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正文

中科院院士杨福家建议:对老师学生有“大爱”

http://www.sina.com.cn 2005/11/28 10:43  钱江晚报

  对老师学生有“大爱”

  育人环境,这同样是中外教育的重大差异。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例,这所学校从2001年到2005年世界排名第一,它不仅对教师显示出它的“大爱”,而且对同学给予深切的关爱,家庭年收入6万美元以下(在美国不算贫困)学生的100%都获得了奖学金,家庭年收入20万美元以上的也有30%获得了奖学金。这也是大学排名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它用基金保证学得好
的学生一定能读大学。

  这里我想跟大家再一次讲一讲费马大定理的故事。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德鲁·怀尔斯(Andrew Wiles)“迷恋”费马大定理,8年没出一篇文章。在国内这样的人可能早就下岗了。可他的校长却没找他的麻烦,并说他这样做总有他的理由。果不其然,8年后,怀尔斯教授宣布最终证明费马大定理这一困扰世界数学界长达360年的难题,这就是一所学校给予教师的宽容,才让大师成长起来。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纳什(John Nash),曾经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但是普林斯顿大学仍然允许他静心地生活在校园内,给予他极大关爱。他一“疯”就是30年,学校就留了他30年。可30年后,学校的宽容和家里人的关爱让他“醒”了,并最终摘取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同样的幸运也发生在中国人身上。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工作的中国学者杨向中,因为对牛的兴趣而研究克隆牛。后来因为科研条件限制要转校。校长问他你需要多少资金补充研究条件,他说大概800万美金。校长说,我一天之内给你答复。不到24小时,校长用三种形式给了杨向中回复:email、电话录音、秘书联系。校长同意给杨向中1200万美金资助他的科研,盛情挽留他。现在这个大学在克隆牛方面的研究是最先进的。

  上次见导师是多久以前

  中外教育差异的第五个方面在于是否真的“以学生为中心”。全世界的导师制源于牛津大学在15世纪发起,这是牛津大学对世界高等教育最大贡献。关于导师和学生的关系,牛津大学有这样一个说法:导师对学生喷烟,直到在学生的心里点燃火苗。我并不赞成导师吸烟,但我觉得这种比喻很对。

  再看耶鲁大学。它的优良传统是“住宿学院”,学生和老师们住在一起,学校在住宿学院中鼓励学生组织各种社团,形成了大学慢慢积淀下来的传统和氛围。学校有200多个学生社团,而那些后来成为国家领导者的人们,据说都在社团中做过领袖。

  在

哈佛大学350年校庆之际,有人问,学校最值得夸耀的是什么?校长回答说,不是哈佛出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让进入哈佛的每一颗金子都发光。李政道在2002年撰写出版的《物理的挑战》一书中说:“培养创新的科学人才,必须要有好的导师和密切的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这是省不了的,不能用网络、程序代替的。”

  可现在我们的问题是:上次见导师是多久以前?很多学生有这样的感受,除了上课,基本看不到导师的影子。问这些老师,他们则有苦衷:我们的薪水和两部分挂钩,一是固定工资,二是津贴。老师的工资不高,如果不努力多拿一点“额外”收入,一退休,一大块津贴就没有了,以后的生活就无法保障,自然无法把学生培养照顾得面面俱到。

  我很理解这些老师,如果社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和谐,就会出现问题。和谐校园也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和谐校园里应该不提倡官本位。中外高校选拔教师也有很大的差别。中国选拔教师的普遍标准是学术型的,范围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而外国选拔教师的领域则宽了很多,从全世界选拔,并且很多来自政府和企业。

  比如美国国防部长就走上大学讲坛,为斯坦福大学的学生讲授“高科技与国防科学”,我想这门课再没有人能讲得比他更好了。

  前几天,我听说赵启正同志要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院长,我感到非常高兴,他做院长的确能把多年的工作实践带入新闻教育中来。

  如何造就一代创新人才?回到这个问题上,我仅仅是和大家做了一次抛砖引玉的讨论,也仅仅是我的一家之言,就像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作品《沉思者》一样,教育的问题有待于我们的进一步思考与解答。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