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海文考研讲堂 > 正文

陈先奎2005年邓论与三个代表笔记(二)

http://www.sina.com.cn 2004/10/20 15:49  海文学校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 基本纲领

  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内容、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

  知识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

  ⑴★★★单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⑵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

  ⑶★★★多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涵义:

  a.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b.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多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注:重点是前五条,后四条看看即可

  1) 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 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

  3) 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 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5) 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6) 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7) 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8) 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9) 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单选题 [这九条体现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从一个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转变过程。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知识点: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我们说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就是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我们说尊重中国国情,就是尊重初级阶段的国情;我们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分析题 [为什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

  ⑴首先是由历史前提决定的。我国原来处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⑵从现实的国情来看,总的来说,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

  ⑶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决定的。中国所要实现的现代化,它的水平和标准既不同于18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也不同于19世纪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是在21世纪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化,所以我们要用很长时间去实现。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分析题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1) 理论意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系统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是邓小平理论的首要问题,重要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2) 现实意义: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

  3) 是防左反右脚踏实地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4) 是我们澄清种种分歧和困惑,提高人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的科学指南;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单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单选题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知识点: 这一基本路线,概括了一下几点内容:1。明确规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的主体和核心内容;2。明确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3。明确指出了实现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单选题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分析题 [试分析“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关系]

  “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⑴经济建设,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的;

  ⑵改革开放,是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

  ⑶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政治保证,是体现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四项基本原则;

  ⑷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社会主义就会失去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这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二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分析题 [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和重要意义]

  内容: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重要意义:四项基本原则从根本上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特征,根本性质和根本方向,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着三方面的政治保证作用:1。保证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保证有一个稳定团结的环境;3。保证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

  ○注: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P41)

  ★★★单选题 [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注: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相互关系(答案在分析题[“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关系]中)

  3.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注:改革是第二次革命(可以不看)01年考过多选题

  ★分析题 [分析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使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或者是:

  ★分析题 [如何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认识]

  (1)人类社会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一切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性质)是非对抗性的,(特点)是基本适应于部分布适应得矛盾,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加以解决。

  (3)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通过改革加以解决,再出现矛盾,再通过改革加以解决,所以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4)社会主义改革不是那汇总一个阶级推翻利能够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5)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进行的根本性革命,又通过根本性的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其优越性,所以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分析题 [试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践说明如何处理好我国现阶段存在的 (就业/贫富差距/社会保障制度等事关全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或(事关改革) 或(事关通货膨胀)等影响目前稳定的因素]

  a) 改革是动力,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 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

  c) 稳定是前提,是保证,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

  d)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以下几个原则:1。按统筹兼顾的精神协调好改革进程中各种利益矛盾;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3。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4。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5。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注:以上五大原则中,若事关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问题,例如:

  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关系全国稳定大局的重要问题,+原则4+原则5即可。

  贫富差距: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造成人民对社会的不满,对改革的不满;影响了群众对改革的支持力度,影响了群众对改革的承受能力,打击了群众支持改革对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

  +原则4+原则5即可

  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安全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平而达到社会安全的一种制度。党中央长期以来高度关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把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制度保障,努力维护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千方百计满足困难群众,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这就是+原则4+原则5即可。

  若事关改革:适当的论述+原则1+原则2+原则5即可。

  若事关金融,例如:

  通货紧缩:是发展环节出问题,经济发展上不去,人民的收入得不到增长,人民的就业受到严重的压力,人民的根本利益得不到保障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承受力,影响人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创造力,积极性,主动性,+原则1+原则2+原则3即可。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多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注:基本目标是重点,基本政策看看即可。

  ①经济纲领的基本目标与经济纲领的基本政策:

  ⑴经济纲领的基本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⑵经济纲领的基本政策

  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d.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②政治纲领的基本目标与政治纲领的基本政策:

  ⑴政治纲领的基本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⑵政治纲领的基本政策:

  a.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③文化纲领的基本目标与文化纲领的基本政策:

