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绝对挑战 > 正文

写在绝对挑战一周年

http://www.sina.com.cn 2005/07/15 10:53  中央电视台

  不知不觉中,《绝对挑战》1岁了!从节目酝酿到现在,伴随着《绝对挑战》的成长,我经历了一场从未有过的新奇感受,作为节目的专家,其实更多的时候是像一个准备上台的选手:全力以赴地设计着舞台上的动作,期待着梦想成真。

  制作第一期节目,绝对挑战让我从不以为然变得欣喜若狂。第一次接触绝对挑战的节目组是在2003年4月,人力资源领域著名的策划人孙虹钢先生找到了我,告诉我梦寐以求的合
作拍档终于出现了:中央电视台正在酝酿着一个人力资源方面的节目,想请大家一起交流一下。起初并不以为然,几年来,有此念头的媒体何止一家,类似的讨论也参加许多,可惜每次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我从事人力资源顾问有6年了,见到许多的人才期望一展宏图却难以找到适合的机会——找工作难;许多的企业求贤若渴却无法找到适合的人选——找人才难!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在求职的过程中无助和迷茫,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而企业也没有桥梁表达自己的需求。人才市场上,人才和企业在相互寻找,却常常擦肩而过,究其原因,不是我们的人才不够优秀,也不是我们的企业不够吸引,而是在他们之间缺少一条纽带,这条纽带就是“机会和正确的求职方法”。

  每当我看到一个优秀的人才因此而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或者一家企业因此而没有招到适合的人选,就感到心痛不已,这对我们的社会资源是一种多么大的浪费!作为专家,我也尝试通过培训、写作的方式传达自己的认识,但是影响力微乎其微,电视的确是最好的传播媒介,但是前些年的几次策划经历告诉我,在电视上展现求职的精髓实在是太难了。

  这一次,我不好意思拒绝孙先生的兴致,试探性地开始了和节目组的接触。

  在梅迪亚中心的茶室,我、孙虹钢和《绝对挑战》节目组进行了第一次接触,结识了制片人詹未和杨乐。第一次交流,基本上是各说各的,他们详细介绍了制作这个节目的初衷,还有国外的节目特点;而我们介绍的是实际中招聘是如何进行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考察人才。谈了四个多小时,他们说挺有启发,而我心里琢磨,这种讨论和做出节目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但是节目组随后的行动大大地改变了我的想法,听孙虹钢先生说,节目组以3-4次/周约见专家的速度在推进,交流的内容已经越来越细了。一个多月之后,当我再次和节目组见面的时候,我惊异地发现,他们谈得不是笼统的想法,而是具体的操作方案。我意识到,我面对的是一群能够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勇士”。

  在这些勇士的感召下,我和他们一起迈步,开始了艰难的第一期节目。那时适逢非典时期,却更加给我们这些勇敢的“缔造者”们营造了一种坚定的氛围:不能在室内沟通,我们就到露天的广场;出门不方便,我们就使用现代化武器:电话、E-mail、传真,上下翻飞,不亦乐乎!直到今天,每当提起当时的艰难,耳旁便会响起杨乐那固定不变的开场白:“白玲,有时间吗,我想和你说说节目的事情”。那时的我们就像一群刚开始创业的年轻人一样,每天都在兴奋、焦虑、争吵中度过,第一期节目也就在这种“不良环境”中呱呱落地了。摄制了4个小时,看到第一期节目的样片时,我们欣喜若狂,几个月的努力后我们终于做到了,做一档“教你找工作,帮你找工作”的节目。

  制作节目,从轻松上阵到战战兢兢。我录制了8次节目,前4次上场尽管在镜头面前不太放松,但是心里其实并不紧张,但是后几期录制节目表面轻松,心里却是战战兢兢。因为,我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绝对挑战,有人来信告诉我对某一期节目的选拔人才的异议,有的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询问招聘中的专业环节,还有的会详细地讨论某一句话的合适与否,我越来越感受到,作为专家,并没有躲在冷静的旁观者的位置上,确是和选手一样,置身在大的聚光灯之下,面对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挑战。

  面对的最大挑战是从怎么把自己的观点说明白,转变为怎么让观众明白我说的话。央视的权威性和节目的专业性,已经在人群中逐渐确立了权威的地位。起初我认为,观众在收看节目时,不仅要学聘能力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在收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中接收的观念上的转变,懂得什么样的人才是适合的人才,什么样的工作是适合的工作,作为我们专家,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就更要保证所传输出去的理念是科学的,并且是完整的,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对观众可能产生的误导。后来,发现问题还不仅如此,听到很多人讲:〈绝对挑战〉我很喜欢看,但就是看不明白,不知道用人单位为什么这么选人,专家点评的时候有些听不懂。面对这样的反馈我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自己说明白了还不行,还要想办法让观众明白!这意味着观点要清晰、语言要生动,要从观众的角度想问题。

