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考试中心 > 关注2006艺术高考 > 正文

艺考生追梦事:月花费过万 蚯蚓般生活(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10/26 13:48  北京晨报

  母亲北京陪读 父亲家乡赚钱

    地下室吃住练琴 自称如同蚯蚓

  [调查背景]

  为了考进中央音乐学院,从今年9月底开始,来自天南海北的孩子们背着大大小小的包袱汇聚到音乐学院的各个角落,陪同他们的还有他们的母亲。这些母亲不惜辞去当地的工作,来到北京照顾孩子的生活,她们中有工人、生意人、公务员……近日,记者走进这群考艺术类专业的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对他们的生活状态进行了调查。

    艺术类考生面孔:求学痛苦并快乐着


居室拥挤凌乱


乐器置于墙角


宾馆在地下室 晨报记者 吴亭 摄


艺术高考生在练琴

  “我们是来拼搏的”

  考生:张红 籍贯:山东淄博

  当记者在中央音乐学院附近一个地下室练琴房看到张红母女的时候,18岁的张红正在琴房里练琴。琴房外,她的母亲告诉记者:“我们就是来拼搏的!”

  张红的父母都是工人,这次来北京请老师给孩子辅导专业课,张红的父母省吃俭用凑足了1万元。张红的母亲已经下岗,父亲每月不过千元的工资是家里的全部经济支持。不过看着孩子的进步,她的母亲欣慰地说:“北京的老师就是不一样,眼看着孩子一天天地进步。但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钱。”

  张红是记者采访的十多个考生中衣着最朴素的一个,虽然不像其他孩子穿得那样光鲜亮丽,但却也干净利索。不练琴的时候,张红总是和母亲在一起,很少和其他孩子说笑。

  执著的作曲“才子”

  考生:鲁阳 籍贯:辽宁沈阳

  鲁阳是大伙公认的才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已经参加过一次音乐学院的考试,并被电子音乐作曲专业录取。但是鲁阳的目标是作曲系的作曲专业,因此心高气傲的他选择了重读。今年鲁阳的辅导老师几乎还是去年的“原班人马”,他每天呆在学校写曲子,然后练琴。

  鲁阳的父亲是当地音乐学院的老师,所以他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熏陶和严格训练。琴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第一次见鲁阳是在去年冬天,他里边穿了件背心,外边裹了件大羽绒服,满头小辫,到了琴房,脱了大衣就开始练。他这个形象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当其他考生要求看鲁阳新创作的曲子时,鲁阳腼腆地说:“今天刚写了一个,但肯定弹不出来,太难了。”在其他同学看来,鲁阳在明年2月份的中央音乐学院的专业考试中一定能够成功,因为“他就是有才”。

  卖两套房供孩子

  考生:赵轩 籍贯:辽宁沈阳

  赵轩的母亲非常开朗,她毫不讳言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为了赵轩,我们都卖了两套房子了,但就是这些钱估计这次来北京学完之后就剩不了多少了。”赵轩家的这两套房一套卖了22万,一套卖了17万,要不是因为赵轩走上了艺术的道路,他们家在当地也能过得比较富裕了。

  赵轩的母亲已经下岗,为了给女儿多挣些学费,懂会计的她曾远涉重洋去打工。她去过保加利亚、泰国、新加坡。“孩子他爸说了,就是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给供出来,如果钱还不够,我们就把最后一套房子卖了。”

  赵轩和母亲租了西便门一套一居室的住房,赵轩上课的时候,母亲就在家里收拾屋子,去早市买菜。“北京的东西真贵,我每顿饭就凑合凑合,赵轩吃剩下的我吃,平时要补充营养什么的,就只能买点儿香肠了。”赵轩母亲告诉记者,孩子到北京跟老师学,怎么说也不能显得太寒酸,“学艺术就是花钱,我们还不敢跟老师喊穷,怕老师多心,为了孩子只能打肿脸充胖子了。”

 [1] [2] [3] [4] [5]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