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就业又出障碍 学校“出身”成新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8/18 10:59 东方网-文汇报 | |
校际差异已成为大学生就业中的新问题,而且比例高过性别歧视,这是日前上海市妇联妇女研究中心对本市10所高校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所作的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此次共调查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10所高校的近千名学生,被调查的学生包括近60个专业。调查发现,性别歧视虽然仍然存在,但已非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障碍,“所就读学校”、“个人交际能力”、“求职技巧”、“所学专业”、“个人学习成 性别工资差异低于校际差异 调查发现,在就业中,校际差异超过了性别歧视。仅以复旦大学女大学毕业生为例,她们的收入与同校毕业的男生几乎不相上下,但明显高于其他9所学校的男生与女生。而在接受调查的其他9所学校之间也存在这一差异。一些全国著名学府中的女大学生大多数可以找到心仪的就业岗位,而一些普通高校的女大学生就未必那么幸运。 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男生的月均收入为1915元,女生为1820元;转正后,男生的月均收入为2706元,女生为2441元。男生和女生之间的这一性别的工资差异,远远低于校际之间工资差异。据调查,复旦大学女生的收入最高,试用期与转正后月均收入分别为2974元与3660元,虽然比同校的男生(分别为3012元与3670元)略低一些,但是仍然明显高于其他9所学校的男生和女生。 性别歧视仍有排名只列第七 虽然性别歧视不被女大学生列为影响就业的首要因素,排名只列第7位,但是调查也发现性别歧视仍然存在。女大学生就业中遭遇的性别歧视主要表现在就业收入、就业岗位和就业的实际感受中。 例如虽然女大学生转正前后的收入与男学生的收入相比差距已经缩小,但是仍然存在差距。而在就业岗位上,有近四分之一女生希望能进国家机关,近五分之一的女生理想是当公务员,比例与男生接近。但最终仅有8.7%的女生进入国家机关,6.3%的女生当上公务员;男生的比例则为11.7%和9.1%。女生当教师与企业一般职员的比例则要远远高于男生。 而在就业的实际感受中,55.8%的女生认为自己找工作时遭遇了性别歧视,63.7%的女生和近一半的男生认为当前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生时存在着“很歧视”或“比较歧视”女生的现象,这种性别歧视的表现以“工作机会的多少不均”和“岗位层次高低不同”最明显。 女大学生就业实力=发言权 虽然性别歧视仍然存在,但是调查也发现,就业实力强的女大学生仍然选择的余地最大,不论是薪水还是就业的选择范围,仍然是“实力=发言权”。优秀的女大学生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的比率大大超过了一般的学生。 某高校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6名女大学生和3名男大学生比较,6名女学生共拥有3张英语六级考试合格证书,4张车工5级证书,1张钳工5级证书,1张计算机高级程序员证书,4张CAD中级证书。而3名男生都只通过英语四级考试,1人拥有钳工5级证书。就业后,这6名女生转正后月均收入为2880元,而3名男生的月均收入为2030元。(姜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