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网络媒体新疆行 > 正文

司马义-铁力瓦尔地接受全国网媒采访时的讲话

http://www.sina.com.cn 2005/07/24 17:58  新疆天山网

  很高兴能够在这里与全国网络媒体的记者朋友们见面,并接受大家的采访。首先,我对各位千里迢迢来新疆进行专题采访,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为了让大家能够对自治区成立50周年来,新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我想在各位提问以前,首先对新疆各方面情况作一个总体的介绍。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五个方面的情况:

  一、50年来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祖国西部边疆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国土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6。边境线长达5600公里,与8个国家接壤,是我国面积最大、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截止2004年底,新疆总人口196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60%以上。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0年来,在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疆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成就和变化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体现在综合实力上。

  2004年我区生产总值达到2200亿元,是1955年的57倍。人均生产总值11199元,比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约57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8亿元,是1955年的85.5倍。农业总产值达到750.68亿元,是1955年的17.2倍。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特色优势农业和林果业、畜牧业迅猛发展。工业从无到有,已形成了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力量,包括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化工、钢铁、煤炭、电力、纺织、建材、医药、轻工、食品等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2004年我区的棉花产量达到175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近30%,是全国最大的商品棉基地。林果业总面积已达到1000万亩。番茄酱出口量占国际贸易量的1/4,啤酒花产量占全国总产的70%,枸杞占50%以上,红花占60%以上,新疆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酱生产基地及全国重要的畜产品和甜菜糖生产基地。原油总产已达2228万吨,是1955年的676倍。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三和第二位,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

  二是体现在城乡面貌上。

  ①从交通条件看:现在我区已经形成了包括铁路、公路、航空以及管道运输在内的立体交通网络。铁路从无到有,运营里程已达3010公里。公路通车里程由1955年的8820公里增加到现在的8.65万公里,99.6%的乡镇和89.9%的行政村通公路,而且路况有了很大的改观。民航已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联结国内外65个大中城市和区内12个地、州、市的空运网,通航里程已达11万多公里,成为我国拥有航站最多、航线最长的省区。

  ②从通讯条件看:目前在新疆已建成覆盖全疆的光缆干线,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现代化通讯体系。到2004年,全疆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27部,移动电话25部,高于全国的水平(现在全国平均水平是每百人有51部电话)。

  ③从受教育情况看:1949年新疆只有1所高等院校,学生不到400人,现在已经发展到28所,在校大学生有16.3万人。全区各类学校在校学生44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58%。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79%,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86.32%,文盲率下降到2%以下,全区已有71个县市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2004年自治区投入1.9亿元,对56个县、205万贫困生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今年计划再新增投入3000万元,让全疆所有困难家庭的中小学生都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从2000年起,在国家和内地有关省区的支持下,在内地12个发达城市举办新疆高中班,到2004年在校生已达5600人,计划2005年再增加13个城市,增加招生3115人。去年开始,我们又在疆内8个城市举办了疆内初中班,去年是1000人,今年计划招收3000人,从2006年起每年保持5000人的招生规模。

  ④从医疗卫生条件看:过去广大农牧区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生活条件差,群众有病无处看,也看不起;吃水靠涝坝,治病靠偏方,许多地方病盛行。经过这50年的发展,我区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在全区建立起了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这方面有两件事影响很大:一是实施了农村防病改水工程。从1995年以来,我区累计投入资金23.9亿元,解决了952万人的饮水困难和3300万头牲畜饮水问题,今年计划投资2.58亿元,解决70万人的饮水问题。二是开展了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2003年有3个县试点,去年又扩大了5个试点县,今年计划再增加40个县进行试点,总计全区将有48个县进行试点。

  ⑤从文化设施条件看。新中国成立前,我区没有一个专业文艺团体,没有艺术教学和研究机构,特别是偏远农牧区群众文化生活十分单调。经过50年的发展,现在基本实现了县县有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率已达到93%,即使在边远地区农牧民也能收看到几十个频道的节目。新闻出版工作较快发展,2004年我区出版各种报纸3.39亿份,其中少数民族文字占38%;各类杂志1450万册,其中少数民族文字占35%;出版图书8237万册,其中少数民族文字占40%。

