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测题及模拟训练题答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9/27 16:20 双博士丛书 | |
自测题及模拟训练题答案 名词解释 1.转移性钙化 答案:是全身性钙、磷代谢障碍致血钙和(或)血磷升高,使钙盐在未受损的组织上沉积所致,转移性钙化可使钙化的组织、细胞功能丧失。多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肿瘤等。 2.metaplasia 答案:一种已分化组织转为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分化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这种转化过程系由具有分裂能力的未分化细胞向另一方分化而成,并且只能转化为性质相似的而不能转化为性质不同的细胞。 3.Karyopyknosis 答案:染色质在核浆内聚集成致密浓染的大小不等的团块状,继而整个细胞接着收缩变小,最后仅留下一致密的团块,是为核浓缩。 4.化生 答案:一种已分化组织转为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分化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这种转化过程系由具有分裂能力的未分化细胞向另一方分化而成,并且只能转化为性质相似的而不能转化为性质不同的细胞。 填空题 1.答案:①含铁血黄素②胆色素③脂褐素④黑色素⑤炭末 2.答案:①结缔组织玻璃样变②血管壁玻璃样变③细胞内玻璃样变 3.答案:①血肿形成②纤维性骨痂形成③骨性骨痂形成④骨痂改建 4.答案:①染色质边集②核浓缩③核破裂④核溶解 5.答案:①黑色素细胞②酪氨酸 6.答案:①上皮细胞②成纤维细胞③胶质细胞④平滑肌细胞 7. 答案:①年龄②营养③局部血液供应④骨折断端的状态⑤骨折断端的固定③感染 8.答案:①核浓缩②核破裂③核溶解 选择题 1.答案:C、D 2.答案:B 3.答案:A、B、E 4.答案:A、B、D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A 问答题 1.什么是坏疽?试述干、湿、气性坏疽的特点。 答案:坏疽为组织坏死后又发生了继发性改变的结果。当大块组织坏死后,由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呈现黑色、污绿色等特殊形态改变,即成为坏疽,坏疽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1)干性坏疽是凝固性坏死加上坏死组织的水分蒸发变干的结果,大多见于四肢末端,此时动脉受阻而静脉仍通畅,故坏死组织的水分少,再加上在空气中蒸发,故病变部位干枯皱缩,呈黑褐色,与周围健康组织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同时,由于坏死组织比较干燥,故既可防止细菌的入侵,也可阻抑坏死组织的自溶分解。因而干性坏疽的腐败菌感染一般较轻。 (2)湿性坏疽多发生于内脏(子宫、肺等),也可见于四肢,由于坏死组织含水分较多,适合腐败菌生长繁殖,故腐败菌感染严重,局部明显肿胀,呈深蓝、暗绿或污黑色。腐败菌分解蛋白质,产生吲哚、粪臭素等,造成恶臭。由于病变发展较快,炎症比较弥漫,故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间的分界线不明显。同时组织坏死腐败所产生的毒性产物及细菌毒素被吸收后,可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3)气性坏疽为湿性坏疽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见于严重的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合并产气荚膜杆菌、恶性水肿杆菌及腐败弧菌等厌气菌感染时。细菌分解坏死组织时产生大量气体,使坏死组织内含气泡呈蜂窝状,按之有捻发音。气性坏疽发展迅速,毒素吸收多,后果严重,需紧急处理。 2.细胞损伤时细胞核可以出现哪些变化?请分别举例描述。 答案:细胞损伤时核的改变有: (1)核大小的改变:核的增大可见于细胞受损时,最常见的情况为细胞水肿。这主要是细胞能量匮乏或毒性损伤所致,是核膜钠泵衰竭导致水和电解质运输障碍的结果。这种核肿大又称为变性核肿大。当细胞功能下降或细胞受损时,核的体积则变小,染色质变致密,如见于器官萎缩时,与此同时核仁也缩小。 (2)核形的改变:核的多型性和深染特别多见于恶性肿瘤细胞,称之为核的异型性。核形可为肾形、梭形、印戒形等。 (3)核结构的改变:细胞在衰亡及损伤过程中的重要表征之一是核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核膜和染色质的改变。核浓缩:染色质在核浆内聚集成致密浓染的大小不等的团块状,继而整个细胞核收缩变小,最后仅留下一致密的团块,是为核浓缩。这种浓缩的核最后还可再崩解为若干碎片(继发性核碎裂)而逐渐消失。核碎裂、染色质逐渐边集于核膜内层,形成较大的高电子密度的染色质团块。核膜起初尚保持完整,以后仍在多处发生断裂,核逐渐变小,最后裂解为若干致密浓染的碎片。核溶解:变致密的结成块状的染色质最后完全溶解消失,即核溶解。核溶解可不经过核浓缩或核碎裂而一开始即独立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受损的核很早就消失。