  ⑴文化纲领的基本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立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⑵政治纲领的基本政策:

  a.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

  c.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第六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知识点: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 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多选题 [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五个坚持”中提出:]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简述题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A.以人为本是贯穿科学发展观的一条红线,是中央领导集体的新的执政理念

  所谓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既依赖于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具体地说,就是我们各项工作既要全心全意依靠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努力满足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单选题 全面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

  全面的发展观包括:a.人的全面发展;b.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c.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是人的全面发展

  C.★★★单选题 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所谓协调,是指在人或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发展的和谐,而不是分裂,冲突和对抗。★★★多选题 [协调发展的内容主要有:]a.人自身的全面;b.人与人的协调发展;c.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d.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D以协调改革促进协调发展。

  改革协调是协调发展的动力和保证,改革不协调,就没有稳定,也就没有真正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改革协调的目标和任务。

  ★★★分析题 [怎样做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1)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服务于,满足于人的发展需要,也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 要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历史创造成果的享有者,继承和弘扬党的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群众的群众观点;

  3)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

  ★★★分析题 [正确处理以人为本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 a.以人为本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一致的,因为要比较充分的实现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有相应的物质基础;b.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c.以人为本,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不可能一次性完成;

  ★★分析题 [“以人为本”和“以物为本”的发展观的区别]

  以人为本:社会的一切发展既依赖于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强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强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中存在的以人为本的例子:绿色GTP。

  以物为本:以追求物质利益为根本目的,而把人作为物来对待。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例子:资本主义的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拜金主义等。社会主义中存在的以物为本的例子:政绩观,有毒食品,公民安全问题等。

  ★★★分析题 [“以人为本”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相互关系]

  “以人为本”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a) “以人为本”的重要内涵;

  b) 分析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辩证统一的]中的第3,4部分;

  所以“以人为本”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分析题 [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

  1) 全面发展是协调发展的基础,协调发展是全面发展的保证。

  2) 协调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具体内容,全面发展是协调发展的集中体现。

  注:★★★○阅读内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53)]

  2.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多选题 [“五个统筹”的内容:]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多选题 [新阶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依据:]

  两个矛盾归结为两个不适应:(1)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不适应;(2)同我们加入WTO后面临的更加激烈的估计竞争形势不适应;

  ★★★知识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两个里程碑:(1)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2)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任务,新课题;

  ★★★多选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这个总体判断表明:] (1)大的框架搭建完成,基础奠定了,整个国民经济开始按照新体制的轨道和规则进行;(2)★★★这种新体制还不完善,主要是说:a.旧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根除;b.新体制固有的矛盾开始暴露;

  注: (P60)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五项任务。

  二.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2.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⑴“邓三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⑵“江三步”:

  第一步:2000年-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步:2010年-20200年到建党100年,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一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三步;2020年-2059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多选题 [“两个100年”是指:] 建党和建国100周年

  4.我国战略发展的特点

  ★★多选题 [我国战略发展的特点:] ⑴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⑵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⑶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⑷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分析题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毛泽东工业化道路的比较?] (答案未知,自己找)

  ★★★知识点

  ①传统工业化道路:

  ⑴是指发达国家的对外扩张和掠夺,

  ⑵是指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或者说是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⑶是指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

  ②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③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⑴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与信息化相结合的工业化;

  ⑵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的,以科教兴国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

  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

  ⑷要充分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

  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正确处理的关系:

  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⑵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⑶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虚拟经济特指以预期收入为其表现形式的资本,它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公司之所以上市是为了筹措资金。

  ⑷三个关系的核心是正确处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

  ★★★多选题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确立的依据:]

  ⑴这是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作出的重大政策(历史依据);传统工业化的恶果:a.资源过量消耗;b.生态环境遭到破坏;c.严重失业问题;

  ⑵这是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 (客观依据);a。新的科技革命;b.经济全球化

  ⑶这是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得出的正确结论 (客观依据);基本国情:a.人口数量大;b.人均资源不足;c.劳动力供过于求;

  ★★★多选题 [正确处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相互关系:] ①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②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是信息化不断深化和加速;③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全面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单选题 [走新型化道路最重要的是:] 处理好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

  2.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及其优化升级

  ★★知识点 [新产业格局:] 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新产业格局,这是我国推动工业化,现代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方向。