  观众的期望越高,我对自己的表现就越在意。上台之前,反复研究企业的需求,一字一句推敲如何把考察点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台上,全神贯注地在观察候选人的真实表现,随时准备着有针对性的点评,有的人说,“为什么你评点的时候表情不能丰富一些”,其实我在现场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状态,所以的精力都在总结着点评的词语。我在节目组最怕的人就是台上的李佳明,他机智灵活的主持风格常常能够快速地把握住候选人的蛛丝马迹,然后笑眯眯地把眼光转向我,请“白玲女士做个点评”。常常让我措手不及,每次场上即兴发挥,不论发挥的顺利与否,节目录制完毕回家都得“加班”,我会把当时的情景翻来覆去的琢磨,哪一句话不够准确,哪一句话不够清楚,哪一句话说得不够水准。记得做天狮集团的海外经理的时候,节目结束的时候,李佳明突然说,给他们未来的发展提一个建议,我对当时的获胜者说“未来的路还很长,还需要继续努力”,说完后,我细细地想,其实这个话很空,更加适合的语言是“变被动交往为主动交往”会更准确和指导意义。幸好,这段点评没有播出。

  说到自己的感受,忍不住要提到《绝对挑战》节目组的成员们,一群心怀梦想、释放激情的人!这一年多以来,那些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我经常会在想,《绝对挑战》由当初的一个简单的构想,走到今天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央视黄金节目,凭借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呢?从外部条件来看,它摸到了社会发展的脉搏。今时今日的人们,不再是单纯为了活着而工作,也有了自我选择的环境,或为安全,或为实现,或为成就,或为过程,辗转在越来越多的自由中,走什么样的路,就成为每个人心中都在问自己的问题,也成为当今人群中最热门的话题。有这样一段打油诗来形容现代的人们:食物越来越好,食欲却越来越小;娱乐越来越多,快乐却越来越少,不停换着鞋子,却越换越夹脚!此时,社会需要有人帮助人们走出职业自由中的迷茫。从内在来看,节目组的每个成员都深刻的体会到这个节目所蕴涵的社会意义!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内在的支撑,他们才有可能在每期《绝对挑战》之前先接受着那另一种“绝对挑战”!他们积极创新,挂在嘴边的口号是“永远不变的就是变”,他们勤奋努力,不论多难的环节,他们都是执著地坚持着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有一点就可以充分的说明他们的坚持:在当初策划节目的时候,大家就定了一条“江湖规矩”,《绝对挑战》要绝对的真实!这在当初本是一个作为一个特色提出的,可是在不断的操作过程中,大家对这种真实的领悟也在不断的深入,深刻体会到这可贵的真实性在导向上和实际意义上对广大的观众究竟有多么重要!具体的策划和执行中,不止一次在这真实性上给了他们很大的挑战,有一次参加节目,三个候选人的实力作证环节表现都不够好,我担心现场竞争会太让候选人难堪,于是找到导演进行沟通:“可能需要辅导一下,让他们提前有个准备。”导演考虑整整了2个小时,最后还是狠狠心,“说不管怎样,让他们发挥吧,既然来了绝对挑战,就看他们真正的能力了”。最后的结果是,获胜者真的在场上出色地发挥了自己的能力,赢得了全场喝彩。

  从学习的眼光,看《绝对挑战》两大看点:

  相信很多人在观看《绝对挑战》的时候,是抱着一种吸纳的心态。期望能够从中一窥应聘的奥妙!结果却让大家很是郁闷:什么意思啊?为什么选了这个而淘汰了那个?那个明显比这个优秀的嘛……。看之前对这个不是很明白,看之后变成彻底的不明白了!要明白其中的奥秘,你要关注绝对挑战的两大看点:

  看点一、在比较中看用人之道。在收看节目时,很多观众不自觉的就会赋予自己一个假想的身份,把自己想象成为应聘者中的一员,暗暗的拿自己和企业的要求相印证。有的符合了,就以为自己适合那个工作,有的不符合,就认为自己不适合,其实,如果您真的是这样,那就可惜了,您错过了更值得去看的!其实看绝对挑战要像裁判员,比较不同企业的用人标准,而不是一概而论。比如:我们在招聘招商银行理财顾问的时候,考察沟通能力,后来选上了主动进取型的沟通人才;但是在用友软件招聘ERP售前顾问的时候,也考察沟通能力,后来选上了稳健适度型的沟通人才;看绝对挑战,你会听到几乎很像的考察点,但是一定要注意,这些听上去一样的考察点其实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不同的,作为观众,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准确把握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不同企业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含义,彼此之间有什么差异,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明白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看点二、在题目回答的背后,看人才的综合素质差异。大部分观众在区分选手表现的优劣时,往往是以他对题目的解决或者回答作为依据。其实,真实的招聘并不会像绝对挑战节目一样出题目,但是,背后的考察点都是一样的; 题目在设计的时候,考察点往往不是针对问题的直接回答,而是在回答过程中体现出的选手的一些品质和潜力。例如:我印象很深的问题是阿里巴巴的董事长马云先生的经典三问:

  1、 如果你很有能力,你的上司就是不用你,你怎么办?

  2、 如果你感兴趣的事情不让你做,你不感兴趣的事情偏让你做,你怎么办?

  3、 如果你的上司事事都不如你,你怎么办?

  这些回答无所谓对和错,但是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价值观、眼界、心态、潜力,并成为最终决策的依据。

  所以在观看的过程中,更加应该注重对选手在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个方面的观察,这样,才是真正做到了站在企业的高度来看人才。 (作者:白玲)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