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与申论考试分析 > 正文

第四节 练习题和解析(四)

http://www.sina.com.cn 2004/10/22 19:10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言语听力理解练习题之二解析

  1 题解析:这则寓言应试者应该都很熟悉,即守株待兔。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2 题解析:从录音材料可知,这一宋国农民希望每天得一只兔子。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3 题解析:从听力材料分析,他没听邻里的友好劝告,因为他仍然存在侥幸心理,幻想还有兔子会撞到树桩上。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4 题解析:从通篇寓言来看,它给人们的主要启示就是,不劳而获的思想要不得。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5 题解析:从听力材料的第一句话,我们就能得知蜂鸟是鸟类中最小的鸟。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6 题解析:这段录音中,只提到蜂鸟产于南美洲,没有具体提到产于哪个国家。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7 题解析:从听力材料可以知道,作者在用蜂鸟来比喻一些人爱读书却不大会读书,成了书的奴仆。只有C选项符合要求。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8 题解析:从听力材料中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读书就像吃饭,不可偏食。引申开来即应广泛、丰富的阅读。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9 题解析:A、B、C三个选项在听力材料中都有提到,都正确,C句中的200斤等于100公斤。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0 题解析:在听力材料中,B、C、D都有提到,但这三项都太具体,不能概括这段材料的主要观点,只有A符合条件。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阅读理解、词语与语句表达练习题之二解析

  1 题解析:这是一道语句理解题。“一个曾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所表达的内容前文没有交待,所以只能从后文中理解。后文叙述了一个现象:地球每天的时间都比前一天延长了。而时间与速度成反比,时间延长,说明地球转动的速度减慢了,所以这个“人们关注的问题”就是地球自转的速度越来越慢。而选项D是地球自转速度加快,显然不对。选项A和B是关于“地球运行的时间”的结论,显然不确切,因为所给材料中只涉及地球每天运行的时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 题解析:这也是一道语句理解题,要正确理解一句话,需要正确理解话里的“字眼”。这句话中的“眼”是“也许认为”,“认为”往往显示说话人的态度是不赞成。所以根据这一点,首先可以排除B、D两个选项。说话人反对的观点是“只要不妨害所表达的义理,材料细节有点出入是无所谓的。”这是一个偏正复句,表达的重点在于后面的分句,前面的条件“不妨害义理”是后面的结论“无所谓”的条件。由此可知,说话人比评的是以不妨害义理为理由忽视材料真实性的看法。而选项A是转折关系,没有体现这种条件关系,所以不正确。只有C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 题解析:这是一道补充复句的选句填空题,属于语句理解类型。把复句补充完整,首先要理清复句的逻辑层次关系。所以要注意句子中的关联词语。本题要补充的复句有三个分句,把关联词语摘出来是:如果……,( ),更……。可见有两个层次的逻辑关系,最外层是一个假设关系,因为第一个分句有“如果”。第二个层次是一个递进关系,因为最后一个分句有副词“更”。而要补充的小句应该在内容上和最后一个分句构成递进关系。和“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构成递进关系的是“不能解决问题”,这正是选项B所表达的内容,选项A“解决不了一般问题”、选项C“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选项D“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不能和它构成递进关系,只有B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4 题解析:这道选句填空题要求补充段落,属于篇章理解类型。做这类题目要求要具有篇章格局的基本知识,同时理解整段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要注意逻辑上的连贯。本题给出的这段话,属于总—分—总的格局。共有四句话,第一句话提出论点:孔子奠定了儒家理想人格的基本格局。

