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最密集的课堂--25万EMBA学费收获什么(3)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2/08 11:04 中国青年报 | |||||||||
“从低头拉车到抬头拉车” 记者发现,许多学生的企业正是在他们读EMBA期间得到了迅速发展。湖南太子奶股份公司总经理李途纯就是其中一个。 “来清华之前,我的太子奶很小很小,在清华两年间,我的太子奶变得很大很大。”
“这正是我在清华读书以后产生的想法。因为从管理学上来说,连锁经营的这种模式在全世界的成功率是80%以上。”李途纯说,如果说以前是在低头拉车的话,那么在清华的两年让他学会了抬头拉车。 来自中国电信内蒙古公司的谭凤才是02-A班的学生。他说,作业多的都快让人受不了。两年下来,毕业论文、课程论文,再加上各种作业,他写了不下30万字。中专毕业的谭凤才1984年就参加工作了。从最底层普通业务员干起,一直到今天的公司综合部主任。尽管后来又续读了本科,但面对近年来中国电信的高速发展,他感觉“脑子都被挖空了”。因此,身居公司要职又急需充电的他,自费报名清华EMBA。 谭凤才一直喜欢人力资源管理,因此,在学校,他的研究方向选了人力资源。读EMBA之前,谭凤才的包里经常装着几本有关人力资源的书。到清华后他才发现,这些书的作者大都是他如今的老师。著名人力资源研究专家张德教授就是他这次论文的导师,能得到教授的亲自指点,他自然觉着很值。 EMBA班的教学是与实战紧密结合的。他们的许多案例正是来自于学生所在的企业。课堂上,每个小组成员把自己公司遇到的问题摆出来,让同学们讨论,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拿出解决方案。谭凤才和许多同学一样,把自己所在企业的问题拿到班上会诊,然后把大家一起开出的药方拿回到企业去“治病”。 来自台湾的林明升是班里男生中年龄最小的,也是离学校最远的学生。他的论文答辩时间被安排在12月2日晚上,但前一天下午他就飞到了北京。林明升说,早点来看看同学们怎么答辩。在教室里,他打开电脑,一边问问刚答辩结束的同学,一边反复阅读着自己的论文。 30岁的林明升是台湾中兴保全集团的董事。从2002年起,除了每个月到清华上课外,他还要打理在江苏和福建投资的几个公司。 “每次过来上课,至少要飞上6个小时。”林明升说,他先从台湾飞到香港,然后从那里转机到北京,多半天的时间就耗进去了。一周4天课,加上往返将近两天,他一周绝大部分时间都搭进去了。不过他觉得这样很值。在这个班里,他了解到大陆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的发展情况,更结识了一帮企业界的精英。 “美国有一本书,写的是1949年的美国哈佛MBA学员是如何改变了美国的经济。希望30年后,中国也能有一本书———清华首届EMBA如何改变了中国的经济。”这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兼EMBA项目主任廖理送给学生的一句毕业留言。他希望他的这些学生能增强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立志改变中国企业的现状,影响中国改革的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