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0/21 13:46 新浪教育 | |
有千百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失去自尊心,但重建自尊却是一个缓慢而困难的过程。 —(美)詹姆斯·杜布森博士 心理学家认为:“自尊是个体对自我总体知觉的评价,包括能力和价值两个重要元素。自尊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似乎与儿童的心理卫生、行为问题、学业成绩、社会适应有关 儿童的自尊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身为父母,在孩子面前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有可能深深地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要像爱惜眼睛一样爱惜孩子的自尊心。 一次,我带儿子去学画画。下课的铃声响了,我走进教室,看见他正焦急地等着我。黑板上照例挂着十多张同学的画(画得好的,在下课之前被老师挂在黑板上,让同学讲评)。我看他的画在书桌上对折起来,用画笔压着,表情很不自然。看我走到他身边,他一手拿书包,一手拿着画和画笔,急匆匆往外走,边走边说:“妈妈快走呀!”似乎走慢了会给他更大的伤害。我心领神会地紧跟着他。的确,那幼小的心灵是容易在众人面前受伤害的。 我心疼4岁多的孩子受到挫折。不过,所谓“愈挫愈勇”,重要的是我们父母是否支持他。当时我什么话都没说,只是轻轻地抚摸他的头。此时,他已知道妈妈根本没有责怪他的意思,说:“妈妈,咱们去商场买礼物吧(准备在圣诞节送幼儿园小朋友的)!” 我笑了,他也笑了。我俩笑得都很开心,也很轻松……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要在细微处下工夫。 还有一次,那是他5岁的时候,美术已学了一年多了,经别人介绍,我准备给他转到复兴门外第一小学学习。我带他来到这个学校咨询。老师非常热情,最后答应我们跟着上一次课。 他大大方方走进教室,很有礼貌地与老师打着招呼。这节课的绘画主题是小毛驴。我心想:没问题,他以前画过,难不住他。可是第一节课下来,我一看,儿子在大大的一张纸上画了两个小小的毛驴。于是我鼓励他大胆画,把毛驴画大些。第二节课快要下课时,美术班的严老师把他的画透过玻璃窗给我看,只见儿子又画了两个比刚才只大一点点儿的小毛驴。严老师放下画,走出教室对我说:“你儿子画得很精致、很活泼、很小巧。”不过,身边的一位家长则说:“你儿子挺够意思的,给你画四只小毛驴。”听后,我真是哭笑不得。 下课了,儿子拿着画,怯生生地走过来,我对他友好地笑了笑,轻轻抚摸一下他的头发,他立即恢复了生机和活力,一蹦一跳地追赶着新认识的同学。 回到家里,我首先肯定儿子的表现,比如适应新环境较快,结识了一些新伙伴,小毛驴画得很传神、很精致,如果能画大一些,就更漂亮了。他说:“我一开始画时,心里有点儿紧张。以前图画课都是女老师教,今天是新学校,又是一位男老师,我怕画错了老师批评我,所以我就画成这样了。” 我肯定他说的是心里话。不过我发现,他画画确实很怕出差错,怕被批评。我不能再给儿子增添“求完美的心理压力”。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于是我轻轻鼓励他,让他知道,妈妈对他的努力很满意,妈妈也喜欢他绘画的专注精神,至于是否得名次,是否受赏识,妈妈是不在意的。他听后,愉快地点了点头,跑了。 儿子在这种宽松、理解的氛围中,更加热爱画画了。 记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的潜在力量。”孩子的心灵是非常脆弱而敏锐的,需要成人的细心呵护和理解。只有这样,他才会感受到真正的自尊,发展出自信。若把儿童看成不懂事的孩子任意去批评、指责,刺伤他的自尊心,那孩子就容易产生自卑、退缩、紧张,甚至憎恨、敌对情绪。 我认为,孩子的成长动力,来自他内心的体验,而不是与他人比较后的结果。这就是我们需要小心呵护自尊、自信的基点。 在这方面,有几点特别需要注意的: 第一,孩子越小,心灵越不设防,越容易受伤害。父母需要给予小心呵护。例如:多关心孩子内心的冷暖;多给他一些微笑和关怀的眼神;多给他一些理解和支持;常拥抱他,并说:“孩子,妈妈爱你。” 第二,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说成败体验。要时刻让孩子感到父母“无条件的爱”。父母对他的任何努力都要给予鼓励,甚至允许孩子犯错误。家长不要只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笑逐颜开,“好孩子、乖孩子”这样叫着,而在他成绩退步的时候,脸一下拉好长,让孩子感觉你爱的不是他,而是他的成绩。 第三,多给孩子留面子,不要当着别人训斥、指责孩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唠叨孩子曾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使他感到难堪。 詹姆斯·杜布森博士说:“有千百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失去自尊心,但重建自尊却是一个缓慢而困难的过程。”父母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来教育孩子,对孩子的自尊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当家长的能不戒慎恐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