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苓管理实践:廉洁奉公 知人善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8/01 14:53 南开大学网站 | |||||||||
张伯苓在学校管理方面的真知灼见及其卓越的贡献是闻名中外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艰苦创业 廉洁奉公 在旧中国,南开作为私立学校,办学的困难是可以想象的。它不同于国立学校,也不
张伯苓一生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凡属公款、公物一丝不取。南开的经费完全公开,每年的帐目都放在图书馆里,欢迎师生查看。 他不辞辛苦为学校兴建校舍种花植木,把荒僻的八里台,打扮成天津郊外的风景区。兴建舒适合用的半西式房屋作为教职员的住宅,但却没有计划用学校的经费替自己建一所“校长公寓”,而是住在毗郊贫民住宅区,被人称之为“贫民窟”。小院方丈,仅有简陋的坐北朝南平房数间,左侧靠大门处,加盖一排厅房,右侧加盖两间厢房,勉强凑成一个三合院。室内外清洁整齐,陈设十分简朴。 张学良到天津拜访张伯苓时,他所乘的汽车和随从,在张伯苓住宅附近的一条泥巴路面上转来转去,却找不到张伯苓家的住处。原来张学良久仰南开校长的声望,怎么也想不到那仅有两扇小门 的小院子,便是张伯亭的“公馆”。 张伯苓出门,起初学校还备有“洋车”,俾便外出洽谈、办事,但他不主张专用,任何同仁均可使用。每次公干到北平,住在前门外施家胡同“北京旅馆”。店费每日一元,他每次都带上一盒臭虫药,一包茶叶。北京旅馆的臭虫很多,臭虫药是必需的防护用品,这一包茶叶就算是他唯一的奢侈品了。 有一次,张伯苓在北京开会是从旅馆步行去的。散会时大门口的警卫人员问每个人的汽车号码,张伯苓被问及汽车号码时,便随口答道:“十一号”,警卫人员追寻,找不到“十一号”车,他笑着说:“我是两条腿的十一号”。一时被人们传为美谈。 张伯苓为创办南开学校,长达半个世纪,筹款何止千万,但他把自己的工薪降到比一般教授还低的水平,一生过着俭朴的生活。他去世后,其夫人即过着较清苦的生活。周总理有鉴于此,曾送她五百元人民币。这在贪污成风、贿赂盛行的旧中国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二)善用贤能 知人善任 张伯苓办学之所以卓有成就,一方面是由于他的坚强意志和实干苦干精神,而更重要是他尊重人才,知人善任。他深知提高教育质量,第一要依靠学术上造诣深的优秀教师;第二要依靠擅长管理工作的行政人员。任何领导都不能把各种才能集于一身,关键在于善用贤能。张伯苓与同事之间没有狭隘的帮派观念,能倾听别人意见,发挥各人所长,做到一视同仁,量才录用。他经常和同事们一起餐叙,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商谈校务,交换意见。在他身边有一批忠于职守的人员,其中服务最久、最有名望的,即所谓“四大金刚”:伉乃如,华午晴,孟琴襄,喻传鉴四位先生。他们都年富力强,又是精通本职业务的行家里手。他们在南开不计较待遇,不计名位,矢慎矢勤,兢兢业业,终生为南开服务,其原因就是张伯苓能“知”他们,“用”他们,“信”他们,以“国士”对待他们。 选拔师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张伯苓聘请教师均经严谨选择。首重品德,次论学识,做到适才适所,视南开各课之所需,礼聘那些最著名的杰出人才。他认为办好学校在于执教者的真才实学和对教育事业忠贞不渝的献身精神。他用自己火一般的热情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与他志同道合的专家、学者来南开执教。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才华横溢、奋发有为,抱教育与科学救国志愿的仁人志士。他们对张伯苓的理想和事业坚信不渝,因此能为南开作出自己的贡献。 南开是一所私立学校,教师的薪金不如其他国立大学,也不如外国教会补助的学校。当时南开聘请教师,要与清华。北大、燕京等大学竞争,如何以较低的薪金,维持高水平的师资,确是一门很大的学问。那时,许多知名教授,不计报酬,任劳任怨,一辈子为南开服务,这不能不说是张伯苓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1929年夏,杨石先获得出国攻读博土学位的机会。张伯苓为了他的深造,不惜用美国罗氏基金团的资金,资助他出国进修。1931年,杨石先取得了博士学位。由于成绩优异,德国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维兰德教授邀请他留下任研究员,经张伯苓的吁请,他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重返南开教席。象杨石先这样一批出类拔萃的知名学者,宁可在一所私立学校领取较低的薪金和适应较差的工作条件,却能全心全意地在南开服务,这与张伯苓的善用贤能是分不开的。 张伯苓一生对人对事,都放在明处,这是一个教育家特有的品格。他常说:“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也都有短处,世间没有十全十美之人,我们使用人才,要尽量使其发挥所长,避其所短,在他长处得到发挥时,短处就会退缩不显了。如果我们处处吹毛求疵,世间将无可用之人了。”张伯苓的用人,曾受到不少人的推崇。 (三)重视校风建设 校风是一个学校特有的精神风貌。张伯苓十分重视校风的建设,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情操。张伯苓对他早期提出的矫“五病。,树新风思想和三十年代以后提出的“公能”校训的关系作了如下的阐述:“唯‘公’,故能化私,化散,爱护团体,有为公牺牲之精神;唯‘能’,故能去愚,去弱,团结合作,有为公服务之能力。此五项基本训练,以‘公能’校训为指导原则。而‘公能’校训,必赖此舞项基本训练,方能实现。分之,为五项训练,合之,则为‘公能’二义。允公允能,足以治民族之大病,造建国之人才。 1934年,张伯苓在南开创办三十周年校庆纪念会上正式宣布“公”、“能”为南开校训。张伯苓提倡“公能”教育,一方面是培养青年“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则是训练青年“文武双全”、“智勇兼备”,为国效劳的能力。 什么是“公”和“能”呢?他解释说:“公”便是无私无我,“能”便是实干苦干。在一次周会上,他讲南开精神——“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时说:“允公,是大公,而不是小公,小公只不过是本位主义而已,算不得什么公了。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教人,发扬集体的爱国思想,消灭自私的本位主义。”“允能者,是要作到最能。要建设现代化国家,要有现代化的科学才能。而南开学校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培养具有现代化才能的学生,不仅要求具备现代化的理论才能,并且要具有实际工作的能力。”他又说:“所谓日新月异,不但每个人要能接受新事物,而且还要能成为新事物的创始者;不 但要能赶上新时代,而且还要能走在时代的前列。”③ 张伯苓所提倡的“能”,包括的内容很丰富。如智能、体能、技能、才能等都是属于“能”的范畴。他认为知识淡薄是智能不如人;身体衰弱是体能不如人;拙嘴笨舌是口才不如人;遇事糊涂是判断是非能力不如人;处理事务滞效是工作能力不如人;一盘散沙是凝聚力不如人。南开教育就是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为社会、国家所需要的各种“能”。 张伯苓时常鼓励学生要实干、苦干。这个“干”字,几乎成了南开语汇中最常用的字。张伯苓就是以这个‘’干”字为手段,达到训练学生获得各种“能”的目的。 张伯苓还经常告诫学生,很多事情只要努力去干,都会化无为有,化不能为能。他认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是消极的。他说:“有米,人人可作炊,何用巧妇!没有米,能想办法弄来米作成炊,才是巧妇。”他规劝学生要当“能作无米之炊的巧妇”。历史表明,他的“公”、“能”精神,实实在在地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南开青年学子。 ① 1946年12月23日上海《新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