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报考志愿选择专业时,我们常发现许多考生容易陷入“兴趣至上”的误区。
高中学生的兴趣,有很多是表层的、不稳定的。有个化学系毕业的大学生,分配到了食品质量检测部门做技术员,按常理,专业对口应该很合适的,然而工作不到半年就想跳槽。问其原因,这位同学大学一直都不喜欢化学,再刨根问底,原来他高中阶段特别喜欢高中化学老师,老师也很器重他,再加上高考时化学成绩也不错,顺理成章地报考了化学系。上
了大学后他才逐渐发现,成天和化学试剂、化学实验打交道,很令他厌烦。虽然是化学课代表,老师也一样喜欢他,但再也提不起对化学的兴趣了,而是大部分业余时间花在了哲学和政治学方面,对学生会的工作非常热心。在他看来如果一辈子做技术或研究工作简直不太可能。这种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了该老师教的课的现象在高中学生身上很常见。有的是因为某个重要人物的影响,如电影明星,使他产生对某种学科的兴趣,还有的是因为社会一时流行的某种时尚(如互联网)引起他浓厚的兴趣和好奇,立刻产生要报考它的愿望。
不可否认,做任何一件事,兴趣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但中学时代所形成的兴趣往往是表层的、易变化,只有和生涯动机一致起来,兴趣才会内化为一种深层的动力。
其次还要考虑兴趣和能力是否一致。能力是完成某一特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潜在特质,在与自己能力吻合的专业领域内,往往可以比较快地获得成功。
如果兴趣和能力不一致,就有可能学起来很费劲,容易失去信心。比如学习计算机编程,虽然兴趣浓厚,但如果逻辑推理能力不强的话,要编出好的软件,显然比较困难。当然不可否认,如果长久保持浓厚兴趣,也能弥补能力上的不足,但往往是努力与成绩不成正比。
因此在报考大学选专业时,兴趣至上的观念很危险。有些兴趣只能做业余爱好,选择专业就要慎重。
所以,我们在用“IMAP潜能测试”给高考生做专业选择指导时,特别强调兴趣(Interest)、动机(Motivation)、能力(Ability)和个性(Personality)的有机结合,相互协调。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