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东西南北·大学生》专栏 > 正文

校园人际,拿什么拯救?

http://www.sina.com.cn 2004/04/09 12:17  东西南北·大学生

  文/刘畅原春琳

  “校园分裂”曾是师生们的话题热点,社会阶层收入阶梯分布的拉开,使来自不同家庭的大学生在相处过程出现了许多不和谐和争执。

  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社会变化,关注学生分层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
,已经形成的种种现状仅凭高校单方面之力是无法根本改变的。于是,“校园融合”成为比“校园分裂”更加引人关注的社会性热点话题。

  前所未有的碰撞

  A.社会预演带来的挫败感

  “怎么会?!”翻开记录,张黎黎惊讶不已。

  张黎黎,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接待员。2003年元旦前后,一份电话记录引起了她的注意。记录说,一个大学生打来电话,说自己“接到一封信,信中,同一宿舍的其他同学联合署名,要求自己搬出宿舍”。为此,他“看过信后,感觉没有人格,只能退学或自杀”。

  虽然在读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但面对眼下一些“棘手”的问题,张黎黎依然“愁眉不展”。她说,来自不同家庭、不同收入层次的大学生,许多人感受着“挫折”,因为,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不能仔细弄懂如何来往,如何交流。这些,会不会成为日益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

  为此,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劳凯声进行了专题研究,得出的结论,令他彻夜难眠:社会阶层的分化,直接在大学校园里体现为分层。表面上,这种分层是经济差异、消费差异,实际上,已经涉及到自我认同、社会认同,甚至文化认同的危机。有关专家也认为,社会分层、校园分层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率,但同时,分化不好,会导致不公平。“公平与效率”这一经济命题,前所未有地影响着校园文化、精神。

  B.方便面背后的危机

  一天,焦鹏替另一位同学带回了奖学金,并开玩笑说:“记得请我吃饭。”

  对方沉默无语。随后,给他送来一袋简易装的方便面。焦鹏掏钱给他,谁知,他将方便面扔到桌子上,转身离去。焦鹏也很生气,买了一袋精装方便面,又带上对方送的方便面,一起送还,并告知说:“我请客还不行吗?”

  焦鹏来自兰州,父母在国企工作,从小读书在子弟学校,周围同学的家庭都差不多。按照自己的想法,他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对方却像“被逼无奈”,这样,他认为“很不爽快”,因为“请客又不是仇人逼债”。“方便面”事件,带给他的启示是“不同的观念、习惯,一旦迎面遭遇,总会暴露出一些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而他们需要的,是解决这种问题的能力。

  如今,在焦鹏的宿舍,有人过生日,大家就每人出两三元钱,买些小吃、花生、瓜子,一块聚一聚。并且,宿舍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吵架,最多不超过一天,就要和好。

  冲突中的众生相

  A.第一课:学会孤独。

  出生在新疆的石淇玮陪同报道的父母离开北京后感到“格外孤独”。同学之间“你不理我,我不理你”,他回忆说,“遇到了许多没有想到的事情,别人不理解我,认为我性格孤傲,其实,我常常感到委屈。”而他“最郁闷”的事情,就是对个别同学的行为“看不惯”,而“个别同学”自己不知晓,为此,石淇玮曾“气得要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之间的相互熟悉,石淇玮的感觉有了变化。一天,同宿舍的一个同学有些不开心,大家一直聊到了凌晨一两点钟。此后,“卧谈会”成了必修课,即使第二天考试也不例外。石淇玮曾病了两次,发烧,想家,直掉眼泪。这时,同学帮着打饭,帮着擦身子。有一次发烧,早晨起床,胳膊都抬不起来,几个同学帮着他穿衣服,并用热毛巾敷在他头上。渐渐地,石淇玮“经常反思”,并能够和同学们“互相尊重”了。石淇玮,学会了“孤独”,也战胜了“孤独”。如今,提起往事,他灿烂地笑着。

