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政治理论辅导全书 > 正文

第三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3)

http://www.sina.com.cn 2005/10/23 21:05  金榜考研

 4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积累的发展,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资产阶级手中的财富和资本日益增长,另一方面大量的工人失业,生活状况恶化,贫困也在积累。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两极分化现象,反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而加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十二)资本有机构成

  1资本有机构成

  (1)资本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2)资本技术构成。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3)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其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这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2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及其对工人就业的影响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及其对工人就业的影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产生了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

  (1)相对过剩人口的含义

  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国家所特有的人口规律。它是指由于劳动力对资本的供应超过了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造成的大量失业人口的经常存在。

  (2)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原因

  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这必然造成以下两方面后果:

  ①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减少,有时甚至绝对减少。

  ②劳动力对资本的供应日益绝对增加。资本积累造成的劳动力供给的绝对增加包括:第一,由于机器生产使一些操作变得简单,大量的女工、童工可以参加生产;第二,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加入雇佣劳动者队伍;第三,破产的中小资本家中的一些人也被迫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这样,一方面是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有相对减少的趋势,另一方面是劳动力的供给有绝对增加的趋势。结果造成大量工人失业,形成过剩人口。这种过剩人口,不是绝对的,即不是社会的财富和生产能力不能保证这些人的生活和工作,而只是相对的,即相对于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需要来说,这部分劳动者成为过剩的或多余的,因而是相对人口过剩。

  (3)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意义

  ①相对过剩人口是一支庞大的“产业后备军”,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对劳动力的不同需要。

  ②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对在业工人形成竞争压力,资本家可以胁迫在业工人,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3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其它后果

  资本有机构成除了造成上述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之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还造成了其它一些后果,比如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等。

  (十三)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1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是单个资本的增大。

  2单个资本增大的两条途径:资本积聚、资本集中

  (1)资本积聚

  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家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不断增大自己的资本实力,从而引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积聚。它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2)资本集中

  资本集中是把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的大资本。资本集中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这两个强大的杠杆来实现的,亦即它既可以采取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的形式,也可以采取组织股份公司的形式。

  (3)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

  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者的区别在于:第一,资本积聚会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大,而资本集中则不会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额,它只是改变社会资本总额在资本家之间的分配。第二,资本积聚的增长受到社会财富(包括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绝对增长数额的限制,所以它的增长比较缓慢;而资本集中则不存在这种限制,因而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大量的资本。

  二者的联系在于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竞争实力增强,因而会加速资本的集中;另一方面,资本集中使个别资本总额和积累规模迅速增大;反过来,又会加快资本的积聚。两者共同促使资本积累不断增大,资本有机构成迅速提高。

  (十四)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成本价格

  成本价格又叫生产成本,是指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成本价格这一概念抹煞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此时,在商品价值中,剩余价值就表现为成本价格之上的一个增加额,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对于资本主义经济活动来讲,成本价格具有重要意义。它是资本家经营企业盈亏的标志,是同类企业之间竞争的重要内容。

  2利润

  利润是资本在运动中带来的,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产物的价值增加额。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来源于产业部门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不仅耗费的资本在发挥作用,而且没有消耗的不变资本部分的全部预付资本都在发挥作用。这样剩余价值就进一步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便取得了利润的转化形式。

  3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同一个东西,所不同的,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而利润则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这种形式歪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4利润率

  (1)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P’代表利润率,则利润率P’=m/(c+v)。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与不同资本数量的对比得出的不同比率,所以说,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率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则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在量上也不同。由于预付资本在量上总是大于可变资本,因而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

  (2)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主要有:

  ①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剩余价值率高,利润率也高,反之,则低。两者按同方向变化。

  ②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资本有机构成高,利润率低;反之,则高。两者按反方向变化。

  ③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资本周转速度快,年利润率高;反之,则低。两者按同方向变化。

  ④不变资本的节省。节省不变资本,可以减少预付资本,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会使利润率提高;反之,则降低。两者按同方向变化。

  ⑤原料价格的变动。原料价格上涨,成本提高,利润率降低;反之,则提高。两者按反方向变化。

  (十五)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部门间的竞争导致平均利润的形成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在不同部门的作用是不同的,因而各部门的利润率也不同。但是,资本的本性是要实现价值增殖,带来利润。而利润既然作为预付资本的产物,因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也就成为资本的必然要求。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决定了部门之间存在着追求有利投资场所、追求更高利润率的竞争。竞争的方式或手段是资本转移,即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抽出,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这样,原来利润率低的部门,因投入的资本减少,生产缩减,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使利润率提高;而原来利润率高的部门,因大量资本涌入,生产扩大,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使利润率下降。部门之间的这种竞争,使资本和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转移流动,导致价格和价值偏离,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各部门资本家根据自己预付资本的多少,按照平均利润率得到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各部门的不同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只是一种趋势,不能认为各部门的利润率和利润量是绝对平均的。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使各部门获得的利润与各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多少无关。这就使利润完全表现为预付资本的产物,进一步歪曲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十六)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生产价格的形成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就不能再按价值出售,而必然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即生产价格出售。这样,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的。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2生产价格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生产价格形成后,它与商品的价值之间出现了一些差别。从质的方面看,生产价格只同资本相联系,而同活劳动没有联系;而价值则是同工人的活劳动直接联系的。从量的方面看,生产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因为平均利润率形成后,不同部门得到的平均利润,不一定恰好等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但是,生产价格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这是因为:

  (1)生产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形成的。生产成本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而平均利润则是由剩余价值在各部门之间重新分配形成的。所以,生产价格没有脱离价值。

  (2)全社会看,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从而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也是相等的。

  (3)生产价格会随着价值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商品价值中c+v部分的变化,会引起生产价格中生产成本的变化;商品价值中m部分的变化,会引起平均利润的变化。所以,价值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生产价格的变化。

  3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

  生产价格形成后,生产价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就变为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而上下波动。

  4超额利润

  超额利润是商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它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排斥各部门中少数先进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因为上面分析平均利润率形成时,是把每个部门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事实上,同一部门中各个企业的利润率由于生产条件的不同仍然有高低差别。先进企业由于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仍可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5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学说的意义

  (1)理论意义。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在理论上发展了劳动价值理论,解决了政治经济学说理论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即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要获得等量利润的形式上的矛盾问题,使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得到进一步论证。

  (2)实践意义。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论证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揭示出雇佣工人不仅受本企业资本家的剥削,还受整个资产阶级的剥削。无产阶级要革命,就不能仅仅反对本企业的资本家,而是必须联合起来,反对整个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剥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彻底的解放。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500,00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