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2005考研政治红宝书配套习题解析 > 正文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答案)

http://www.sina.com.cn 2004/09/02 11:50  双博士丛书

  


  答案、解析与内容链接

  一、单选题

  1. 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种认识论,即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分歧。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2页知识点一、3.(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

  [解析]“是否
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这是哲学上的两大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点,A不正确;B项是两种发展观,即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B不正确;D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分歧,D不正确。只有剩下的C项才是两种认识论对立的实质。因此,应选C。

  2. B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基本关系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30页知识点一、2.认识的本质

  [解析]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中的基本范畴。认识的主体指在实践中从事认识的人,即认识活动的承担者;认识的客体是主体活动的对象,是进入主体活动范围的那一部分客观事物。二者最基本的关系是改造与被改造的认识关系。所以,应选B。

  3. 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主义反应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对立。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29页知识点一、1.认识的发生

  [解析]题干中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观点是主张物质引起感觉、思想,从客观到主观的唯物主义反映论;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则属于主张感觉、思想派生物质,从主观到客观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所以,C为唯一正确选项。这两条认识路线在认识论中是根本对立的。

  4. 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之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31页知识点一、4.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解析]本题中的A.B都是对的,但恩格斯的这句话强调的是实践的发展不断给认识提出新的课题,人类认识史也表明,人类认识所关注的焦点大体上都是人的实践所急需解决的课题,所以就单选题来说,D项最符合题意,A.B两项虽对但不是最佳,故不选。

  5. B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具体是考查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31页知识点一、4.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解析]这是恩格斯的一个著名论断。“人的智力”属于认识范畴,“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是说在实践活动中发展。显然,题干的意思不是讲认识的来源问题,也不是讲“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更不是说“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这样将A.C.D排除,正确选项就是B。

  6. A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39页知识点三、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解析]因为国情是具体的,国情是历史发展的,所以毛泽东依据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要求我们从我国国情出发,即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出发,既不能从原则,也不从主观想象出发来研究情况,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主观与客观才能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的工作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答案是A。B.C.D三项并没有错,但不最符合题意,故不选。

  7. B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理性认识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34页知识点二、1.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解析]解答本题,应首先抓住该引言中的关键词“抽象”,在本题中“抽象”就是指理性认识。“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的反映着自然,这句话实际上也就是说B项“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因为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于抽象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概括后形成的,所以应选B。这句话没涉及到感性认识的问题,A.D项应排除。C项的表述具有片面性,因为抽象的东西未必是正确的,故不选。

  8. 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不可知论观点的理解。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30页知识点一、2.认识的本质

  [解析]人的感官是有一定局限的,比如人的眼睛看不到红外线,但我们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我们对红外线不可知,认为人的感官是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界限,实际上就是讲事物本质不可知,这是否认理性认识的不可知论。所以,应该选择C。

  9. B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感性认识与真理的区别的深刻理解。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34页知识点二、1.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38页知识点三、1.真理及其客观性

  [解析]真知指的是正确的认识。熟知指的是人们十分熟悉但不一定是正确的认识。两者的区别就清楚了,结合有关的哲学原理,就可以选出正确的选项。干扰项A是把熟知和真知混同了。一切认识中包括熟知和真知,都起源于实践,所以“熟知起源于真知”是错误的命题。认识的发展规律还指出,实践是全部认识过程和认识过程的每一个阶段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离开了实践,一切熟知都不可能产生,熟知也不可能转化为真理性的认识。因此,干扰项C.D应该排除。

  10. 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认识无限反复和发展的理解。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37页知识点二、4.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统一

  [解析]考生应明确菜辛的这句诗是讲认识问题,这样首先将D项排除。进一步说题干讲真理性认识,没有涉及到感性认识,A项又被排除掉了。这句诗中的“追求真理”,是指真理性认识的扩展和深化问题,而不是B项“通过现象看本质”,所以C为最佳答案。

  11. 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真理观问题上的区别。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38页知识点三、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解析]由于旧唯物主义不懂辩证法,所以承不承认真理的辩证法,就成为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在真理观上的根本分歧,应选C。如果考生知道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真理问题上,二者都从承认B“真理的客观性”出发,承认A项“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即承认真理的唯物论这一知识点,也可做出正确选择。D项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者的分歧,故排除。

  12. 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确定性。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39页知识点三、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解析]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实践标准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没有别的标准;一切认识都必然接受实践或最终接受实践检验,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过程,有其历史局限性;每一特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往往不能充分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在这一点上,它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据此分析应选B,而A.C.D的表达或片面或错误,故不选。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服饰 首饰 手机
电器 MP3 数码相机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