  B.朋友啊,朋友

  看上去,郭伟有些沉默寡言。

  他的家在河南安阳,父母都是农民,仅有两三亩地维持生活。上大学后,他没向家里要钱,而是靠做家教每星期60元钱的收入维持生活。每年4800元的学费,他也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我是农村来的,好多东西都没见过,他们(指城市同学)说的事情,觉得听不懂。”因此,当城市同学“聊不知道的话题”,他认为“没有共同语言”。并决定,不主动与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来往,因为,那样显得“很巴结”。

  说起“朋友”,常力却一脸兴奋。他家住北京顺义,父亲是物理教师。

  对于贫困同学,他看到对方冬天还穿着一双单鞋,就问“你怎么不穿棉鞋啊?”对方有些脸红地告诉他:“在南方,我们就是这样过冬的,习惯了。”还有一个贫困同学,一提钱就皱眉头,出外吃饭、郊游,常力提出让他“付一半钱”,深怕一点不让他出,会让对方感觉“有点羞辱”。有的贫困同学对环境陌生,有些心理负担,“不好接触,封闭自己”,对此,常力认为,时间长了,他们会自己解放自己。

  一次,常力钱包丢了,连公共汽车都坐不了,就掏出手机打电话,同学一听,火速赶来。常力说,曾经与同学之间的不解、不愉快,此刻,都化作了感动。但是,真正成为朋友的同学,还是很少。朋友,在大学校园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彩,反映着不同的消费观、人生观、价值观。

  不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A.学会相处

  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马伯寅认为,4年时光里,同学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认识到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群人,还有那样一些事”,会发现原来世界上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这种新鲜、差异,使得他们会有相互隔阂、相互歧视、相互漠视的现象,其实,这种交往对于他们性格改变具有重大作用。因为,强制性环境,多样性的空间,会使固有的倾向性弱化。同时,宿舍具有私密性,过去,哪怕最好的朋友之间也不一定具备这种特性,这就要求同一宿舍、同一班级的人,即使不一定成为朋友,也要学会和平共处,不闹矛盾。

  对此,北大英语系学生罗晨姿感触很深。罗晨姿,18岁,来自福建莆田,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幼儿园教师。由于有口音,她到食堂买菜,别人竟听不清楚,一气之下,她不买了。然后在同学的帮助下,刻苦练习普通话。由于班上人人都有手机,她也买了一个,因为,妈妈强调“跟别人差不多就行”。

  有一个女生,开始不是很好相处。她经常动别人东西,如果提醒她注意,她就会发脾气。由此,罗晨姿觉得“互相体谅最重要”。举一反三,每天起床,罗晨姿都“轻手轻脚,生怕吵到别人”。

  罗晨姿说:“在学校的时光,我变得更加坚强,懂得了宽容、礼让的真正含意。”

  B.不可或缺的成长历程

  黄卉,北京大学学生,来自江苏省的盐城。她说:“很多同学反映,在宿舍里读英语、打电话、吃东西,影响别人休息、读书等。不同家庭的学生,消费观、经济能力也不同,常常会发生分歧。如此小事,引起的摩擦真不少。真希望同学之间的利益冲突少一些。”

  北京大学教授王登峰认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具体表现为合作与竞争。现在,同学相互竞争,已到了非常激烈的程度,这从根本上,也是源于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许多学生与老师、朋友、家人相处时,总是不自觉地持一种不在乎不关心别人的态度。往往只有自己成为当事人时,才能体会到一句真诚友好的问候能让人感到何等的温暖。

  马伯寅说,离开大学这个“强制性”交流、融合的校园环境,同学们依旧会按照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固有的生活轨迹寻找朋友圈子、交往空间。但是,他们会更宽容、更适应地融入社会,融入工作。这是面对社会形态趋于多样化的今天,校园融合的意义所在。

  (摘自《中国青年报》)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