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教育时评 > 正文

忽略教学实践 专家解惑新课改为何令教师为难

http://www.sina.com.cn 2005/08/18 10:59  人民网-华南新闻

  作者:李先梓

  据《中国教育报》8月17日报道:随着“新课改”在各地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对新课改进行“反思”,且观点众多,各执己见,有时甚至互相对立。这让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十分为难,面对专家学者不绝于耳的“解惑”,教师心中的“惑”更多了,他们无奈道:“新课改,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作为一名身处教学一线的中学教师,笔者对这些同行在课改中出现的“惑”体会颇深,因为笔者就曾参加过一次虽非“新课改”但也属于“教改”之类的教学实验工作,在教改过程中,笔者与同事们也曾经多次请教一些所谓的教育专家学者,请他们来作报告,或走出去参观学习,得到的“指导”确实不少,但心中的“疑惑”却也越来越多,最后当这些“疑惑”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我们不得不放弃已经进行一半的教改实验,重新回到原先的教学老路子上面,那种无奈的沮丧颓败之感只有身处其中的教师才感受得到。

  从根本上说,“新课改”就是一次全国规模的“新教改”,由于地域不同,学生基础不同,教师素质不同,课程设置不完全相同,专家们对于新课改持有不同的观点也是正常的。问题在于,专家们这种喋喋不休的观点之争的持续,只能使新课改的实践者也就是一线教师们处在无所适从的地步,最终导致教改实验中最容易出现的结局———无疾而终,回到从前。诚如此,岂不是“清谈误教”么?

  笔者这样说,并不是说专家们不可以没有不同的观点,笔者只是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学者们互相争论的现象,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学者们都是从理论的角度上形成自己看法的,而教学却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问,忽略了实实在在的教学实践,单纯从理论角度上对“新课改”品头论足,是不可能得出一致性意见的。只从理论角度评价和指导中学教学,而不是结合实践进行针对性的改进,这是在当前许多中学教学专家身上普遍存在着的问题。笔者曾经接触过一位名气颇大的语文教育理论家,他是个某师范大学中文系的“课程教学论”博导,出版过多部语文教育专著。2001年他在给笔者等多名中学语文教师授课时曾经坦言,他的那些理论只能用来写

论文和出专著,他根本就不会给中学生上课!这令当时的我们大吃一惊。

  因此,解决目前这种专家们理论之争的唯一途径,就是专家们必须从高高的理论平台上走下来,切切实实地走进教学实践之中,结合教学原理及其新课程标准,和一线教师们一起探索出适合本地区教学实际的课改路子,而不是忙着对新课改进行“反思”。别忘了,目前广大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方法、内容等还处于学习、理解、探索阶段,还不到“反思”的时候呢。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