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维和:中国人才培养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8/24 18:51 亚洲教育论坛 | |
尊敬的大会主席,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里发表一些看法,一些初步的看法。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人力资源开发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突出想讲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当前影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两个重要的因素。第二个在中国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流动中的一个矛盾及几个原因。第三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一些相关措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第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在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两个重要的因素。当然大家都知道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财政、思想观念、体制、课程、教材等等等等,在这里我想讲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人力资源开发这样一个巨大的任务。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有很多的挑战,但是实际上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对人的挑战,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最主要的任务之一也就要将我们在人口上这样一种多数或者我们这样一种巨大的人口,把它转变为人力资源上的优势,这是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而这个任务也是直接关系到影响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因素。 经过20多年我们政策的调控,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由于整个基数很大,在中国近几十年里,劳动的年龄人口仍然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根据初步的预测,中国的16到59岁人口的比例在总人口保持在60%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人力资源开发的潜力,但是也是一个非常艰巨人力资源开发的任务,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来说是基本的国情和任务。这是我想讲的一点。 如果我们高等教育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抓住这样一个机会,抓住这样的潜力,开发这样的潜力,有可能使中国从一个人口的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的大国,这对中国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因素。 第二个因素与这个相关的是,这样一个大规模,这样一个非常大比例的劳动年龄人口,尽管是人力资源潜在的优势,同时对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特别对就业来说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压力。同时这样的压力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中国的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影响了我们高层次人才作为人力资源作用的实现。因此如何真正地引导、安排好中国高等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也是直接关系多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非常大规模的毕业生这样一个数字会持续几年,因此如何能够解决好我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我想这也是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问题,我想在今天这个会议上讨论这个问题和其他国家的学者和有关的官员讨论这个问题,交流这个问题是非常有意义。对我们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会得到很多的启发。我想这是我简要对第一个问题的介绍。 第二个问题。我想谈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矛盾,以及矛盾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很显然从我们前面所介绍人力资源的潜力和任务以及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恰恰形成了在中国高等教育动力机制中非常重要的张力。本来这两者都是来推动来影响来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恰恰形成了矛盾,一方面从进口的角度来说,我们的高等教育面临巨大的需求的压力,每年有大批的毕业生非常多,根据我们国家十五规划高中毕业生在校生人数将近达到4千万,每年招生的数量并不能满足这个需要的。尽管规模上有很大的发展,但是还满足不了很多的毕业生和想上大学的人有,一定的压力,我们现在的高等学校的录取人数在50%左右。这是进口方面的压力,一方面从毕业生走上就业市场又是一个压力。 这样一个压力有这样一种矛盾,这样一种张力有很多的因素造成,有理式的原因,有整个中国劳动力的市场,在社会转型时期几个矛盾结合在一起,比如说中国的城市化过程,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也是我们改革发展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然的趋势,大量农民工进城。第二个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必定会带来一部分的转业工人。第三个随着一些青少年年龄的增加,每年进入劳动大军也在增加,几重压力结合在一起从外部确实构成了这样一种形势。 我不是想讲体制的问题,也不会讲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影响。我想讲话在生这个过程中与我们高等教育的培养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第一个是人才培养的结构问题,这个结构包括学校布局的结构,也包括学校的城市结构,也包括学校的类型结构,我想我就不对这些结构的内涵做具体的解释,也包括学校的学科和专业的结构。 我想这样结构性的问题可能是影响我们学生就业一个内在,教育本身内在的因素。 