  第二句话解释孔子理想人格的基本内容,第三句话展开具体解释“礼”和“仁”的主要内容。要补充的是第四句话,这一句话是结束语,应该具有总括作用,所以选项D比较合适。选项A中有“发展了前人的学说”,这是原文中没有出现的内容,所以不恰当。选项B概括的是区分贤人和庸人的标志,而原文只谈到了理想人格,没有谈到贤人和庸人的区分问题,所以这个选项也不正确。选项C是对“礼”和“仁”的内容进一步解释说明,还是属于“分”的内容,不适合作结束语,所以也不是正确答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5 题解析:这也是一道补充段落的选句填空题。这种题目要特别注意作者的态度倾向。这段话的论点是不要夸大书籍对人品格的影响。菲尔丁的话说的影响很大的情况:读了书成了坏人,而说话人想说明的是书对人影响不大的情况:读了坏书不一定就成坏人,所以选项D比较恰当,而选项A“好人读了坏书受害至深”选项B“好人读了好书取其精华”、选项C“好人读了好书好上加好”都是指书对人品格影响大的情况,不是恰当答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6 题解析:这是一道寻找中心论点的题目。所给的这段话最后一句“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就是作者观点所在。但是“这是否意味着”几个词说明作者的态度比较委婉,并没有完全肯定就“是”,所以最恰当的选项是A,“可能是……”;而选项D在语气上就太过于肯定,所以不是正确答案。选项B和C和这段话的意思不符合,也不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7 题解析:这一道题让应试者指出哪句话的意思在材料中说过了。做这种类型的题,一定要按照材料的话去“抠”,即使选项的表述是真理,材料中没说过,也不是正确答案。选项A提到发展基金将解决女足面临的问题,但材料中没有提到“面临的问题”,“部分用于”也不是“解决”的意思,故不正确。选项B有“是……的保证”的词语,但材料中所提到的开展交流合作、培养选拔后备力量这两个方面是并列的关系,没有依存的条件关系,不正确。材料中只提到了专业金融机构对中国发展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没有提到对女足进行管理,选项C也不正确。而选项D正好是这段话第一句话所谈到的内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8 题解析:这段话中陈述的两种医疗措施,都是为了伤口愈合后不留疤痕。而一般情况下,伤口愈合后自然会有疤痕。所以这两种方法的共同作用都是改变了自然愈合的状态。选项A是只符合注射胚胎组织的方法,选项C和D只符合抑制生长因子作用的药物,都不是正确答案,只有B表述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9 题解析:这道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鲁迅先生引导教育青年采用的方式。这段话中提到的是他“以自己的行动,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来教育青年。而“比喻”“故事”的特点是十分生动形象,所以选项D“讲究形象性”最确切,而其他A、B、C选项只是说到方式独特、大度、善于引导,都没有提到方式的形象性,所以都不准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0 题解析:这也是一道判断哪种意思在材料中出现过的题目。这段话讲的是利弊的辩证关系。每件事都有利有弊,指的是其影响、结果。而选项A说每件事都是由利和弊组成的,说的是构成,故不正确。这段话只是谈到利弊的关系,而没有谈到做事情的态度和方法,故选B、D都不正确。这段话引用了《淮南子》的话,说到“病之为利,利之为病”,意思是弊也可以是利,利也可以是病,所以选项C“可以转化的”是正确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1 题解析:这是一道总结中心意思的题。这段话重点在“品察他们的克隆有双重意义”,该句话是说明欣赏文学作品的意义,而不是文学创作的意义,所以A、B两个选项都不正确。选项C只说明了一种意义,不正确。选项D概括了欣赏文学作品的双重意义,比较准确地概括了整段话的中心意思,是正确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2 题解析:这段话明确说明“这种调节带有滞后性”,所以可以马上排除A、D两个选项,因为它们都没有提到滞后性。B提到了调节性的缺陷,“调节”显然不是个缺陷,可排除选项B。选项C中提到“自发性”,在“这种调节……”这句话前面有“来进行自发的调节”,“自发”是一种特性。故正确答案为C。

  13 题解析:这段话说明的是短篇小说的特点,悬崖峭壁、梅萼柳芽、最先飘落的梧桐叶、北京人的一颗牙齿,分别是表现地层结构、春意、秋讯、太古生活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C虽然提到“关键性”,但它前半句话说到“无法完成中长篇的任务”,这是所给材料中没有提到的,不正确。选项A、B都是中长篇小说的特点,也不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4 题解析:对于“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微观物质”的理解,给出的这段话用“即”进行了说明。“微观物质”就是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等“小粒”,“微观结构”就是这些“小粒”的内部结构,即组合模式。这正是A选项表述的内容。而选项B将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都看成是物质本身,不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结构,故不正确。选项C只说了微观物质,也不对。答案D把物质和结构混为一谈,也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选项A。

