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回访哈佛 代表团成员选拔测试圆满结束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6/28 10:56 新浪教育 |
候选人在接受媒体采访 候选人在为辩论准备 候选人在辩论中 16位进入第二轮面试的候选人集体照 作为首届“北大-哈佛交流营”项目的组成部分,2004年10月1-9日,北京大学将组成代表团,对哈佛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回访。 2004年4月,哈佛大学派出21人代表团对北京大学进行了9天的学术访问。活动在得到了高校师生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在项目北大部分取得成功的基础之上,北京大学学生国际交流协会(SICA)联同哈佛承办方“哈佛亚洲计划”(HIAP)已经为10月初北大代表团回访哈佛展开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回访代表团成员在双方学校国际交流办的支持下,从全北大学生中进行了公开选拔。 选拔一共收到报名表70余份,经过初步评审,于6月14日选拔出32位进行了第一轮面试。面试过程中,面试选拔委员会就面试者个人的学术水平、英语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参与经历、国际交流经验、沟通能力、中国文化底蕴、个人特长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最后选拔出16位候选人进入于6月18日举行的第二轮面试。 第二轮面试的第一项是“杀人游戏”。这项从90年代初传入中国的游戏本来是国外MBA入学考试的一个题目,如今已经在中国的水吧、俱乐部中流行起来。面对这样一种特殊的“考题”,面试者们一时还有些不适应。但是随着推理的逐步进行,大家渐渐进入了角色,面试的气氛也在找出“凶手”的欢呼声中轻松了许多。在面试厅的一角,面试官们在默默地对各候选人在这一轮的表现做出评估。 游戏之后是英语的辩论。16位候选人临时分成8组并现场抽取辩题,在20分钟后用英语开始辩论。辩题包括:大国在联合国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电影分级制度的利弊等等。在准备时间短、辩题要求高的双重压力下,候选人沉着冷静,做出了精彩的论述。 最后的面试安排在6月19日早上。组委会从16位候选人中选拔出了9位候选人进入。第三轮的面试包括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在小组讨论环节中,候选人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抽签对手帕、比萨和铅笔制作一个广告。之后,候选人关于科技政策,品牌忠诚度和工作效率的三个问题做了案例分析。 经过三轮公正、公开、全面、严格的面试,9名候选人中的6位成为了首届“北大-哈佛交流营”的正式成员。他们将和SICA交流营组委会的成员一同10月前往哈佛大学进行9天的回访交流。在哈佛期间,代表团将就中美学生关心的话题举行各类研讨会和讲演会,与哈佛教授、学生深入对话,展示当今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当代中国最优秀大学生的风采。 “北大-哈佛交流营”项目是中国高校首次由学生社团主办,以双向交换访问代表团的形式进行的交流活动。这种以“学生牵头,学校支持”为模式的国际学术文化交流在国外高校中广泛开展。而中国高校在这个领域内还是空白。北大哈佛双方都努力把此项目打造为每年定期举行的精品交流活动。北大更计划借两国最顶级高校的影响力,将交流营项目的运作模式推广到全国,开创中国大学以学生社团牵头、与世界名校开展学术文化互访的新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