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恩波考研课堂 > 正文

考研政治笔记: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http://www.sina.com.cn 2004/08/05 11:42  恩波教育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物质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它所说的作为世界之本原的物质往往是指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种观点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是不科学的。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它所说的作为世界之本原的物质则是指原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抵挡不住唯心主义的进攻。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①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且可以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②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这一定义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这就有力地反击和批判了唯心主义。同时,由于这一定义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所以也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其二,这一定义揭示了物质可以被人的意识所反映,这就坚持了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其三,这一定义揭示了物质的共同本质乃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对包括自然物质和社会物质在内的所有物质形态之共性的最高概括。这样,就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混为一谈的局限性。

  3.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是对世界上的一切物质形态(既包括自然领域里的物质形态,也包括社会领域里的物质形态)的抽象和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之中,物质的具体结构是物质形态的个性。

  (二)运动和静止

  1.运动的含义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①凡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否认这一点会导致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

  ②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否认这一点会导致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运动的主体归结为人的感觉或观念,客观唯心主义把运动的主体归结为“绝对精神”、“天理”等客观精神。

  3.运动的基本形式

  ①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物质运动存在着五种基本形式,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依次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

  ②五种运动形式相互区别、不可混淆,既不能把高级的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的运动形式,也不能把低级的运动形式拔高为高级的运动形式。

  ③五种运动形式相互联系。首先,低级的运动形式是高级的运动形式存在的基础,高级的运动形式总是包含着低级的运动形式;其次,对于包含着多种运动形式的事物而言,高级运动形式起主导作用,低级运动形式处于从属地位;再次;各种运动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静止的含义

  静止具有相对性,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和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相对静止有两种情形:其一,事物在绝对运动状态之中,相对于某种特定的参照系而言,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其二,事物处于量变状态的时候,保持着质的稳定性。

  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这就是说,事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处于运动之中。

  ②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状态。

  ③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6.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①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把不同的事物加以区分。

  ②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条件。

  ③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参照系。

  7.反对两种错误

  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一,必须反对两种错误的观点:其一是否认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夸大成绝对静止的观点,这是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其二是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这种观点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和不可知论。

  (三)时间和空间

  1.时间、空间的含义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

  2.时间、空间的特点

  时间具有一维性,它是不可逆的;空间具有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度。

  3.时间、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的关系  

  时间、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的。

  ①运动着的物质不能离开时间和空间。任何事物,无论其过程怎样短暂,总要经历一定的时间;任何事物,无论其体积怎样微小,总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②时间和空间也不能离开运动着的物质。离开了具体事物的抽象空间和抽象时间都是不可思议的。

  ③时间和空间二者之间也是不可分割的,世界上既不存在着只有空间而没有时间的事物,也不存在着只有时间而没有空间的事物。

  4.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①时间、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它是客观的。时间、空间在客观性上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否认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客观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②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空间的具体特性受到物质运动的具体特性的制约,时间、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否认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是形而上学观点。

  5.时间、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①时间的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发展的总过程是无始无终的,它既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结;时间的有限性是指具体事物发展的过程是有始有终的,事物的存在具有暂时性。

  ②空间的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的存在范围无边无际;空间的有限性是指具体事物的存在范围是有边际的。

  ③然而,无限的物质世界是由无数有限的具体事物构成的,这就是说,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有限包含着无限。我们要善于通过有限把握无限。

  二、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2、实践的基本特征

  ①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它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

  ②实践是人类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它具有能动性的特点。

  ③实践是历史发展着的社会活动,它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3.实践的基本形式

  ①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

  ②处理人和社会的关系,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③科学实验活动。

  实践的各种基本形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中,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

  4、自在世界和人化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

  所谓自在世界,是指人类还没有认识、实践尚未影响到的世界;所谓人化世界(人类世界),是指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过并打下自己烙印的世界。

  自在世界是人化世界的基础,人化世界是由自在世界转化而来的,实现这一转化的决定性条件是实践。人的实践越发展越深入,对世界的认识就越广泛越深刻,人化世界的边缘就越扩大。

  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践既具有创造客体的价值的功能,又具有优化主体的功能。

  三、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的产生和本质

  1、从起源上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环节:

