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学农不爱农 宁愿沦为“毕业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7/06 10:59 北京人才市场报 | |
小张是北京一所农林类大学兽医专业的毕业生,由于他的专业很冷,在北京的人才市场找工作时屡屡遭拒,而西部地区一些单位想签他,他又不愿去,直到毕业离校时,小张也没落实单位,成了一名“毕业剩”。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超过3060.5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的技术人员仅80万人,只占2.6%。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为万分之一,而发达国家是 一方面是农村农林科技人员明显短缺,另一方面却是农科专业毕业生改行从事着其他工作。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下不去”的学生 一提起农林类院校,许多人依然会把它与农林业低级产业相联系,认为农林业都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这种目光下,许多农林类毕业生不愿到第一线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而一些愿意到基层的学生却说,“我可以到农村去搞科技兴农,但我的住房、社会保障问题怎样解决?” 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处的马国玉老师认为,和城市高新开发区灵活的政策相比,“下乡”科技人员的待遇相对低,基层明显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下乡”科技人员的户籍是否可以保留在城市?在农村地区工作,社会保障体系是否跟得上?将来结婚生子,孩子的户口问题怎么办?这一系列问题造成了学生很难“下嫁”西部偏远地区。 “用不上” 的知识 学农不爱农,待遇差是一方面原因,害怕自己学非所用是更大的原因。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学生刘宁从某大学生物专业毕业后,到农村挂职锻炼,被安排在甘肃省一家乡镇葡萄酒厂当酿造工艺师,但由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完全用不上,情急之下辞职去了西安一家药厂。 刘宁认为,农业确实是一个朝阳产业,其中蕴藏着无限的机会,但机会还没有变成现实。大学生投身农业,能否实现个人的价值还是一个问号。 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处一位负责人认为,我国高校农林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由于按照科研目的实施,使得农村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种宏观的需求,学有专长的大学生很难将知识变成具体的就业机会,除非让这些农林专业的大学生再回老家帮父母“修理地球”,但这显然行不通。马国玉老师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农业院校毕业生即使愿意到基层工作,农村能够提供给他们发挥才能的就业机会也不多。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没有建成之前,毕业生就算有心献身农业,但很多时候也是“务农”无门。 “留不住”的地方 “我们经济不行,留不住人啊?选”当农村当地领导谈到为何农村缺乏科技人才时,这句话经常被挂在嘴边?选 而另一句挂在嘴边的话是,“政策我们可以适当的放宽,为人才创造机会,经济问题我们的确解决不了?选” 有关专家分析指出,要解决农林院校毕业生留不住的问题,关键在于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一批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农业经济实体。农村城镇和乡镇企业需要大量人才,农林业毕业生应充分挖掘乡镇企业的就业潜力。此外,农林类毕业生还有另一条广阔的就业之路,那就是到农村基层自办实体。 社会需要冷门专业 什么专业“冷”,什么专业“热”,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那么,是冷专业导致农林类大学生成“毕业剩”了吗?社会究竟需不需要冷门专业呢?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大椿认为,社会需要冷门专业。他用著名的“木桶理论”来论证: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不取决于组成它的木板中最长的那块,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试想如果冷门专业这块“最短的木板”断了,教育和人才的整个结构就会断层,这样不利于社会健康地向前发展。刘大椿认为,过去我国对外语人才培养力度不够,结果改革开放后,与世界交流频繁才发现人才缺乏,外语人才变得炙手可热。改革开放前,某些小语种如阿拉伯语等可谓是“冷”专业,而如今这方面的人才奇缺,小语种反倒成了热门。现在一些大学生之所以选择冷门专业,恰恰看中冷门专业反倒可增加其就业机会。按照经济学理论,稀缺意味着需求相对增加。尽管目前农学专业与金融、法律、计算机等专业相比不是那么抢手,但随着我国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未来农林类专业会由冷变“温”甚至变“热”。一些大学生既然选择了农林类专业,就应该好好地储备知识,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农业,否则机会来了也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周宝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