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应试指导 > 《2005高考风向标--考点解读与演练》 > 正文

2005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二单元过关演练

http://www.sina.com.cn 2004/07/08 09:49  新浪教育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04年春季高考题,北京卷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读下图回答1~3题。

  1.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A.37.6∶17.4∶45.0

  B.31.6∶30.5∶37.9

  C.15.5∶24.5∶60.0

  D.37.6∶24.5∶37.9

  2.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都是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A.国民生产总值包括物质部门的最终产品;国内生产总值包括劳动总量

  B.国民生产总值包括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都能把三大产业的水平和劳动成果反映出来

  D.国民生产总值以“本国居民”为计算范围;国内生产总值则以“领土或国界”为计算范围

  5.发展农业必须积极推广和应用农业科学技术,使我国农业走上高产、优质、高效之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关键在于

  A.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B.增加农业的资金和物质投入

  C.发展农业科学技术 D.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6.繁荣农村经济、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最好的方法是

  A.大力发展农林牧副渔五业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使公有制的范围不断扩大 D.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7.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主要表现是

  A.现代化机器大生产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B.工业是采掘自然物质资源的社会生产部门

  C.没有工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其他产业

  D.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

  8.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经济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看

  A.农业水平 B.工业水平

  C.第三产业水平 D.科学技术水平

  9.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我国第三产业每增长1%,就可增加130万人就业。这表明

  A.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B.发展第三产业在增加就业上有独特优势

  C.发展第三产业需要劳动者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D.第三产业越发达,失业人口就少

  10.中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而荷兰人均耕地只有0.86亩。由于发展技术密集型农业,荷兰不仅满足了本国的农产品需求,而且出口国外,跻身于十大农业产品出口国之列。这一事实说明

  A.我国要发展农业,必须大力发展农村人均耕地面积

  B.农业的发展出路在于农产品的出口

  C.积极推广和应用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D.要振兴经济,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11.据测算,目前我国农业增加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就下降0.46个百分点;乡镇企业增加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国民生产总值就增加0.51个百分点。上述材料表明

  A.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B.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农民增加收入起了重要的作用

  C.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农民增加收入起了重要的作用

  D.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12.近年来,国务院在实施粮食按保护价收购政策时规定:“要适当缩小按保护价收购的范围,东北春小麦、南方早籼、长江以南的小麦等一些品质差、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粮食品种,要逐步退出按保护价收购的范围。”这表明

  A.粮食生产要降低产量,提高质量

  B.我国的农业基础地位已经相当牢固

  C.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D.发展农业必须实现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化

  13.之所以劳动权是公民享有的各项权利的基础,是因为

  A.只有劳动权最重要,其他权利并不重要

  B.劳动权可以代替其他权利

  C.有了劳动权就有了一切

  D.失去了劳动权,其他一切权利就失去了任何意义

  14.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是统一的。下列各项中,全错的一项是 ①只有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才能充分体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②任何权利的实现总是以履行义务为目的③没有权利就无所谓义务,没有义务就没有权利 ④劳动者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之后,应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5.订立劳动合同制度的核心原则是

  A.协商一致原则

  B.不违反法律的原则

  C.按劳分配原则

  D.平等自愿原则

  16.建立劳动合同制度,可以增加劳动者的竞争意识,促进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因为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A.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B.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C.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增强就业竞争力

  D.使劳动者的各项权益得到切实的保护

  17.建立与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①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 ②既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 ③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④生产与生活相一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8.在某个乡镇企业煤矿出现了这样的劳动合同,在该合同中规定:“劳动者在本企业劳动,发生一切工伤事故、死伤一概由工人本人负责,企业一概不负责任。”这份被 称为“生死合同”的劳动合同

