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一半靠学,一半靠问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6/03 10:05 新浪教育 | ||||||||
说到黄高的老师,我在高中干了三年的化学课代表,所以跟老师的接触相对更多一些,我认为黄高的老师起码在两点是做得很好的:首先,对学生很平易。由于老师们的办公楼离教学楼很近,所以,学生只要有问题,随时可以很方便地去办公室找相应的科目老师,即使自己班上的老师不在,也可以向办公室内的其他老师询问。而一般情况下,老师没课了,就呆在办公室;呆在办公室的老师,只要有学生来问,绝对耐心解答。
其次,老师之间关系也很融洽。我送作业的时候,经常看见一群老师围着一个问题在讨论。讨论的问题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一般我们在课上或课下提出的问题,老师当场解答不了的,不出48小时,一定给你满意的答复。对学生提出的难题,老师们既不会胡乱搪塞,也绝不置之不理。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正是老师们这种严谨学风的楷模效应,我们这些曾经自以为了不起的学生才得以放下架子,互问互助。直到如今,老师们的一句话经常在我耳边回响:“学问,学问,一半靠学,一半靠问。”——这绝对是真理! 说起来,尽管我们高中有这么多好老师,但老师真正讲课的时间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的时间留给我们自习。老师只是偶尔到教室里来来辅导。现在回想起来,这种给学生充分自由空间的策略完全正确。学习这种东西,老师传授知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学生得吸收进去。与其一味地灌输,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归纳。 进入清华,生活、学习、环境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时常将自己的高中生活同大学生活作比,也将其他同学的高中生活跟我的进行比较,我觉得,大凡中国高中生的生活,都脱离不了“应试”二字。这就给人一种错觉,似乎我们的高中三年就是为了考一个好大学。但这并不是说学生完全没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只要学生自己或在父母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规划自己的业余发展,绝对是可以做到学业、专长两不误的。像我现在清华的很多同学,就很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