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来,普通高等招生都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并且都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命题。2000年起,首先是上海市试行自主命题,到了2002年北京市加入到自主命题的行列,但只 是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由北京市招办组织命题,且依据的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发的《考试说明》,同年北京市高考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两科考卷用的是考试中心命题的试题。直到
2004年北京高考各科才全由北京市自主命题,并且自己编写了《考试说明》。同时,2004年
自主命题的省市已扩大到11个,今后参与自主命题的省市还会逐渐增多。
(一)自命题省市及实施情况
2004年,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11个省市实行单独自主命题,具体情况见下表:
2004年单独组织高考命题情况
省市 自主命题科目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科目
北京市 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天津市 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辽宁省 语文、数学、英语 文理综合
上海市 语文、数学、英语、综合能力测试、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
江苏省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
浙江省 语文、数学、英语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福建省 语文、数学、英语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湖北省 语文、数学、英语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湖南省 语文、数学、英语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广东省 语文、数学、英语 文理综合、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
重庆市 语文、数学、英语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二)命题依据
从多年高考试卷情况可知,无论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还是由各省市单独组织命题,高考 各科命题的依据都是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但又不拘泥于大纲。具体要求都体现在当年的《考 试大纲》或《考试说明》中,考核的知识和能力要求都不超出当前我国中学教育的实际水平。
(三)命题原则
从总体上说,高考命题原则是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打破传统封闭的学科观念,在考查学
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从操作层面上来说,遵循中学《教学大纲》, 但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并不意味着超纲命题,而是防止对大纲知识点的死记硬背以及 对大纲知识点的简单再现,即提倡对大纲所规定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在内容的选择 上,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让考生用所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来分析解决现实中的某些 相对简单的问题。近两年,更多地强调能发挥考生创造性思维的开放性试题和探究性试题, 更有利于考查考生的真实能力和水平。
综合科目命题的操作原则是首先注重各单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跨学科的 综合试题占一定比例,其比重将随着高中教学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加大。从综合测试的试卷结 构看,文综、理综各含三个科目的内容,基本体现了各学科的主干面貌,跨学科的综合题目 比重很小。考虑到中学的教学实际情况,这种“拼盘”现象短时期内不会消除。至于文理综
合,这个考试科目包含6个学科的内容,在有限题量的试卷里很难体现各单个学科的主干面
貌,但真正跨学科综合的题量也不会多。
(四)自主命题不影响录取结果
可以肯定地说,自主命题不会影响高考录取结果。首先,由省市独立组织命题,命制的试题
符合本省、市中学教学实际,本省市考生使用的教材相同,执行的教学大纲相同,因此对使
用同一试卷的本省市考生来说难易程度、得分机会都是均等的、公平的。第二,目前绝大多 数自主命题的省市组织命题时都遵照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考试大纲》要求,即使有些地 区自己编写《考试说明》,但其考核要求也与《考试大纲》基本相同,没有大的实质性差别 。第三,也是最为主要的一点是,目前我国高校招生的招生计划和录取以省(直辖市、自治 区)为单位,各省市间不同试卷、不同考分水平互不相干,既然全省、市、自治区用的是相 同的考卷,机会均等,录取分数线由省、市、自治区独自划定,自然不会影响到高考的录取 结果。可见,自主命题没有改变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性质,依据的考试大纲,招生 政策录取规定都不变,只是考卷不同而已,考生没有必要为此而担心。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