  A.违反了劳动合同签订要遵守协商一致的原则,应当废除

  B.属于违反劳动安全卫生和工伤保障法规的无效劳动合同

  C.符合劳动法有关劳动者权利的规定,是有效合同,不应废除

  D.只要符合平等自愿的原则,就是有效的,不应当废除

  19.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没有改变主人翁的地位。这是因为 ①劳动合同制度是维护劳动者权利和义务,体现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法律保障 ②建立劳动合同制度,可以增加劳动者的竞争意识,促进劳动者自身的素质的提高 ③劳动合同只规定用人单位的义务和劳动者的权利 ④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通过实现劳动者的权利和履行劳动者的义务体现出来的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20.养老金、工伤事故制度和健康保险被称为瑞士社会福利的三大支柱,受法律保护,三大保险制度基本上排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成为瑞士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A.养老金制度是社会保障中最重要的内容

  B.无论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有社会保障制度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

  D.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21.到目前为止,已有上海、厦门、青岛、大连等大中城市先后建立了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属于

  A.社会优抚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救济

  22.国际电信联盟曾对52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如果5年内电话普及率提高1%,则在7年内人均国民收入可随之增加3%。据我国有关部门推算,我国一元的电信资金可为社会创造3.5元的价值。这些说明发展第三产业 ①可以直接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有利于健全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 ③可以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社会效益 ④可以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23.“科技能让果增价,特色能使土变金。”这句朴实的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科技能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商品的价值量 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必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能促进商品价值的实现 ④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劳动者要在择业竞争中占优势,就必须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②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④学会投机取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5.上题的择业竞争体现了

  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B.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C.价值规律的要求

  D.按劳分配的原则原来是粮食进口国的墨西哥,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既没有大幅度增加谷物播种面积,又没有减少人口的情况下,培育出优质高产小麦,并在全国推广,一跃成为粮食出口国。据此回答26~28题。

  26.上述事例启示我们,我国农业的发展

  A.要依靠增加物质和资金投入 B.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C.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 D.要长期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

  27.“手里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这句话形象地说明

  A.必须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C.农业是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 D.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

  28.粮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因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并制定了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这表明

  A.市场调节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B.国家加强了对粮食生产的宏观调控

  C.粮食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D.收购农民余粮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措施“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据此回答29~30题。

  29.从经济常识看,这句话说明

  A.农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D.农业现代化就是国民经济现代化

  30.这句话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A.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B.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

  C.意识是物质的正确反映 D.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二、非选择题(40分)

  31.下列表格是我国三大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变化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80年 30.1% 48.5% 21.4%

  1988年 25.7% 44.1% 30.2%

  1999年 17.7% 49.3% 33.0%

  上述表格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产业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与发达国家相 比,中国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7分)

  32.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认真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把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调整结构和扩大就业有机结合起来。要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方针,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抓紧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工作,抓好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落实,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务必把灾区的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切实把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6分)(1)上述材料表明了党和国家是怎样重视和关心群众利益的?(3分)(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3分)

  33.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材料二:改革开放,特别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的粮食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96年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此后,由于市场上粮食价格不断走低,加之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增长、一些地方盲目设立开发区等原因,导致耕地面积逐年递减,有些地方甚至出现荒芜现象,致使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下降。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我国为什么要严格保护耕地,保证国家粮食安全?(5分)(2)在我国现有耕地面积的基础上,应怎样促进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5分)

  34.材料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材料二: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问题先后制定了6个“一号文件”,其中第6个“一号文件”是专门为促进农民增收制定的,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材料三: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今年全国已经取消了农业(烟叶除外)特产税,北京率先取消农业税。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内在全国取消农业税。”(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说明税收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3分)(3)从政治常识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4分)

  35.1990~200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达到了37.7%;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镇总人口从1.787亿增加到4.86亿。据测算,我国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就会新增 1 400 亿元,最终带来3 360亿元的GDP。今后我国将继续实施城市化战略,预计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56%。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城市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7分)

  选自《2005高考风向标--考点解读与演练》,版权所有,请勿复制!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聚焦航班延误补偿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