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胡印斌、李会嫔;实习生张蕾、王荣慧) “语言只有在相互交流中,才会相互认同、才会产生价值。”2月26日,在本报召集的“关爱母语”专家座谈会上,著名作家梅洁对目前汉语被忽视的状况深表忧虑。这位以写作散文和报告文学见长的作家认为,造成汉语水平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理性对人的主体性的侵蚀。
当日,来自北京及省内高校的10余位专家就汉语言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讨论。北京语言
大学谢小庆教授尖锐批评了目前语文教育的失败,“为中国的学童感到悲哀。”大家一致认为,现在确实出现了母语被忽视的现象,其间可能有深刻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但是,纵观历史,越是开放的环境,母语的重要性越是格外彰显。在这个问题上,要避免将母语与外语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一定要以开放的心态看待母语。河北师范大学校长苏宝荣教授提出,学外语、学汉语二者本身并不矛盾,汉语水平的下降不能简单归罪于外语学习,问题只是出在“一刀切”上面。
与会专家还就如何加强母语学习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比如,建议将汉语水平列入考核机制、规范母语使用、改革中小学汉语教学等等,省政协《乡音》杂志编审王德彰将其归纳为12个字:严肃对待、正确使用、规范要求。
与会专家共同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关爱我们共同的母语》。
倡议书:关爱我们共同的母语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母语的包裹中。关爱母语,往小里说,有助于人们顺畅地交流和自由地表达;往大里说,则关系到民族认同和文化接续的宏大话题。
我们深情地凝望美丽的、充盈着浓浓人文气息的母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诗人余光中的诗句为汉语蕴涵的人文精神做了生动的注解。千年以降,中华民族以汉语认识世界、接纳客体,并不断丰富完善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孔子的汉语、李白的汉语、苏东坡的汉语、鲁迅的汉语,沈从文的汉语……中华文字列队而来,曾经和正在给予我们多少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陶冶!
我们也同样殷切地关注着母语表情达意的工具价值。按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设定,“交流表达”能力是一个劳动者的核心技能。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其自身吸纳信息和沟通外界的成效。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出现了较严重的冷落母语的情形。无论是汉语的人文性还是工具性,在目前的社会没有受到应有的关切。可能我们习焉不察,可能我们顾此失彼,但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汉语曾经的魅力正在逐渐消退。新八股文体的质木无文、套话连篇;部分网络语言的粗俗失范;工具理性对于语文教育的扭曲等等,都在提醒人们要关爱母语。
我们不一定赞同一些文化保守主义者的主张,但我们同样不赞同对汉语的冷落、唐突甚至践踏。
我们郑重呼吁:在社会层面,提倡说普通话、写规范汉字,杜绝不正当的说法和写法;在管理层面,有关方面应该将汉语能力列为一种评价制度,实事求是,规范要求;在文字使用频繁的一些行业,比如新闻、司法、经济、教育等领域,提倡规范使用汉语。
我们相信,越是在开放、发展的大语境下,母语的天空越是自由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