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国彬个人自述:有惊无险的求职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6/23 09:52 新浪教育 | ||||||||
有惊无险的求职路 光阴似剑,当我还没来得及转头回去看看时,时间的车轮已把我送上毕业的快车。进入研三,同学们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就业,毕竟多年的寒窗苦读,谁都期待着能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在政府、企业和高校三者间,权衡再三,我选择了高校。因为有过中学任教的经历,教学工作对我而言可以说是轻车熟路。而经过三年的研究生锤炼,我在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为我今后从事高校教学与科研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因此,选择高校对我而言无疑是个明智的选择。同时,因为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因素,我把就业地点锁定在江浙与广东一带。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我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是正确的,不仅节约了择业成本,而且也抓住了理想的机会。 9月伊始,同学们便开始密切关注就业市场上的动态,包括各地的招聘会和用人单位直接发给学校的用人信息。9月下旬,宁波市市政府举办了一场大规模的高级人才招聘会,主要是面向国内40所重点大学的研究生,而且还报销来去的差旅费。如此好的机会,我显然不愿错过,于是和班上几位同学“杀”了过去。招聘会上我相中了宁波大学,一番激烈的竞争后,我击败了来自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众多高校的学子,成为了唯一入围的幸运者。但是,考虑到我女朋友的问题,我没有急于签约,而是采取了迂回战术和用人单位周旋,以种种理由把签约时间往后推,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时间与机会。 此后,我和我女朋友先后转战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像华南农业大学、五邑大学、华侨大学等学校都给了我们机会,但结果却不甚满意。 面对现实,我们决定专程去宁波大学一趟,就有关问题与学校领导进行面谈,当然,事先征得了他们的同意。面谈期间,首先表达了我们的诚意,并着重展示了近期的学术成果;同时,强调了宁波大学并非是我们的惟一选择,因为杭州那边也已经在催促我们签约了。一番博弈后,学校的有关领导作出了让步,决定同时引进我们两个人,并答应破格升我为讲师。此外,还许诺安排一套两室一厅的住房。至此,我们的工作基本敲定,而且有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 人生就是一种选择,选择同时也意味着放弃,就业亦是如此。在选择宁波大学的同时,我先后放弃了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浙江工业大学、五邑大学、华侨大学、济南大学、青岛大学等许多单位的机会,但是我并没有感到后悔,因为我在作出选择前权衡了各种利弊,对目前的工作最为满意。 冬去春来,转眼几个月过去了。回顾找工作的历程,往事历历在目,感慨也颇多。尽管大学生就业的总体趋势是一年难于一年,但是,每年还是有很多同学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而有的同学则比较失望。为什么呢?这是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结合我的切身经历,我认为:首先,要练好内功,这是根本。作为一个学生,首先得学好自己的专业,如果连自己的专业都无法学好的话,怎么向用人单位证明你的优秀呢?其次,要有准确的定位。你的优点和特长何在,你适合在什么单位工作,你能为单位做多大的贡献,这些问题自己必须清楚,也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否则,就可能出现错位,碰壁就是难免的事了。最后,要做到未雨绸缪并保持自信。求职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与挫折是难免的,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关键是要保持自信,勇敢地趟过去,成功就不再遥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