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顿商学院的MBA--像我一样酷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9/17 20:16 精品购物指南 |
认识周洁,是在两周前达顿商学院院长来京举办的MBA说明会上。这个小个子上海女孩有一种引人注目的“酷”劲:说话简洁明了,做事雷厉风行,但又不失温柔气质。她自述的职业经历和MBA申请过程相信可以给很多朋友以借鉴。 我收到达顿的录取Email通知的那天已经是深夜十点半了,我真的非常非常高兴。一通电话之后,我的老板和一些还在国内的好朋友聚首在上海的Face酒吧为我庆祝。平生第一次,我连喝了一杯红酒和一杯白酒(我的酒量在一杯啤酒以内)。这种高兴并不仅仅是因为被美国的一所Top10的商学院录取,而是我找到了一种“肯定”。毕竟,被美国前十名商学院录取的中国人当中,非重点政府部门加小公司创业经历的人是凤毛麟角。 跳槽留学两部曲 1997年从复旦大学财务学系毕业以后,我在上海市政府财务部门工作。三年以后,我开始考虑申请MBA。一开始我的目标仅仅是中欧。但是当我发现中欧的主要教授都是来自于欧美的著名商学院以后,我开始对美国MBA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譬如达顿的MBA要在两年内学习700多个案例,并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一起结合各自过去的工作经历来讨论分析。这种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是国内的任何一所MBA学校不能给予的。但同时我也明白了正是因为这种教学方法,如果我没有相当质量的工作经验的话,MBA的学习和读些教材书并没有什么区别。 2000年,我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在政府部门的安稳工作,在.com的泡沫开始破裂以后加入了一个网络公司: BeBeyond.com。BeBeyond是一个面向中国人的全英文网站,志在提高中国人的英语沟通能力( English Communication Skills) 。沟通理念在美国深入人心,但是在中国还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更不用说是提高英语的沟通能力了。加入BeBeyond意味着很大的风险,但同时也意味着我会有一个全新的舞台去真正地体味Business的种种惊心动魄。接下来的两年,我做成了许多原先自己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好比说我和别人合作出版了一本全英文的书《其实可以很酷-2001年美国MBA成功申请案例》;我们在资金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做了一些极富创意的市场推广。但随着BeBeyond的发展,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在商业综合管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匮乏。我该回学校读MBA了。 展现自己的“酷” 我很清楚申请美国的优秀商学院绝非易事。去年美国的911事件以后不仅美国本土的申请者大量增加,中国的申请者也与日俱增。达顿在美国以“小哈佛”著称,排名第九。今年达顿共收到450份中国人的申请(大陆的为350人),最后入学的只有10人。我的大学平均绩点是3.0, GMAT 710,AWA3.5,照网上许多人的说法,AWA4.0, GPA3.2是底线。但我知道美国的学校是综合评价申请者的能力,达顿尤其看重工作经历、领导才能和英语沟通能力。相信通过Essay和Interview,我的英语沟通能力能够弥补分数上的不足。Essay是整个申请过程中最艰难的部分,许多人会花上2-3个月时间来写作。去年为了书和公司新推出的培训业务,我的工作非常忙。迫不得已,我平均每篇Essay只花了四个小时,但是我认为我的立意还是比较成功的。整套Essay中的中心思想是: No matter howcomplicated it is, any country's economy consists of supervisors(government) and players (companies). I have done both of them.我所选择的故事都紧紧围绕着这个主题,然后再深化开去。 达顿的面试官是一位非常和蔼可亲的美国白人妇女。在面试之前,我就从一些BBS上得知她的第一个面试问题总是: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随后,她会根据你的回答进一步地挖掘。这种问题看似给了面试者最大的发挥余地,实际上从何谈起,如何推进交流却是一个大难题。尽管我事前做了准备,临场还是免不了紧张。但所幸,我平时对communication的注重在关键时刻帮了我的忙。 我知道许多人在为不到700的GMAT成绩或大学成绩自怨自艾。但是美国的商学院的录取准则和中国的分数“一刀切”完全不一样。实实在在地工作,提高自己的英语沟通能力,我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