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正文

王垠为什么想做清华园的匆匆过客

http://www.sina.com.cn 2005/09/27 11:30  新京报

  《华夏时报》昨日报道,清华大学某实验室的博士生王垠,近日向清华大学写下了近万字的退学申请。作为在清华大学就读的、令人羡慕的“天之骄子”,从报道上看,王垠是一个热爱学习和研究、常思进取的学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他可能还是清华大学里一个颇有所成的博士生。根据常理,这样一个博士生,至少完全可以选择继续“混”下去,最终顺利拿到博士学位。

  当然,王垠有他自己选择人生的自由和权利,尽管他要为此付出很大代价。但是王垠的困惑,也反映出今天博士教育乃至高等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根据

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先生的统计,今年春天,中国在学博士生已达14.35万,培养规模跃居世界前列。在美国大学中,每年博士学位授予数量超过700人的,只有2所,超过600人的也不过6所,但是中国已有多所高校博士生招生人数超过1000人,最多甚至达到了1400人。

  数量上的优势,并不等同于质量上的优势。博士生培养的目的,是要培养一个能够独立从事研究和创新的学术人才,而不是一个只知道机械性重复实验过程的“机器”。但是,为了培养一名出色的博士生,不但要给他一定的学习任务,还要给他一个宽松的研究环境,以及一个完善的人格培养土壤。可是,这种培养环境,在我们这里却竟然常常成为稀缺资源。

  在今天的中国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与理想目的相去甚远的弊端。一方面,今天的博士生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不但要完成自己的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还要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甚至承担与自己的研究并不相关的诸多导师自己的课题。这些课题有些来自国家科研部门,另一些则来自财源广阔的公司企业。

  另一方面,对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定位偏差,也导致了博士培养的失误,部分教师不但忽视对研究生、博士生学术和研究能力的系统培养,甚至动辄视之为“学术民工”,所有的学习过程,就是为了发表论文或者是替导师争取经费完成课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王垠的选择只不过是一种极端个案。

  坦率地说,责任不全在王垠们的导师身上。因为在今天经济驱动力和学术功利主义的双重压迫下,摆在导师们面前的选项其实不太多,有时候他们也是极为无奈的。因为他们也不得不为了科研经费或者是论文发表数量,而四处奔忙。

  熟悉清华大学的曾昭奋先生,曾经在《读书》中向清华发出了“清华园里可读书?”的追问。其实,这个追问也是给今天很多大学的。试想,如果清华大学都不能从王垠的困境中幸免,那么,还有什么教育机构能够幸免?王垠的退学申请,只不过是再一次质问我们,如果清华园里不可读博,那么,还有那里是人才培养的理想之地?

  清华是一片研究的荷塘,北大是一个学术的湖泊,在水中游来游去的智慧头脑,其实大多是今天中国的知识英才。当孩子们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有资格进入清华、北大深造的时候,他们一定不希望自己成为荷塘或者未名湖边的一个匆匆过客。我相信,这不但是王垠的理想,也是今天大多数有苦难言的博士生的理想。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