上述染色质边集(即光学显微镜下所谓的核膜浓染)、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等核的结构改变为核和细胞不可复性损伤的标志,提示活体内细胞死亡(坏死)。 (4)核内包含物:在某些细胞损伤时可见核内出现各种不同的包含物。在真性糖尿病时,肝细胞核内可有较多糖原沉积。在铅、铋、金属等重金属中毒时,核内亦可出现丝状或颗粒状真性包含物。某些病毒性疾病如 DNA病毒感染时,可在电镜下检见核内病毒颗粒。 (5)核仁的改变:核仁为核蛋白体RNA转录和转化的所在。3种核仁成分的空间排列状态可反映细胞的蛋白合成活性,例如:壳状核仁,原纤维状成分集中位于核仁中央,细颗状成分呈壳状包绕于外层。这种细胞的合成活性甚低;海绵状核仁,这种核仁的原纤维状与细颗粒状成分至海绵状(或线团状)排列。这种细胞的合成活性升高。大多数所谓的“工作核”具有这种核仁;高颗粒性核仁,由海绵状核仁转化而成,原纤维状成分几乎消失,核仁主要由细颗粒状成分构成,故组织学上呈强嗜碱性,细胞的合成活性旺盛。这种核仁常见于炎症和肿瘤细胞;低颗粒性核仁,与上述高颗粒性核仁相反,这种核仁的细颗粒状成分锐减,故电镜下原纤维状成分显得突出,电子密度较低。这种核仁常见于再生时,因此时细颗粒成分过多地被胞浆所利用;分离性核仁,超微结构上3种核仁成分清楚地互相分离,原纤维状和细颗粒状成分减少。这种核仁变小,无活性,常见于核仁转录过程被抗生素、细胞抑制剂、缺氧和蝇菌素中毒等所完全阻断时。由此可见,核仁的大小和(或)数目的多少常反映细胞的功能活性状态,大和(或)多的核仁是细胞功能活性高的表现,反之则细胞功能活性低。 3.试述细胞损伤的原因 答案:损伤的原因包括以下各类: (l)缺氧:氧是细胞维持生命活动和功能的不可缺少的要素。缺氧破坏细胞的有氧呼吸,损害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使ATP的产生减少甚至停止,从而引起一系列的改变。 (2)物理因子:包括机械性、高温、低温、电流、射线等刺激因子。机械性损伤能使细胞组织破裂;高温可使细胞内蛋白质(包括酶)变性,低温可使血管收缩、受损,引起组织缺血、细胞损害;电流通过组织时引起高温,同时也可直接刺激组织、特别是神经组织,引起功能障碍;电离辐射射线能直接或间接造成生物大分子损伤,引起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 (3)化学因子:许多化学物质能与细胞或组织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引起细胞的功能障碍或破坏,这些物质称为毒物。毒物的作用点或为其接触部位(如皮肤),或为其富集部位(如肺的油脂肺炎),或为其代谢部位(如肝),或为其排泄部位(如肾)。毒物进入机体的方式是,或借助于载体分子经主动运输过程进入细胞,或被动地被机体吸收,进入机体后,亲水性毒物主要通过与细胞的受体相结合而损害细胞,而亲脂性毒物则主要富集于脂肪组织。 (4)生物因子:可引起细胞损伤的生物因子有多种,细菌、病毒、真菌、原虫、寄生虫等,通过不同的途径导致细胞或组织损伤。 (5)免疫反应:机体免疫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产生针对异体蛋白质及其他抗原而发生的变态反应,以及针对自身组织的自身免疫反应,结果均能造成机体和组织的损伤。 4.骨折的愈合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答案:骨折愈合分以下几个阶段: (l)血肿形成:骨折时除骨组织被破坏外,也伴有附近软组织的损伤或撕裂。骨组织和骨髓都富含血管,骨折后常伴有大量出血,填充在骨折的两端及其周围组织间,形成血肿。一般在数小时内血肿发生血液凝固。和其他组织的创伤一样,此时在骨折局部还可见轻度中性粒细胞浸润。 (2)纤维性骨痂形成:大约在骨折后的2~3天,从骨内膜及骨外膜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侵入血肿,血肿开始机化。这些成纤维细胞实质上多数是软骨母细胞及骨母细胞的前身。上述增生的组织逐渐弥合,填充并桥接了骨折的断端,继而发生纤维化形成纤维性骨痂,或称暂时性骨痂,肉眼上骨折局部呈梭形肿胀。约经1周左右,上述增生的肉芽组织及纤维组织部分可进一步分化,形成透明软骨。透明软骨的形成一般多见于骨外膜的骨痂区,而少见于骨髓内骨痂区,可能与前者血液供应较缺乏有关。此外,也与骨折断端的活动度及承受应力过大有关。但当骨痂内有过多的软骨形成时会延缓骨折的愈合时间。 (3)骨性骨痂形成:骨折愈合过程的进一步发展,由骨母细胞产生新生骨质逐渐取代上述纤维性骨痂。开始形成的骨质为类骨组织,以后发生钙盐沉着,形成编织骨,即骨性骨痂。纤维性骨痂区的软骨组织,和骨发育时的软骨化骨一样,发生钙盐沉着而演变为骨组织,参与骨性骨痂的形成。此时所形成的编织骨,由于其结构不够致密,骨小梁排列比较紊乱,故仍达不到正常功能需要。 (4)骨痂改建:上述骨痂建成后,骨折的断端仅被幼稚的、排列不规则的编织骨连接起来。为了符合人体生理要求而具有更牢固的结构和功能,编织骨进一步改建成为成熟的板层骨,皮质骨和髓腔的正常关系也重新恢复。改建是在被骨细胞的骨质吸收及骨母细胞新骨形成的协调作用下进行的,即骨折骨所承受应力最大部位有更多的新骨形成而机械性功能不太需要的骨质则被吸收,这样就使骨折处上下两断端按原来的关系再连接起来,髓腔也再通,达到完全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