  15 题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对词语的理解,只有放在上下之中,甚至有时必须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理解准确。单从字面上看,“延口残喘”具有“苟且地生存下去”的意思,但是考虑到鲁迅所处时代背景,选项B“反映鲁迅……的无奈”是不正确的,因为三十年中“层层淤积的青年的血”,说明时代环境的残酷性,而在这种背景下,作者仍然写这种文章,正是奋力拼搏、无私无畏精神的体现,而不是字面所表达的“无奈”,所以选项B的理解不符合文意。其余A、C、D三项理解都比较准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6 题解析:这段话的第一句指出,苏轼认为贾谊因不能审时度势抑郁而死,这说明他认为识见不足是使贾谊未尽其才的原因,选项A符合文义。原文第二句苏轼的原话说明贾谊“才有余而识不足”,肯定了贾谊的才学,也指出了其性格弱点,选项D也符合文义。原文第三句说明苏轼只看到贾谊悲剧的自身原因,而没有看到社会原因,选项B也符合文义。给出的这段话中没有谈到苏轼自己的经历,所以,只有C句不符合文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7 题解析:这段话前两句说明学习起点高的艺术家多能创造美,起点非常低的,容易与世俗同流,这两句概括起来就是本段话的论点:学习起点高低影响艺术家的品格和创作,选项B、D符合文义。所给这段话后两句通过举例来说明论点。三十年代初的一些艺术家师承鲁迅,很多人可以为后代言传身教。选项C也符合文义。在举例中,最后一句话说:“可为后代言传身教者,当亦不少”,即可以有高成就高品格的人应当不少,但没有肯定全部。选项A却肯定了全部,不符合文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8 题解析:大部分专家持有的见解是:发展基因改良植物与“长期但确实有风险”相关。即,从长期看来,发展转基因植物确实有不良影响。所以选项A、C、D都与这种态度相同,而选项B认为没有理由说转基因植物有负面影响,这显然与肯定有不良影响的态度不一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9 题解析:这道题要求指出代词“它们”所指的内容。这种类型的题,一般采用“距离最近法”,一般往前找最近小句中出现的最近的名词性成分。在“它们”前一个小句中,与“它们”距离最近的是“类生命物质”。选项A、C、D三个答案都不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0 题解析:按照“距离最近法”,可以知道,“它们”指的是类生命物质。“当慧核坠入海洋后,它们得到了再发展的条件”这句话暗含一种致使关系:海洋使得它们(类生命物质)有了发展的可能,选项C正确。选项A认为海洋使类生命物质处于系统有序的状态,只看到了一个方面,没有看到更关键的一点:生命由此而诞生,不正确。选项B的内容在这段话中没有提到,也不正确。选项D说得过于绝对,因为这段文字中谈到了类生命物质不能自我复制,而海洋使它们形成一种更为复杂的系统,才促成了该系统的自我复制。所以并不是说在海洋中才得到生长,因此,选项D也不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1 题解析:这道题的选项B、C很具迷惑性。文中谈到“该系统只让氧气、水等小分子进出,而氨基酸等则不能进出”,注意,文中提到的是“进出”,即“进来和出去”,而不单是“进来”或“出去”,故选项B、C都是不正确的。选项D是对“更为复杂的系统”的解释,而不是其重要功能,所以不正确。文中说“这种有序状态促成了该系统的复制”,所以,A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2 题解析:这段文字的内容是介绍一些科学家利用卫星做的实验,实验的目的在于诠释生命的来源,选项D最适合作本文的标题。而这个学说是否正确还有待验证,故A、B、C三个选项都不恰当。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3 题解析:划横线句子的结构是“随着……出现了电子图书馆”,主要内容是说明了电子图书馆的产生,B、D两个选项显然不正确。选项A提到了“时代背景”,而“随着……”这个状语成分的内容根本没有涉及时代,只涉及科技发展,选项A也不正确,只有选项C符合文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4 题解析:这道题的四个选项分别对应着阅读材料中介绍的电子图书馆系统的四个特征。阅读材料提到的第一个特征是把大量信息发送到家庭、学校和社区,而不是在这三者间建立联系,所以选项A不正确。第二个特征是多媒体程序为正规的和非正规的教育学习提供帮助,和选项B的陈述一致,所以选项B符合文义。第三个特征是提高生产效率和提供新的选择,而选项C的内容是提高“生活水平”,与文义不合,所以不正确。