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留学出国 > 出国系列之风情篇 > 正文

回首漫漫求学路 我在新加坡“苦熬”10年

http://www.sina.com.cn 2004/08/14 00:36  申江服务导报

  5年前,高考成绩出色的小秋参加了新加坡政府的一个助学招生计划,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念计算机专业。作为获得学费补贴的条件之一,小秋和新加坡政府签订协议,毕业后留在新加坡工作3年。刚到新加坡的小秋想,自己读完硕士课程要是再留在新加坡工作,他得在这里生活10年!当时,一想要“苦熬”这漫漫的10年,小秋就觉得十分“恐怖”。5年过去了,从不习惯到习惯,小秋说自己渐渐爱上了在新加坡的生活……

  3年换来学费补贴

  小秋就读的新加坡国立大学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且最赋声望的大学,国大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5年设立的英皇爱德华七世医学院和1927年设立的莱佛士学院。它位于靠近海岸的肯特岗,校园面积约150公顷。国大目前设有9个学院,共50多个系科,除了培养全面发展的本科毕业生,这里也设有医学院、牙医学院、电脑学院、商业行政学院、法学院等7个研究生院。另外,国大还设有多个国家级和校级研究院和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开发工作。在国立大学,不同专业所采用的学制也不尽相同,其中文学与社会科学专业的普通学位只需2到3年,而医学专业则需5年,硕士学位需要1到3年,想拿到博士学位则需要2到5年。据说从今年开始国大的学费开始有一定程度的上调,但是学生们依然可以申请到占学费80%和偿还期20年的学费贷款。小秋说,国立大学有相当多的外国学生(包括中国学生)就读。学生毕业后,政府都欢迎他们留在新加坡工作。为了鼓励有才华的外国学生来新加坡求学和工作,新加坡政府在很多大学实行学费补贴计划,和政府签订协议,毕业后留在新加坡工作3年的外国学生,政府都会给予一定的学费补贴。

  在新加坡学习了5年的小秋深刻地感觉到,在新加坡,学校的教育一切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不仅聘任优秀教师,实行小班教学(一个班人数在20人以内),而且对物质条件也很重视。也许新加坡人认为物质条件丰富可以极大地提升教育水准,他们对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投资很高,建立现代化图书馆,音像资料室,教室都安装空调,电教设备,同时在学生的生活设施上投入也很高,教室外有投币电话,课间休息时还会提供茶水和饮料。

  国立大学图书馆的条件最是让人印象深刻。这里不仅有丰富的藏书,图书馆二楼还提供音像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借来看。图书馆还为学生提供carrel(在阅览室周围的小房间),学生们可以到服务台去订一间。由于订的人挺多,尤其是考试期间,可能会等一两个星期才能拿到钥匙,拿到钥匙后,可以免费使用两个星期。

  在新加坡,不仅是几所大学里有很多外籍的教授,很多其它教育机构比如一些语言学校也会聘用外籍教师,这使学生开拓了视野,培养他们积极适应国际发展的节奏。学生所考取的证书,既可得到本国的承认,又可获得国际承认。教学体制与国际接轨,不仅加大了学生的就业机会和顺应了当今东西方深入交流的趋势,而且也能提高学校的层次和水准。在新加坡,互访学生,学生互换考试等形式的对外交流活动屡见不鲜,这些活动大大提升学校的竞争力,也提高了新加坡学生的内在素质。

  小班教学+优良硬件

  组屋里的“居委会”

  小秋说来新加坡之前,你可以申请学校的公寓,也可以请朋友帮你在外边租房。找房子时要注意问清楚,是否要和房东住在一起,是不是可以煮饭,是否有车直接到学校,等等。很多新加坡的房东会把自己的房子租出一间给学生住,而厨房、卫生间等要和房东合用,有的房东还会给租房的学生订下很多规矩,这也许会让平时一个人住的中国学生不太习惯。

  刚到新加坡的小秋住在学校的公寓里,但是现在已经搬进了组屋———新加坡人住的居民楼,这实际上是新加坡政府提供给公民的廉价商品房,一般都是公民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得的。组屋的一楼基本上是不住人的,会有些石桌石凳被摆在其中,有的石桌上甚至画着中国象棋的棋盘,夜间人们便坐在其间,或聊天或下棋,灯光都是足足的。新加坡的夜间是灯火通明的,在每层楼的通道上都安有日光灯,据说如果一个楼道的灯坏掉而居民未通知政府,那么就要被罚款。让小秋没有想到的是,组屋区竟然也有“居委会”。在组屋里会看过很多由社区“居委会”立起来的牌子,比如:“这是我们的组屋区,请保护它的清洁和美丽。”除了牌子上的口号,“居委会”还画了许多画,连环画似的,一幅幅告诉人们美丽的家园多么重要。小秋说新加坡的“居委会”好像是自发组织起来的,是一个很松散的服务性的组织,“居委会”本身没有自己的权力。小秋笑称,如果告诉新加坡人,中国的居委会可以开各种证明信,并且负责调解邻里纠纷,他们一定会大吃一惊的。

  为“6C”打拼的新加坡人

  在小秋眼里,作为一个新加坡模范公民的生活模式,一定包括以下几条:认真读书,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攒钱买房子车子……就像有人总结的那样,新加坡人在乎的是“6C”:career、car、creditcard、cash、cando(私人公寓)、clubcard。结婚,生子,有个自己的公司,做点公益事业,每年出国旅行两次,新加坡人追求的就是这种平稳、安定的生活。小秋说多数新加坡人奉公守法,热心公益,乐于助人,而政府也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义走、义演等活动来凝聚人心,募集善款。在新加坡,小秋搬过一次家,搬家的时候很多邻居都来送饮料、送旧东西,搬到新家后新邻居又指点怎么和各个部门联系维修水电,这让小秋很感动。

  新加坡公共汽车多数有空调,有的车和上海一样,也安装了电视。不过有一点让人觉得不方便的是,车站的车牌上没有路名,而且公共汽车上也不报站,好在新加坡人乐于助人,要是你在街上问路,大部分新加坡人都会热情地指点,有股恨不得把你领去的劲头。




评论】 【出国论坛】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