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2005考研政治红宝书配套习题解析 > 正文

第五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3)

http://www.sina.com.cn 2004/09/06 17:46  双博士丛书

  

  三、辨析题

  1.[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评价标准。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01页知识点二、2.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和多种实现形式

  [答案要点](1)所谓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体系,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分配和使用等方面的经济关系。

  (2)评价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能抽象地以公有化的程度为标准,而是要看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促进的程度,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各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在它们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范围内,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坚持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对我国目前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相反,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作为评价所有制形式的标准是极其有害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了这点。

  2.[考点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02页知识点二、4.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答案要点](1)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因而在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员之间出现了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这在现阶段有其合理性和不可避免性。

  (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它有利于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和富余劳动力,活跃城乡市场,方便人民生活,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渠道,减轻就业压力,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居民收入,对促进社会稳定起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在支持和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依法加强对它们的引导、管理和监督,使其健康发展。我们还通过税收政策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手段,合理调节分配关系,扶持低收入群体,防止两极分化。所以,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不但不会导致社会两极分化,相反能够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

  3.[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04页知识点三、1.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第105页知识点三、3.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答案要点](1)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分配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因此题目指出“我国现阶段承认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的合法性”是正确的。

  (2)但是生产要素并不能创造价值。即承认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的合法性,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并不等于承认一切生产要素都创造价值。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不涉及价值的源泉问题,而是创造出来的价值如何进行分配的问题。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不是价值的源泉,它们只是创造价值不可缺少的条件。它们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3)从根本上说,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包括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此外,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和市场经济也是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重要原因。

  4.[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分配制度中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06页知识点三、4.处理好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的关系

  [答案要点](1)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正如世界上任何事物的两个方面都是对立统一的一样,在某些方面,二者存在着矛盾,但作为人类各个社会形态都应追求的两大社会目标,二者又是统一的。

  (2)效率是公平基础和前提。只有提高效率发展经济才能为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提供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成为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指导思想,打破了只要公平不要效率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调动了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这是历史的进步。

  (3)公平是效率的保证。一方面公平为效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社会稳定的环境,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公平也会损害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从而损害效率。所以效率与公平结合起来,使每个公民既有平等参与机会,又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4)解决公平问题,要以不伤害发展机制为前提,以达到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维护公平在我国现阶段关键在“两个确保”,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弱势群体的利益,保证最大多数人共享现代化的发展成果。

  5.[考点点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剩余产品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00页知识点一、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答案要点]由于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上处于平等地位,决定了劳动者之间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活中是一种互助互利的新型合作关系,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目的和生产成果分配的性质,社会产品归劳动人民共同占有,个人消费品要按照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进行分配。因此,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剩余产品是由劳动者共同占有,并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四、分析题

  1.[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年以来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02页知识点二、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答案要点](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有了重大调整和改善,已从单一公有制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不但没有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相反,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3)保留的共同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其原因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宪法必须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根本性质。

  (4)我国宪法的修改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事实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上升为国家意志,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关系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根本的法律保证。从而极大的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形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服饰 首饰 手机
电器 MP3 数码相机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