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底本刊对上海市光明中学开展“中国风·民族魂”德育主题活动进行了深度采访报道,而这一活动仍在继续深入开展。继福建省之后,江苏省也向光明中学的学生发出了邀请。2005年2月17日~21日,光明中学高一(10)班5名学生代表及2名教师一行7人完成了为期五天的江苏之行。此行不仅为学生深入了解各地民风、民俗、民情创设了条件,更提升了他们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光明”江苏行:叩开心扉之旅
文图/本刊记者 赵 锋
镜头一 捕捉历史的痕迹
在短短的五天时间里,同学们参观了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无锡的东林书院,南京的夫子庙、贡院、侵华日军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扬州的八怪纪念馆、史可法纪念馆。每到一处,同学们都会发出种种感慨。盛瑞庆同学在参观拙政园后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平时在课堂上总是无法体会到古代诗人的细腻韵味,而今天终于身临其境了。这不禁引起了我的思索,如果同学们都能来这儿亲身体会一下古人吟诗作画的场景,来感悟这真实的立体空间,而不止是单纯把课文死记硬背,那么对于培养学习兴趣是大有裨益的。”走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俞宗婕同学则流露出了这样的真情实感:“当我站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心情异常的沉重,拿着话筒的手在微微地颤抖,去揭开中华民族的伤疤,我们非常悲痛,但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淡忘这段历史。沉重的历史正注视着我们,祖国灿烂的明天正期待着我们。我们,这些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有什么理由不发奋,有什么理由不为了祖国繁荣昌盛的明天而拼搏呢?”
“江苏的美丽及其悠久的文化令人向往……我眼中的江苏,既有南京的都朝气派,又有苏州的秀美温和,还有连云港的坦荡开阔……江苏的美,在山、在水、在亭台楼阁、在小桥流水;纤细不乏柔美,细腻不失韵味,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清新与愉悦……”在写给江苏省省委书记李源潮的信中,光明中学高一(10)班的同学把最华丽的词藻和优美的语句献给了江苏。而当他们漫步在一步一景的亭台楼阁间,徜徉在文人墨客的诗画海洋中,领略着民族将领的不屈气节,震撼于累累白骨的悲壮时,他们感受到的是江苏那悠久而又浓重的历史。
学习的压力致使现在的学生更多地靠书本知识和课堂传授了解历史,更缺少走出去实地感受的机会。“当学生目睹这些历史的痕迹时,他们抒发的是真情实感,对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也更为真切。而这些却是课堂学习所无法实现的。”班主任施翎道出了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
镜头二 领悟时代的发展
和秀美的景色一样,江苏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城市建设也给这些来自上海的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午还沉静在“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中,下午就置身于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苏州工业园区,强烈的反差让学生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勃勃生机。在了解了园区建设注重资源的集约利用,开创了“清淤、治水、取土、扩地”相结合的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新模式后,同学们都感叹于苏州是古城保护与新城发展相得益彰的典范。同样,在南京仙林大学城一所所占地千亩的现代化大学校园里,同学们感受到的是城市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契机,也体会到了只有教育质量的提高才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地相邻,水相通,人相亲,文化相似”,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志军在与光明学生代表座谈时,对上海与江苏两地关系的生动描述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加强长三角地区各方面合作的重大意义。
当听说江苏团省委、省学联已向全省广大青年学生发出倡议,号召大家倍加珍惜时代给予的宝贵机遇,倍加珍惜党和人民创造的良好条件,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并广泛开展了“爱祖国、爱江苏、爱家乡”主题学习实践活动时,同学们更领悟到了时代发展赋予他们的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镜头三 感受学生的变化
“虽然只有五天,但给同学们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随行的光明中学副校长金怡向记者描述着她观察到的学生身上发生的细节变化。
“杜师傅是我们此行的司机,旅途的劳累让他睡觉时忘了盖被子。与他同住的王明辉看到后,悄悄拿出被子替他盖上了。”金怡说。而这样的细节变化不止一次地表现出来,从以前坐车时抢座位到现在懂得礼让为先,从不顾别人感想到懂得向父母保平安。除了学会关心别人、讲礼仪,学生的变化还体现在了与当地学生的一份友情。在离开苏州、无锡前往南京后,同学们还不忘把在南京看到的、想到的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告诉先前接待过他们的当地同学,同时也不忘给后面将要接待他们的同学备上一份小礼物。
学生身上的这些细微变化正是人文德育的很好体现,也正如金怡所说:“人文德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
记者手记
学生需要更多地关注社会
在与光明中学学生同吃同住同行的这五天里,记者感受到了学生对此次江苏行的重视和珍惜。
活动内容的丰富并没有让学生感到此次江苏之行的轻松,因为在参观之余,他们还要完成各自的相关课题。《苏州园林探访》《难以忘却的历史: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巡礼》……为了给课题提供更多的信息,同学们在出发前的好几天就开始搜集相关资料。而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同学们对课题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看问题的角度也更加多了。
民间工艺如何保护?城市建设如何规划?旅游资源如何利用开发?素质教育基地如何让学生更感兴趣?五天来,这些问题成了学生讨论的焦点话题。虽然,他们的讨论还不很深入,甚至显得有些幼稚,也无法对问题的解决起到什么作用,但这样的讨论依然让他们感到受益非浅,也让随行教师和当地接待人员感到意外。不少学生也坦言,这些问题他们几乎没有想过,也很少有机会能更多地接触社会、关注社会。这也再一次说明了学生不能只生活在象牙塔内,而要更多地走出去,关注社会。这次江苏之行的意义不仅在于激发起了学生关注社会现状的热情,更是一次提升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很好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