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资成流行关键词 明年薪资涨幅直逼两位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04 14:47 新闻晨报 | |
临近年末,职场人士又为年终红包惶惶起来,“薪资”最近成了职场流行的关键词。 我们一直都有这样一个问号:是什么决定了薪资的多寡?公司效益、个人能力、职位等等,这些是吗?是,但不是核心标准。此次薪资报告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所示,员工到手的现金收入增长幅度是受本市物价指数直接影响的,物价贵,人力资源经理制订的工资标准就上扬,物价低,工资标准就下滑。 右图是交大正源跟踪1993年到2004年共11年的上海职场薪资走势情况,也是此次薪资报告的“镇山法宝”,其资深薪资分析师耿俊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读图我们可以分析得出,上海薪资已经走过了3个阶段: 高速增长时期(1993-1995年),外商投资企业刚刚进入上海,公司所需要的劳动力,基层干部,技术人员都要到当时的国有企业去挖人,那时国有企业的工资水平大都很低,为了避免被挖,只好用高工资来留住人才,因此会出现一个收入达大幅度增长的阶段;增长减缓时期(1996-1999年):也称之为调整期,在这期间,上海的产业结构进行了根本性的转变,企业开始依靠市场规律运作,人力资源规划和薪酬体系也开始趋于成熟,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工资的增长也逐步减慢,但是工资总额依然是上升的,只是速度降低了;稳定时期(2000-2004年):新的产业结构已基本形成,人才竞争也趋于稳定,因此企业的收入水平也稳步上升。特别值得一提的事,今年调研显示,到明年工资增长率有望大幅回升。 招聘人才,去人口密度高的地方 截至2003年末,上海共有从业人员800多万人,其中在国有企业者占20%、三资及私营企业占50%,其他的占30%。全年职工月平均薪资为1846元,低于深圳和北京,深圳为2352元,北京为2004元。 交大正源资深薪资分析师耿俊华认为,目前很多人才都从全国各地涌向上海,这也给企业以挑选人才的空间,在人才资源如此丰富的情况下,他们在薪资方面自然不会那么慷慨了,这就导致了整个薪资水平与北京和深圳产生差距。 纵观本市招聘情况,尽管人力资源非常充足,但是也显示出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市中心人才密度大,而市郊相对较小,有的区域人才显得还是相当紧缺(图1)。耿俊华告诉记者,以往上海某些区域单位总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其实根本原因是他们忽略了一点,即没有选择好人口密度高的区域。根据调查显示,目前黄浦区的人口密度最高,每平方公里49854人,而松江的人口密度却不到900人/平方公里,这也同时反映出另一个信息,有些地方的人才已相对饱和,而人口密度稀少的区域却急需人才加盟。因此专家建议,如果单位想招聘人才,最好选择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如黄浦、虹口、徐汇等。 据悉,目前上海六大重点发展行业分别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等,因此耿俊华认为,将来这些领域的人才将备受青睐,人才需求空间也将有显著的增长趋势。 明年薪资增长幅度近10%-来自用人单位明年成本预算 对于2005年的薪资,大家一定非常关心,自己的收入是增长还是下降?本次调查对此也向用人单位作了了解,总体预计明年的薪资行情还是呈攀升趋势。 从以往的薪资来看,2000年-2004年,职工年薪一直呈增长趋势,不过,2000年至2002年增长幅度有所放缓,从2000年的8%下降到6%左右,主要是面对经济的调整,企业也作了薪资方面的试探。但是随着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2002年以后,职工薪资增幅又缓缓上升。据了解,今年职工年薪平均增幅已达到9.4%。其中,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薪资都分别比去年增长12%和15%,销售人员和一线工人薪资也分别比去年增长9.6%和6.9%。 专家预计,2005年职工薪资平均增长幅度将达到近10%(图3)。其中,管理人员、消费品行业从业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薪资增长幅度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主要是前两年其薪资涨幅过快,和一般工作人员之间的差距已比较突出。预计明年其他岗位人员的薪资水平仍会普遍上扬。从不同行业统计数据看,今年消费品行业的薪资增长率为最高,达到10.61%,而明年将有所下降;今年机械电子行业的增长率最低,为6.67%,明年将略有回升,为8.5%。至于IC生产行业,明年其薪资增长幅度仍将保持今年的牛市,将高达13%。 外企薪资福利篇 人才流失为哪般 此次调查显示,消费品和IC生产行业的人才流失率最高,分别超过26%(图2),其中大部分IC生产行业的人才对目前的薪资都不太满意,他们大多想通过跳槽来提高自己的待遇,当然因为市场需求也比较旺盛,所以这也激励了他们的重新择业。而比较看来,机械电子和IC研发的流动率仅不到16%;另外,建筑材料人才业流失率也不过16%左右。这主要因为这些企业相对成熟,给员工提供的福利待遇还比较优厚,能够吸引人才。 人力资源专家指出,受调查企业的人才流失率中值一般在18%左右,高于25%应属于偏高,企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图3)。 据了解,从2000年-2004年,专业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的流失率始终处于高位,单从今年的情况来看,专业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的流失率分别达到27.5%和39.7%;而相对来说,经理及其以上职位的人才流失率不到16%。调查数据同时反映出另一个特点,就是工人的流失率也较往年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从2002年以后,由于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趋旺,这也导致他们敢于挑战自己,去主动择业(图4)。专家分析,对于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来说,薪资福利并不是他们离职的最主要的原因,而个人发展前景才是促使他们跳槽的决定因素。此外工作压力大也是员工离职的又一个原因,也有部分员工因为交通不便而放弃好的就业单位。 行业俏薪资高 据了解,2000年-2004年,经理及以上职位人才的年薪稳中有升,不过从去年开始,有下降趋势,去年其现金收入中值平均值为28万元左右,而今年仅为23万元左右。而专业技术人员、普通员工和工人的现金收入相对来说较为平稳。 从不同行业的不同层次薪资差别来看(图5),机械电子行业中的管理人员、销售人员、一线工人的现金收入和IC研发类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办公室人员的现金收入都为各行业之首,这也是行业的走红带来这些人才的走俏;而消费品行业的各个职级的员工都处于各行业中最低的位置。 本次调查同时关注刚毕业大学生的起薪。据悉,应届专科生起薪最低为1200元,最高为2000元;本科生起薪最低为1800元,最高为3000元;硕士以上起薪最低2000元,最高为11400元。基本上还是学历越高,薪资也相对越高,不过也有部分优秀的本科生薪资超过硕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