  其一,由无机物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命的刺激感应性。

  其二,由低等生命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其三,由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的意识。

  ②意识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劳动在意识产生的过程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劳动使猿手转变成人手,使猿脑转变成人脑。劳动创造了语言,劳动和语言一起丰富着人的意识,人的思维能力本身也在劳动中形成和发展。

  2.从生理基础上说,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从内容上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但人脑本身并不能派生出意识的内容。

  ②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就其形式而言是主观的,就其内容而言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客观存在。

  ③所有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其中,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的反映。

  通过分析意识的产生和本质,应当得出这样的结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

  4.批判主观唯心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

  主观唯心主义否认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主张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庸俗唯物主义则认为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其要害在于抹煞意识和物质的对立,把意识等同于物质。

  (二)意识的能动性

  1.意识能动性的含义

  意识能动性是人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①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这个基础上,意识具有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超越性。在这里,具体时代的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反映客观对象,并确定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同时,由于人类能够创造性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人的意识既能追溯客观对象的过去,又能预见客观对象的未来。

  ②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的这一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其一,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其二,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意识的这一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③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3.意识能动性的实现条件

  ①意识必须正确反映客观规律,在改造世界中遵循客观规律。

  ②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

  ③要联系地看问题,充分地考虑到被改造事物所处的环境。

  4、在意识能动性的问题上,要反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错误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把意识看成是消极的、被动的,而唯心主义则夸大意识能动性,主张意识决定一切,派生一切。

  (三)意识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利用机械电子元件接收、加工和传输人工化的信息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智力功能的机器,其本质是思维模拟。然而,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有本质的区别。人工智能是机械的、物理的、电子的过程,而人的思维则是生理的、心理的过程;人工智能不具有社会性,而人的思维则具有社会性;人工智能只能受人类的支配,而人的意识则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四)世界统一于物质

  1.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各种哲学观点的分歧

  ①二元论主张世界上存在着两个平行的本原,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这就等于说,世界是不统一的。一元论主张世界上存在着一个本原,这就等于承认了世界的统一性。

  ②唯心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其中,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人的精神,客观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一种神秘的“客观精神”);唯物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

  ③朴素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但它所说的“物质”,特指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但它所说的“物质”,是指原子等基本粒子;辩证唯物主义也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但它所理解的“物质”,是指客观实在。

  2.辩证唯物主义“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①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并不是指统一于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而是指统一于所有物质形态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客观实在性。自然界具有客观实在性,人类社会具有客观实在性,意识作为物质的产物、人脑的机能和对客观物质的反映,也必须统一于客观实在性。

  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是包含着质的差别的统一。统一的物质世界呈现出丰富、生动、多样的图景。

  ③辩证唯物主义还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运动和发展的充满联系的统一。在这种统一中,事物自己发展自己,事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只能用物质自身加以说明。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证明

  ①具体科学从各自的研究领域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譬如,天体演化的理论证明了宇宙中的天体是统一的;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理论证明了无机物和有机物是统一的;人类起源和社会发展的理论证明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也是统一的。整个物质世界统一于它的客观实在性。

  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需要哲学的证明。这是因为具体科学研究的领域是有限的,它们只能证明自身所研究的那些领域具有客观实在性。哲学可以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可以从有限中把握无限。哲学还可以把各个领域的科学成果联系起来从理论上加以论证和概括。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了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客观实在性。

  ③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证明,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人类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认识,会愈来愈深刻。

  (五)一切从实际出发

  所谓从实际出发,是指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在改造世界中坚持实事求是。

  ①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原理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不能随意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鲁生:全国考研政治辅导专家,主讲哲学、政经两门最重要、最难懂课程。鲁老师知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上课旁征博引,激情澎湃,感染力极强。最擅长讲懂难点,辨清易混淆点,哲学、政经的晦涩、繁琐经鲁老师讲解后简单、明了,便于记忆,学生信服地称鲁老师为“难点一点通”。鲁老师2003年度全国10几个重点城市的巡回授课受到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被誉为最有激情,最有责任心,讲课效果最好,课堂收获最大的好老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评论】 【考研论坛】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