  三是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上。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是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目前,新疆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45元,而1980年只有2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03元,1980年是427元。这些年来,为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特别是为了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条件,各级党委、政府做了大量工作。这里我想讲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扶贫开发。从1994年开始,我们实施“八七”扶贫攻坚,到2001年的七年间,累计解决了132万人的温饱问题,全区农牧区贫困人口比例从1994年的20%下降至2000年底的4.4%。从2001年开始,我们又用三年时间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到2003年,我区最后44万特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在此基础上,我们在2004年又实现了35万低收入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特困人口是指人均收入在670元以下,低收入贫困人口是指人均收入在882元以下,目前低收入贫困人口有224万)。第二件事是城乡抗震安居工程。新疆是地震多发地区。从去年开始,我们决定在全区实施城乡抗震安居工程,计划用五年时间基本解决全区抗震房的新建和加固任务。去年筹集资金1.67亿元,新建和加固改造抗震安居住房18.5万户(其中特困户2万户,贫困户5万户),约72万人搬进了新居。今年计划筹集3亿元资金,力争完成35万户以上农村居民抗震安居房建设任务,重点解决好2万特困户和12万贫困户的住房问题。

  总体来讲,我区50年的发展变化,可以用“三个巨大”来形容: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二是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三是人民生活有了巨大改善。这些成就,这些变化,都是实实在在的,都是全区各族人民可以亲身感受到的。

  新疆5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特别是这些年来,在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同志为班子的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领导,我区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抢抓机遇,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新战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各族人民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新疆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离不开兄弟省区市大力支援和无私帮助。据不完全统计,1955年至1998年,中央财政累计对新疆定额补助和专项补助共664.4亿元。1998年至2004年的七年间,中央对新疆各项补助累计1197.21亿元,在新疆的基本建设投资中,80%以上是中央安排的;在新疆的财政支出中,50%以上是中央财政补助的。2004年,中央对我区各项补助预计为286.96亿元,占当年财政支出的70%。尤其是这些年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关注新疆的发展和稳定,在政策、资金、项目、财力和人才干部队伍等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二、新疆民族团结的情况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全区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13个。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使新疆各族人民在政治上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解放后,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疆得到了很好地贯彻和落实。1953到1954年,全疆先后成立了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回等4个民族的5个自治州,以及哈萨克、回、蒙古、塔吉克、锡伯等5个民族的6个自治县,并在此基础上,于1955年10月1日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1984年起,自治区又逐步恢复和新建了43个民族乡,涉及9个少数民族的20余万人。新疆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区、州、县三级自治单位俱备的自治地方。

  50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区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定不移地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各族人民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权力,坚持不懈地在各族群众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和“三个离不开”思想的宣传教育,连续23年在每年的5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在我区建立并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50年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区的成功可以用“三个空前”来概括:

  一是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空前提高。50年来,我们党培养、选拔和使用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充分保障了各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权力。1950年,新疆少数民族干部仅3000人,1955年自治区成立时也只有4.6万人,而目前已达34.8万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51.8%,是解放初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110倍。

  二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得到空前发展。除前面谈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外,新疆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得到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教育、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在新疆各类教育中均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其中,基础教育阶段采用了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俄罗斯等7种语言进行教学。新疆的报纸用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6种文字出版发行,少数民族的报纸达43种,刊物达80种;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实现了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5种语言播出,新疆电视台实现了维吾尔、汉、哈萨克3种语言播出。少数民族古代文学巨著《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词典》和少数民族历史史诗《江格尔》、《玛纳斯》以及维吾尔族大型古典音乐套曲“十二木卡姆”等一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并得以发扬光大。新疆的民族歌舞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三是各族人民空前团结和睦。政治上、文化上的平等,为新疆各民族的团结提供了有力保障;经济上的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繁荣,为各民族的团结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50年来,新疆各族人民从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实践中,切身体会到了各民族当家作主的平等权利,真正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从内心里拥护党的民族政策,拥护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越来越巩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盼发展、求团结、思稳定已成为新疆各族人民共同愿望,共同追求。

  总体看,半个世纪以来,新疆的民族关系不断改善,民族团结日益增强,各民族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的民族政策体现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确的,是非常成功的,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

  三、新疆的稳定情况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一员,始终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新疆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族人民内求团结统一、外御列强侵略的历史,就是各族人民团结协作,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历史。

  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在境外恐怖势力的支持下,一小撮暴力恐怖分子在新疆境内外制造了一系列暴力恐怖事件,严重危害了国家安全,危害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他们的活动理所当然遭到了全国各族人民包括新疆各族群众的坚决反对和自觉抵制。这些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我区反分裂斗争的严峻形势,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在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集中力量严厉打击“三股势力”,有力地打击了民族分裂主义的骨干分子、宗教极端势力为首分子和暴力恐怖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牢牢掌握了反分裂斗争的主动权,进一步巩固了新疆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目前在新疆,暴力恐怖分子已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他们分裂祖国、破坏新疆稳定的罪恶阴谋不可能得逞。各族人民深刻地体会到:稳定是福,动乱是祸,发展是硬道理。