第二个因素我们的确也还有我们怎么样有一个更加适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这样一个,包括整个经济全球化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应该说中国的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是比较高,特别在本科阶段,这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很值得骄傲的地方。我们国家的本科生教育在抓基础理论的培养是有我们的优势,也是有我们传统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怎么样使一个从过去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转化过程中,使我们的质量更具有弹性适合社会经济有不同人才的需求,这是对我们质量的。另外加强对我们学生实践能力、社会能力、解决创新问题,也是当前大学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问题。 我想简要地从高等教育体制内部来说这样一个结构问题,这样一个在质量上从单一的质量观向多方面转化。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这样发展观质量观的挑战,这是在人力资源开发特别是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内在问题。 第三个我想简要地介绍一下面对这样一个挑战、任务、压力,以及自身改革需要的认识,中国高等教育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采取了相应的举措。在这里我想特别说明的是,在这种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在人力资源和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和国家整个改革发展相适应叫做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中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高等教育的改革遵循一个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如果这种科学发展观对我们整个国家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多个方面的协调的话,在高等教育中概括八个字,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 下面我分别就八个字做简要的说明。第一个从规模上讲话中国的高等教育仍然要发展,在数量上要不断的发展,只有不断的发展才能够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多样化的需求,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愿望、需求不断增加的趋势。这是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有这种可能性,有这种必要性。在规模的发展上将会和国家的经济发展保持同等的速度,至少在7%、8%的发展速度上,规模的发展也是我们科学发展观很重要的发展,没有发展一切都没有。 第二个不断地提高我们的质量,不断地改革我们的质量观,来完善我们的质量标准。特别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提高我们的质量。我在这里举几个例子,比如说上个世纪末中国政府和各个大学在高等学校开展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之后,现在又实施了精品课程的工程,就是要在各个大学中选择一批高质量的在内容、形式高质量的课程。把它建立起来向全国所有的大学进行推广、介绍,形成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个工作已经做了好几届了,而且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包括在教师队伍中提高博士生学历的水平,奖励国家级的老师,吸引人才,包括世界各国吸引人才到中国来任教。第三个开展我们的教学评估,对各个学校各个大学的高等教育人才进行评估,这种评估有优秀的评估,有合格的评估,有随即的评估,在这种评估中在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怎么样和地方经济发展相联系?同时保持在教学上的基本规范,这个非常好,我自己也组织参加负责过这方面的工作。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措施。 总之在抓质量方面保持我们在本科生人才质量上的优势,不断提高博士生、硕士生人才培养方面的质量水平,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是我们坚定不移的举措。 第三个在结构上,完善我们的结构,包括布局的结构,现在下一步高等教育改革的设点上,将向两个方面倾斜,一个是向西部,西部地区设置新的高等教育,在这种布局调整上我们进行一些政策上的倾斜,第二个倾斜向一批有条件的地市级的城市,设立综合性的学院倾斜。在地市一级的城市里面很少有大学,很说有学院为了在布点上,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大学设置上有一些倾斜。这是第一个在结构上的调整。第二个调整我们在办学层次和类型上的调整,我们一定要形成不同的层次这样一个层次结构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建立一批少数的世界一流的大学,包括世界一批知名的大学,我们要更大地建设一批能够建立适应不同经济发展,能够解决问题的一批大学,当然要有一批更加基层为社区为地方经济发展这样的大学。从结构上国家大力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在这里我特别想讲一下在调整上,在专业学科的调整,人才培养最终的目的还是落实到专业上,在这方面更强调能够参与全球化的培养。还要注重高新技术人才,第三个在生产领域中各种应用性的培养。第四个管理人员的培养。 第四在效益上,大学的经费是效益的问题。这是大学面临重要的挑战,从国家目前面临的挑战来看,拓宽融资投资的渠道,吸引更多的资金。同时通过法律的规范来支持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这两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民办教育学生数量80万多,已经将近200多所。现在我们还采取新的机制,这种新的机制叫做独立学院,这种独立学院应该说将来进一步我们国家在提高办学效益,整个与社会发展相联系一个新的形势,我们在尝试在建设的过程中,由国家的大学来办,但是采取民办市场的体制来运作,这一点我们正在改革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的总结,中国高等的改革和发展是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同时也非常关注人才的流动,并且把人才流动高等学校人才的毕业作为的导向之一,我想通过我们持续不断的努力,改革和发展,也通过我们向兄弟的国家不同地区大学的学习我们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人力资源的开发会取得更大的发展。谢谢大家。 新浪教育注:谢维和教授系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