。

  3.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证明:在和平年代里,我们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够保障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会发生大的偏差,并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

  【重难点提示】

  1.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实行经济侵略和掠夺,压制排挤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源。

  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也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也使中国人民认识到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客观上促使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近代化过程。在外国资本主义企业里产生了中国早期的无产阶级,它比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更强的革命性。当然,出现这些现象既非列强的本意,更不是事情的主导方面,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

  (1)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反映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早期维新思想随之兴起。

  (2)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是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经济基础。

  (3)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有发展,但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阻碍寻求独立发展的道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兴起。

  (4)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商业出现短暂春天,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要求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首先要求在思想文化上展开反封建斗争,新文化运动兴起。同时,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3.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

  (1)基本政策

  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对民族资产阶级是又团结又斗争,以团结为主;对民族资本是又扶持又节制。节制资本并非挤走资本,消灭资本,而是让其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对其唯利是图的消极一面进行限制。

  (2)原因

  历史原因:回顾民主革命历史,民族资产阶级长期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有革命的要求,民族资本有利于国计民生。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与共产党合作,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现实原因:私营工商业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占有一定比重,他们在增加工业产品以满足人民的需求,帮助商品流通以促进城乡经济交流、吸收职工就业、培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增加国家税收和社会积累等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资本家中一批人拥护党的领导,能和共产党合作,在资本家中进行工作,能发挥积极影响。

  (3)实质

  调整工商业就是在承认私营工商业存在的条件下,改善公私关系、劳资关系,逐步把私营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4)结果

  不仅帮助私营工商业渡过了困难,而且得到很大发展。经济恢复的同时,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走上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道路,成为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

  4.关于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赎买政策

  (1)含义

  我国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的是赎买政策,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定,10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

  (2)作用、意义

  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把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逐步收归国有。既尊重的历史,又考虑了现实的需要可能。为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找到了和平过渡的道路。这是党、政府在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创举。

  5.关于三大改造的评价

  (1)成绩

  应基本肯定。它完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有两点尤其要看到:在几亿人口的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消灭私有制这样一个深刻的革命变革,一是在保证国民经济基本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完成的,二是在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

  (2)失误

  社会主义改造的加速进行,使后期的改造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从党的领导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在巨大的胜利面前骄傲了,不够谨慎和注意倾听群众呼声、注重党内民主了。另外,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未注意到应根据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生活的需要,进行适度调整。

  【高考前瞻】

  从近年高考试题看,经济史内容一再地被视为近代史考查的主要内容。如1995年的“陈启沅”题,1996年的“大生产运动”题和1997年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题等。以往考查较多的是土地政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等。复习中请注意以下几点:(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仍是重点;(2)注意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经济形态特点和地位,如鸦片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建立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时期。

  【专题解析】

  1.(2001年上海高考题)甲午年状元张謇被中日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①把救亡图强作为时代的使命②视创办实业作为救国之要途

  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中日甲午战后,作为科举考试中的佼佼者,他抱着满腔的爱国热情从封建的营垒中走了出来,投身于近代实业。希望通过兴办实业来挽救走向衰落的清朝统治。因此①②是正确的选择。

  答案A

  2.(1999年全国高考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5年3月5日)目前生产的形势怎样?农业还比较好一点,……工业方面,现有的生产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去年一年,工业生产的情况是不好的。

  (1975年8月18日)我对工业发展的有关问题讲几点意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进出口。……加强企业的科学研究工作。……整顿企业管理秩序。……恢复和健全规章制度。关键是建立责任制。……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这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不管贡献大小、技术高低、能力强弱、劳动轻重,工资都是四五十块钱,这怎么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1975年9月26日)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

  (1975年9月27日)当前,各方面都存在一个整顿的问题。农业要整顿,工业要整顿,文艺政策要调整,调整其实也是整顿。要通过整顿,……解决各方面的问题。

  (1984年10月10日)拨乱反正在1975年就开始了。那时我主持中央党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每整顿一次就立即见效,非常见效。

  ——摘自《邓小平文选》

  材料二1975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工业增长15.1%,农业增长4.6%。这种状况表明整顿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摘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1975年邓小平领导的全面整顿。

  要求:内容应包括全面整顿的背景、目的、措施和意义。评述应成文,无须罗列材料,限180字以内。

  分析该题在知识方面是考查在“文革”前后邓小平领导的全面整顿的问题;在能力要求方面,保持了材料解析题的测试功能,考查了“材料处理”的3个层次的所有能力要求。由于题目设计得科学、严谨,不仅要求考生能正确完整地理解两段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而且要求考生按照全面整顿的背景、目的、措施和意义对大量的有效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述,能力要求十分全面。

  答案背景:“文革”期间,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后,提出全面整顿。

  目的: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措施:整顿企业管理秩序,恢复和健全规章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调动积极性;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进出口;加强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

  意义:系统纠正“文革”的错误,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是1978年后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酝酿和准备。

  3.(1997年全国高考题)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括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分析此题跨度较大,要求分5个阶段概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情况。这5个阶段是:(1)鸦片战争前。(2)鸦片战争后的60、70年。(3)中日甲午战争后。(4)辛亥革命和一战期间。(5)20世纪30、40年代。如果复习时注意了历史知识结构或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行过专题复习,此题前一部分容易得分。

  答题时容易忽略“鸦片战争前,中国已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史实。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由于官僚资本主义兴起和侵华战争的缘故,陷于困境,这段历史一般考生不易概括出来。

  后半部分的答案要求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社会的历史地位进行高度概括,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的经济地位、社会环境出发,分析其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影响。要求史论结合,简明扼要。因此,难度较大,考生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概括能力。

  答案(1)兴衰过程:鸦片战争前,中国已有资本主义萌芽。战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刺激下,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

  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对华输出资本,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清政府放宽了以民间办厂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扩张,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一步发展。

  20世纪30、40年代,官僚资本主义逐渐垄断社会经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抗战结束后,美国加紧对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困境。

  (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它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也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前提之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