  注:(P69)两个阅读部分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与《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交叉联系)

  见(P70)

  6.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多选题 [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发展农业] (1)靠科学;(2)靠政策;

  ★★多选题 [邓小平关于发展农业的两个飞跃:] (1)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2)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注:(P74)阅读部分

  8.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选择题 [经济增长方式一般分为:] 粗放型和集约型

  [粗放型:] 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

  [集约型:] 依靠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提高生产效率而实现经济增长;

  [改变增长方式,关键是:] 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益于形成集约型经济增长的经济运行机制;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 ①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体制;②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③形成有利于公平竞争和优化资源配的市场机制;④形成有利于实现集约化增长的宏观调控机制;

  [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的基本要求:] 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注重质量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8.实行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多选题 [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相互关系:] ①发展经济就要有一定的发展速度,否则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受制于人;②在经济发展中,速度和效益互为条件,互为前提,同时又要以效益为中心;③讲究效益,必须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质量和效益上去了,发展才有后劲;④比例协调,就够合理事保证经济发展速度的条件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来就是国民经济比例协调,结构合理的一种反映;

  四.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耻与发展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多选题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容包括:] 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多选题 [科教兴国是指:] 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3.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注:新增知识点)

  ★★★分析题 [怎样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1) 加强基础研究和高科技前沿探索,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2)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符合市场经济和科技创新规律的新型管理体制推进国家创新体制建设;(3)充分发挥大学和科研机构在知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4.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注:新增知识点)

  ★★★分析题 [教育必须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客观依据:] (1)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关键所在;(2)教育与人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综合国力增强,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而教育是基础;(3)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4)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

  5,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

  ★★★★★选择题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的主要措施:] 1)。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全民族人才素质的提高;2)。在提高全民族文化科学水平的基础上,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3)。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人才工作体制,即指和法律规范,建立以公开,公正,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的选人,用人机制;4)。形成一套科技创新和创业的人才汇集机制;5)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

  6.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

  ★★★多选题 [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 健康的经济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

  [追求的目标:] 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三个原则:] 1)。公平性原则;2).共同性原则;3)。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是正确处理:] 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 1)。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3)。制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规划;4)。合理利用资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5)。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5)。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

  ※※※经济学九大问题:

  1. 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

  A.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四大创新: 1)。邓创新一: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结合①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阶段;②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可内在结合;2)。邓创新二: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个含义;②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内在依据;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和一般性;④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相互关系及宏观调控;3)。江创新一:将基本经济体制与多种经济成分统一,解决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问题;4).江创新二: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统一,在微观和宏观上体现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方向,实质上是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且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B. 价值规律和技术进步的关系:

  2.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使公有制发展的方向:

  A.今年宪法将保护私有财产写入宪法

  B.产权制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例:治理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措施及特点

  4.货币:

  A.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例:汇率)

  B.货币流通

  C.货币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5.劳动:

  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窗在价值的时代性(例:十六大指出要尊重劳动)

  6.信用:

  信用体系和制度的建立

  7.就业与失也:

  资本有机构成过高,造成人口相对过剩

  8.资本: 投资

  9.剩余品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公有制的确立依据,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混合经济条件下的新发展,新表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评论】 【推荐】 【 】 【打印】 【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服饰 首饰 手机
电器 MP3 数码相机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狼的诱惑-终结版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 分类信息 投资赚钱的秘密武器!糖尿病你往哪里逃! 权威医院治愈高血压!
·高血压人要“解放”! ·治疗皮肤癣最新成果 ·治股骨头坏死新突破 ·如果你有胃肠道疾病?
·今年哪些项目最赚钱? ·几千元创业的好项目 ·好生意,一月收回投资! ·疤痕疙瘩、痤疮一扫光
·香港女鞋女包火爆招商 ·小项目玩赚大市场 ·幼教新模式火爆全球 ·权威治皮肤顽疾白斑症
·男人酷女人爱赚男人钱 ·投资几千元快活做老板 ·攻克顽癣已不在是梦 ·当糖尿病患者“绝望时”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