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政治理论2000题 > 正文

选择题Ⅱ

http://www.sina.com.cn 2005/10/23 13:37  金榜考研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

  A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B生产方式是发展的决定力量

  C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

  2在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的有()

  A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B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C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D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C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D实践是人类社会和人的存在方式

  4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

  A它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物质力量

  B它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

  C它是当代人的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

  D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是物质的、客观的

  5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是()

  A 人的自觉活动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

  B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到实现

  C人的自觉活动可以改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被人们所驾驭

  6在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一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A任何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总结果(合力)都起着作用,因而都包括在这个总结果(合力)之中

  B任何人的意志都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C任何人的意志都必然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

  D任何人的意志都只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盲目支配,而不能有自由

  7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是()

  A建构社会存在B维护或批判社会现实

  C控制社会活动D调节社会活动

  8生产关系的客观性的含义包括()

  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

  B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不能随意选择

  C人们不能干预生产关系的变化

  D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

  9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10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有()

  A它是生产资料的谋取方式B它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C它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D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更替

  11社会意识是()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人的头脑中自生的

  C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体现D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1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

  A科学技术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科学技术渗透到现代生产力系统各类要素中去

  C科学技术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超前作用

  D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

  13从与经济结构的关系来看,有确定规范的系统的社会意识包括()

  A意识的诸形式B思想

  C国家政治D.科学

  14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5国家的起源及其特征的表明,国家是()

  A一个阶级概念B阶级统治的工具

  C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16国家的职能可以分为()

  A社会职能B政治职能C对外职能D对内职能

  17国家的对外职能表现为()

  A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B防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

  C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D参与国际经济政治生活

  18政治上层建筑包括()

  A国家政权B政治法律制度

  C政治法律思想D道德思想

  19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类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A劳动发展的历史B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

  C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D物质资料生产者活动的历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31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