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何如此成功--17位昔日高考状元成才共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10/14 17:03 武汉晨报 | |||||||||
编者按:8月1日起,晨报陆续推出《回访昔日求学明星》大型系列报道,共报道了1978年高考恢复以来的17位省市高考状元。报道结束后,我们仍接到不少热心读者的询问电话,他们想知道这些状元有何共同点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为此,我们采访了状元本人及“中国高考状元研究第一人”王极盛教授,总结出17位昔日求学明星的成才共性,望老状元们的成功经验及他们的家庭教育方法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三大法宝造就状元 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当的学习方法+正确的考前心态,使得昔日的17位求学明星轻松摘得状元桂冠。 自觉学习 见报的17位老状元从事的行业各有不同,但自小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却使他们受益终身。 1978年全省外语状元陈行健,文革10年期间仍自学不辍,下放农村还在自学《古代汉语》,通读全英文版《天方夜谭》。 1995年全省理科状元肖锐谈及学习习惯如何养成时表示,和当时其他学生一样,无非是预习、听课、复习。“要自觉地学习。传统三步曲看似简单,但坚持下来将受益无穷”。现在,传统三步曲已被他“改良”为做实验、听报告、查阅前人文献。 方法得当 一个人取得的成就到底有多大,往往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木桶效应”。正由于对“木桶效应”的认同,1988年武汉理科状元成少勇36岁就成为汇丰银行最年轻的高级副总裁。 两个本科学位、三个硕士学位,正常情况要花17年才能拿到,但成少勇只用了9年。“课堂上的时间完全够用,学习时要集中精力,要让所学的知识更多地进入潜意识。”成少勇的成功秘笈就是高效率地学习。 很难想像,1990年武汉理科状元罗为高中时也曾考试不及格。但挫败中的罗为发现,考试不及格并非自己能力欠缺,而是学习方法不得当。除每天认真复习当天所学知识外,他还做好次日的新课预习。对错题,除了改正,他还找来同类型题加强巩固。 1995年全省理科状元肖锐高一时成绩并不好。善于总结规律的他自创“错题集”,绝不让类似错误再犯。 “学习与方法,就像脚与鞋的关系。方法得当,如鞋子合脚一样舒适,走路不吃力;反之,不仅伤脚,且举步维艰。”1990年全省理科状元肖欲晓认为,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应认清自己的弱点,有针对性地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非千篇一律。 摆正心态 十几年前高考制度未作修改,高校也未进行扩招,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来形容高考一点不过。在众多优秀者中脱颖而出,良好的心态必不可少。 1984年高考首日,刚从医院包扎完伤口的何立强咬牙忍痛答完试卷,这位缠着纱布进考场的特殊考生,战胜了生理上的疼痛,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 10年前的状元肖锐,高考前两月,母亲病逝的消息突然传来,噩耗并未让他沉寂在悲痛中,而是更多地激发了他的斗志,最终考中全省理科状元。 1981年全省文科状元张敏说,自己当时在班上并非最出色,考中状元得益于放松的心态。“科学的定位很重要,太过苛求的目标,无法达到。”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