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2005考研政治红宝书配套习题解析 > 正文

第五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2)

http://www.sina.com.cn 2004/09/06 17:46  双博士丛书

  


  答案、解析与内容链接

  一、单选题

  1.B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00页知识点二、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和建立的客观依据

  [解析]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注意以公有制为主体,而不是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二是要注意是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而不是其他所有制形式为补充。选项D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

  2.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社会与私有制社会的本质区别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00页知识点一、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解析]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每个劳动者都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劳动人民运用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进行联合劳动,创造的社会财富归劳动人民共同占有和支配,并实行符合人民利益的按劳分配原则。因此,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日益增多,其结果必然是劳动人民在物质文化生活上的共同富裕。

  3.B

  [考点点拨]本题是从不同角度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00页知识点二、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和建立的客观依据

  [解析] 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所谓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所有制不是以公有化程度愈高愈好,而是要以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为标准。

  4.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04页知识点三、1.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解析]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但并非直接对应关系,因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实行按需分配;但公有制也排除了按资分配的统治地位,所以使消费品能按有利于劳动者的方式分配,即使按劳分配成为主要的分配方式。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只有旧的社会分工和劳动是谋生的手段才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所以实行按需分配。所以“前提条件”、“物质条件”、“直接原因”三个不同要领要清楚。

  5.B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01页知识点二、2.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和多种实现形式

  [解析]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各方面的经济关系。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这些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6.B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有制经济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02页知识点二、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解析]本题关键是要弄清题中几种所有制形式之间的关系,当前,在我国占主体地位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形式,它主要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全民所有制在现阶段采取的是国家所有制的形式(也称国有经济),国有经济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7.B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05页知识点三、3.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分配的一个重要原则。要正确认识效率和公平二者之间的关系。强调效率优先,不是不讲社会公平。效率和公平始终是社会主义追求的共同的基本目标。在提倡效率优先的同时,要注重社会公平,采取种种措施,防止两极分化。

  8.B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股份合作经济的性质。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01页知识点二、2.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和多种实现形式

  [解析]股份合作制是在我国经济改革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组织制度。它兼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为一体,实现了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的有机结合。股份合作制性质属于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之一。

  9.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同国有企业职工出现收入差别的原因。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05页知识点三、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解析]凡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分配尺度。按劳分配是一种重要的分配制度,但不是唯一的分配制度。相对而言,按劳分配是在国有或集体经济领域进行的,但也不能绝对化,在这一领域中各种形式的公司制、承包制、租赁制不属于按劳分配。

  10.A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多种分配方式的辨别。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04页知识点三、1.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解析]私营企业主的劳动收入是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如果私营企业主的经营项目失误,即使投入劳动,也可能出现一无所得的结果。同样,选项C和 D属于按其他生产要素的分配。只有国有企业的职工的劳动和报酬之间才具有必然的内在对应关系,才是按劳分配。

  11.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对按劳分配与劳动收入的理解。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04页知识点三、1.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解析]因为个体劳动者的收入,体现的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在分配方面的互助合作的关系,而是作为个体私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此外,还包括国家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收入。故选择D。

  二、不定项选项题

  1.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01页知识点二、2.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和多种实现形式

  [解析]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这些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使用。选项ABCD都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2.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02页知识点二、4.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解析]传统观念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包括公有制经济不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但随着思想的解放,非公有制经济已由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选项A.B属于公有制经济,选项C.D则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因此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BC

  [考点点拨]本题着重考查了对我国现阶段经济成分的理解。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02页知识点二、4.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解析]私营经济和外商独资经济是建立在雇佣劳动基础上的。因而存在雇佣劳动关系。故选择B、C

  4.ABCD

  [考点点拨]考查我国目前的分配方式与分配结构。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04页知识点三、1.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解析]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收入分配结构。从根本上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就决定了在分配制度上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而不能以生产要素分配为主体。按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关系在经济上的实现,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参与分配结合起来是由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所决定的。

  5.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05页知识点三、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与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不同的特点主要有四点:第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主体而不是唯一的分配原则;第二,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第三,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第四,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所以ABCD是正确选项。

  6.A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的认识。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05页知识点三、3.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外,还存在着多种分配方式,之所以如此,主要因为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公有制本身的实现形式也多样化,这决定了不能采取单一的按劳分配形式。另外,由于各个企业经营效果不一样,也不能同吃“大锅饭”,又由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也要取得收入,这些也导致了收入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综上所述,ACD为正确选项。企业规模大小与分配形式没有什么联系,B不是正确选项。

  7.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要素。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05页知识点三、3.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解析]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个人收入分配上,一定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所有者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应该取得相应的收入。

  8.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内在根据。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06页知识点三、4.处理好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的关系

  [解析]效率和公平都是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效率主要是指经济效率,即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公平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包含着自由、公正和平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在社会分配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9.AB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理解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06页知识点三、4.处理好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的关系

  [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分配领域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需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既要提倡劳动者多为集体、国家奉献,又必须“多劳多得”;既要承认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必要性,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坚持共同富裕;既要强化市场机制在初次分配中的作用,又要强化政府对社会再分配的调节作用。因此A、B、C项入选。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服饰 首饰 手机
电器 MP3 数码相机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