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要关头要说你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4/29 13:36 新浪教育 | |
人生第一个严峻而现实的紧要关头,是初中毕业升高中的考试。能不能顺利通过“中考”,跃入最具实力的重点高中,几乎决定一个人未来的人生道路。 人生的道路看似很漫长,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转折点却往往仅有几个,尤其是允许人选择的紧要关头,更是一生只有那么三两次。这三两次的表现与抉择又往往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得失。为人父母若说对自己的孩子负责,最大的尽责就在于当孩子面临决定一生成 人人都知道,考大学是决定青年人命运的紧要关头,但依我的体验,其实一个年轻人的命运在此之前早已有所分晓了,人生第一个严峻而现实的紧要关头,是初中毕业升高中的考试。能不能顺利通过“中考”,跃入最具实力的重点高中,几乎决定一个人未来的人生道路。 这一点我自己上学时并未能领悟到。 我的初中是在哈尔滨市第六中学读的,那是一所省重点中学,也是全国知名的对外开放学校,学生全部寄宿,成绩也很骄人。高中我和丈夫是哈尔滨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的学生,那所学校也是全省数一数二的重点中学。但那时,我们对此都没什么特别的感觉,甚至心中都没有“身在重点高中”这样的身份感,与其他学校的同学相处也都彼此彼此,不分上下。 为什么会这样呢?现在回想起来,大概是由于60年代初,全国的文化程度都不高,能上到“高中”已经使大多数人满足。无论哪所高中,都算得上是高人一等的地方。至于高中与高中之间的区别,多数人已不大在意。至于考大学,本来就机会甚少,多数人知道希望不大,也就不以其为衡量成败的标准。不在乎是否进入大学,重点中学的价值和地位自然便在无形中变得模糊了。 记得当年在我所在的省重点高中,从高一到高三都有学生自动退学,别人也不以为怪。至于退学的方向,有的回乡务农,有的回家结婚,也有的接替父母工作。他们都是自愿辍学的,回去便是当地的“秀才”,是响当当的“高中生”,很受尊敬的。所以那时,“高中”很荣耀,“重点”什么的,便不那么突出。 30几年以后,到了今天,情况完全不同了,全国的文化知识普及已涨高到九年,高中已仅仅是大学的预备班,它本身已经任何实际意义都没有了。“高中文化”做为一种学识标志,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当年那种将“高中生”尊为“秀才”,奉为一方之领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连大学专科都已被认为是一种学历上的缺陷。凡是在校的学生,无论农村城市,无论小学中学,毫无例外地都把目标集中到一点:考上大学,而且要考上一流的著名大学。整个的六年中学生活全都笼罩在升大学的惟一出路之中。这固然决非理想状态,但却是现实不可回避的存在。 正因为升大学成为绝大多数人的直接目标,重点高中的地位就变得极其显贵极其重要,而拔尖居首的省重点高中尤其惹人注目。 以全省居首的哈尔滨第三中学为例,年年升大学的比率都在98%以上,可谓人人中的,个个魁元,而且十之四五进入全国甚或国外最著名的一流学府。而成绩较差的所谓“一般高中”,竟有连续5年升学率为零,一个学生也考不上的。差别之巨,真可用令人“惊心动魄”四字来形容。 人们是最尊重现实的,现实的力量超过任何说教,不论你用什么好听的话来讲解说服,都改变不了现实本身的结论,那就是:升入最好的重点中学,等于考上一流大学。自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后期,进入省级著名一流重点高中的竞争便摆在每一位年纪尚轻的学生和每一位为子女焦虑的父母面前。 这种竞争之激烈,超过升大学的高考。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夸大其辞。 据统计,每年高考的升学率,全市统一平均达到50%以上,即每两个人就有一个人升入大学。剩下的一半,还有今后继续报考的机会。而考重点高中、省重点高中不得兼报,全市加起来不过四五所省重点高中,收那么几百名学生,而初中毕业生却有几万,尤其像哈三中这样的学校,真可谓取生是“千里挑一”、“精中取精”。 而且,中考,一生只有一次机会,绝不存在今后再考的可能。这一次不论你满意不满意,都要按考试结果和填报志愿决定你的去向。残酷的事实是:如果你填报的省重点高中没取你,那么你就会一落千丈,直接坠入“其他高中”。 在这样严酷的现实面前,别说刚刚十几岁的孩子,就是饱经忧患的父母们也会感到如履薄冰、顾虑重重。 佳佳在他的学校里是属于拔尖的学生,无论期中期末、班级学年排名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三年过去了,“中考”逼近,升省重点高中的紧要关头眨眼间就到了。填报志愿那几天,真是叫我寝食难安、忧思难定啊。 我的儿子自小便有“定力”,凡事经他观察、思索,一旦认准了,便会毫不犹豫地一直做下去。初中三年,他的这种性格更趋成熟了。 临近填报志愿前,他就向我们表达了自己要直取哈尔滨高中的“最好学府”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的决心,而且自此再没迟疑过。他这样做有他的理由,他相信自己的实力,也基于将来报考全国重点大学的理想,同时也考虑到了初中时期转校的经验。 丈夫和我则不能像儿子想的那么简单。我们考虑的出发点是:尽管儿子现在的学校是全区里面占上游地位的,教学成绩不错,可是从全市看,这所学校并非什么顶尖的初中,在它之前,至少有五六所更好的中学。粗略估算一下,将有近千人与我的儿子有同等条件报考哈三中,成功的比率只有四分之一。这个比率可以说是相当可怕的。 由于学校之间沟通甚少,我们掌握情况不足,儿子在这“千名神童”之中究竟占据什么位置,实在难以盘准。 如果真的投考三中,万一不中,退回本区的高中,前途就难以预料了。如果退而求其次,报考在全省居二三名的其他重点高中,就比较有把握,但毕竟属于“降格”,从长远上看,对孩子的发展会发生微妙的不利影响。 究竟是冒险争先还是求安后发,我真拿不准主意。丈夫的想法和我差不多,但他有一个一向不变的主张:无论如何,首先要考虑的是孩子本人的意愿。应当开诚布公地与孩子谈一谈,让他仔细想想。 就这样,我们夫妇俩与儿子做了一次长谈,将我们的种种顾虑和比较分析和盘托出。我说:“佳佳,这事关系一生前途,我们把一切都说给你了,你别急于回答,考虑考虑再定。” 两天以后,金佳对我们说:“妈妈,爸爸,”这是他的习惯,由于他年幼的时候一直在我身边,因而无论说话、写信,总是先称呼妈妈,后称呼爸爸。这个习惯一直到他去巴黎,往家里来信打电话,总也没有改变。“你们分析的一切都有道理。可是,我觉得,这是我第一次独立迎接考验,如果第一次就退缩,今后考验更多更大,哪里会有勇气呢!让我试一试吧!” 我的眼睛湿润了,孩子的诚恳和执著深深地感动了我,我看看丈夫,他同样是那么激动,于是我禁不住脱口而出:“儿子,你行!你一定能行!!” 于是,佳佳报考哈三中,结果是以哈三中所取考生前十名的优异成绩,一举中标。一道人生最狭窄的风浪险隘,就这样闯过来了。 事后的发展证实了这一抉择是多么的正确。一位在初中一直与金佳不相上下,成绩或第一或第二的同学,因为临考缺乏勇气和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没有申报哈三中,而退居了另外的一所省重点中学。三年后,此人竟在高考中落榜,饱尝了失败的痛楚与辛酸。 类似这位同学的经历,又何止一例呢。说到底,在人生的紧要关头,需要的还是勇气和外界毫无保留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