  今后,我们将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区,严厉打击极少数暴力恐怖分子的分裂破坏活动,坚决反对利用宗教进行各种非法活动,以维护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新疆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

  四、新疆发展的美好前景

  当前,我区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改革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呈现出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具体讲:

  一是发展的优势越来越突出。新疆发展的优势可以概括为两方面:

  第一是资源优势。新疆地域辽阔,地上地下资源都很丰富。一是水土光热资源。现有耕地6000万亩,另有可垦荒地7300万亩,占全国可垦荒地的13.9%。到2020年我区耕地有望达到1亿亩,在全国耕地越来越紧缺的情况下,这将成为发展的一个巨大优势。二是矿产资源。目前发现的矿产有138种,其中9种储量居全国首位,32种居西北地区首位。其中新疆石油远景预测储量231.11亿吨,约占全国陆上原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资源量12.95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根据我们的规划,新疆的原油产量到2010年将达到4200-5000万吨,天然气产量将达到300亿立方米。另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原油将达到1000万吨,届时新疆的油气当量将达到8200-9000万吨,新疆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煤炭资源的开发也大规模展开,目前鲁能集团计划投资1400多亿元建设哈密煤电化基地,形成116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这是目前我区发电总装机容量的两倍多)。三是旅游资源。新疆的历史文化遗存中外闻名,自然景观千姿百态,民族风情独具特色。四是生物资源。新疆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独特,开发和发展潜力较大。

  第二是地缘优势。新疆周边与八国接壤,有17个国家一类口岸。随着俄罗斯、中亚各国经济的复苏、亚欧大陆桥的全线贯通、中哈石油管线建设,新疆作为我国向西开放桥头堡的作用将日益突出。

  二是发展的自身条件越来越好。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尤其是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经济的增长达到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每年增加约200亿元,有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目前,我区确定的续建项目、预备新开工项目和正在做前期工作的预备重点项目累计达到100个。其中自治区安排的续建重点项目有44个,包括总投资107亿元的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60亿元的精-伊-霍铁路,投资10亿元的中哈原油管道和总投资30亿元的全疆电网联网等。计划新开工重点项目22个:包括总投资19.7亿元的察汗乌苏水电站;总投资18.3亿元的下坂地水利枢纽;总投资27亿元的哈密大南湖电厂一期工程;投资13亿元的兰新复线提速工程等。安排预备重点项目34个:包括总投资50亿元的大石峽水利枢纽;总投资16亿元的天山公路改造;总投资12.2亿元的阿克苏-和田沙漠公路;总投资38亿元的奎-阿铁路等。这些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我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三是中央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区的发展和稳定越来越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区的工作非常关心。2003年11月,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疆干部与人才队伍建设的32号文件。2004年4月,中央下发了关于新疆发展与稳定的11号文件。今年5月中央又就选派援疆干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下发了中办发15号文件。今年6月中央召开民族工作会议,并制定下发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结构调整、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生态建设和资源开发以及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发展等方面对民族地区提出了具体的支持措施。中央的这些好政策,为我区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也为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投资我区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五、我区今后发展的目标、思路和重点

  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区实际,我们确定的发展目标是:2005年我区计划实现GDP增长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50元以上。到2007年GDP达到2570亿元,年均增长10%;到2020年GDP达到7720亿元,年均增长9.2%,实现比2000年翻两番半的目标,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积极构建“和谐新疆”,努力实现“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战略目标。为此,今后我区的发展将突出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进一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推进粮、棉、畜、林果四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不断提高我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市场竞争力,努力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

  二是依托优势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石油、石化工业,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加快特色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不断提高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因势利导、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我区新型工业化进程。

  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努力把旅游业发展成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不断提升我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四是进一步加强水利、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是坚持“东联西出、西来东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行“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开拓中亚及周边国家市场,开发利用周边国家优势资源,努力把我区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西亚及东欧国家的出口加工基地和国际商贸中心。

  六是继续实施“科教兴新”和“人才强区”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我区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我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就一定能够把新疆建设的更加和谐稳定、更加繁荣进步。

  相关专题:全国网络媒体新疆行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