第四个特征是共享的,而不是使每个人享受这些信息与服务,所以选项D也不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5 题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虚拟图书馆”的理解,关于“虚拟图书馆”的内容,在所给阅读材料的第二段,这一段提到了虚拟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区别,它不是独立的实体,选项A、B、C都是针对这一区别而言的,三个选项都符合文义。文章中只提到虚拟图书馆拥有二维或三维的人机界面,没有提到“专为用户设置”这个限制条件,选项D不符合文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6 题解析:所给文字第三段第三个特点是电子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选项B的陈述完全符合这一特点的内容。根据第一条、第二条和第四条特点可以判断电子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帮助教育和学习社会化,选项C的陈述也符合文义。第一条特点中提到可以使用户检索信息并且提供服务,所以选项D的陈述也符合文义。所给文字的第三段只说明了电子图书馆可以进行信息方面的服务,但是并没有说到必须具有为社会上每一个人提供信息的能力,所以选项A不符合文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7 题解析:在“由后比例前”前面,材料中提到我国后来的陶器等,有“物勒工名”的传统;在“由后比例前”后面,提到了结论:彩陶上的记号就是中国文学的起源。所以“由后比例前”一定是从后代的规律类推前代的规律的意思,选项A、C可以排除。选项B、D的差别在于“规范”和“类推”的不同。“规范”是“使合乎标准”的意思,而“类推”是比照某事物的道理、做法推及同类事物的道理、做法的意思。显然这里的结论是通过类推而来的,选项B不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8 题解析:作者认为半坡彩陶上的刻画具有文字性质,这个结论是通过“由后比例前”的类推方法得到的。其比照对象是殷代青铜器上有“和这些符号极相似”的刻画文字。选项B符合此义。选项A、C、D不足以构成理由,所以都不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9 题解析:选项A解释了在竹木上刻写的文字为什么现在没有保留下来的原因,而不是有象形文字的理由。而由于花纹的形式多样作者已经说明不是文字,所以选项B也不足以构成判断有象形文字的依据,所以也不正确。选项D认为“已初具象形文字特点”而并没有肯定就是象形文字,所以也不正确。作者推断“当时是有象形文字的”这一结论的依据在材料的最后一段:“在陶器上即有类似文字的刻画,又有使用颜料和柔软性的笔所绘画的花纹”,选项C符合题干所陈述的意思。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0 题解析:文字材料第一段指出彩陶上的刻画都是原始文字,选项A符合文义;材料最后一段提到了各种质地的问题,选项C也符合文义;材料第一段“由后比例前”的依据就是“物勒工名”的传统,选项D也符合文义;材料第一段第三句话明确指出半坡彩陶上的刻画的意义至今尚未阐明,因此,选项B显然不符合文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三)言语理解与表达练习题之二参考答案

  听力理解

  1B2C3B4A5C

  6D7C8B9D10A

  阅读理解、词语和语句表达

  1C2C3B4D5D

  6A7D8B9D10C

  11D12C13D14A15B

  16C17A18B19B20C

  21A22D23C24B25D

  26A27D28B29C30B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评论】 【推荐】 【 】 【打印】 【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服饰 首饰 手机
电器 MP3 数码相机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狼的诱惑-终结版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 分类信息 投资赚钱的秘密武器!糖尿病你往哪里逃! 权威医院治愈高血压!
·高血压人要“解放”! ·治疗皮肤癣最新成果 ·治股骨头坏死新突破 ·如果你有胃肠道疾病?
·今年哪些项目最赚钱? ·几千元创业的好项目 ·好生意,一月收回投资! ·疤痕疙瘩、痤疮一扫光
·香港女鞋女包火爆招商 ·小项目玩赚大市场 ·幼教新模式火爆全球 ·权威治皮肤顽疾白斑症
·男人酷女人爱赚男人钱 ·投资几千元快活做老板 ·攻克皮肤癣,靓丽肌肤 ·糖尿病患者要“解放”!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