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记忆特训教程》 > 正文

几种常用的重复技巧

http://www.sina.com.cn 2006/02/15 14:39  新浪教育

  总的来说,科学的重复技巧,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去对抗遗忘——在遗忘点之前的相适时间里进行复习。具体来讲,重复的技巧千千万,应用时应该因人而异。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重复技巧。

  1、从新的角度使识记过的信息重现

  (1)用不同器官去感觉同一信息

  (2)以逻辑艺术文字使音乐琴声再现

  (3)先将数字转录为新的形式而后再记忆

  (4)变换顺序重复

  (5)让需要记忆的信息重复出现在不同词语中

  (6)每次都以不同的方式预习和复习

  (7)使外语的词根重现于不同的单词之中

  2、分散重复与集中重复相结合

  经过人类记忆实践的检验,有些信息需分散重复——记忆效果优于集中复习;有些信息如诗歌之类的则需集中重复——记忆效果优于分散复习。

  3、对重要内容适度地超量重复

  超量重复,就是识记某一材料达到最低限度熟记时,继续重复回忆或复读(重复认知)。

  由于超量重复的最佳次数不但因人而异(对同一信息有人超量重复百分之几就记牢了,有的人超量百分之百才能记牢等),还因信息的繁简陌熟而异。所以,只能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而最重要的就是总结出适合于自己的超量重复百分比。

  超量200%虽然能够使保持量增加,但所耗时间却比超量150%多了许多。所以,通常情况下,超量150%就是最佳选择。

  4、增加回忆份额

  (1)闲时“回嚼”

  闲时“回嚼”,就是在闲时将忙中贮存在脑内的信息通过回忆提取出来,以求加深记忆。学生与工作者使用此法虽有不同,但“忙时为闲时备好分块(条)回忆的材料(内容)”却是异曲同工。

  (2)争论

  古人也叫切磋。争论是一种有机会通过别人来修改完善或否定自己所记信息的方式。其过程就是利用回忆起来的信息组构而成的论据说明论点的论证过程。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

  在争论过程中,争论者进行积极地思维,重要的论据和论点可能被重复多次,便在不自觉中强化了记忆效果。

  如果自己提出的论据站不住脚,被对方用可信服的论据所驳倒,争论后还会因放弃自己的论点与论据而使大脑得以净化,并首次将对方正确的论点与充分的论据及顺畅达理的论证过程记入脑中,使原有的经验得以更新。

  争论能形成有利于记忆的热烈气氛,这种气氛有利于散向注意力的集中和强烈神经联系的建立,还能惹起对争论问题的兴趣,也锻炼并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对争论问题的记忆在大脑的两个半球协同合作中得到了强化,特别有助于事后回忆。

  (3)背诵

  背诵为什么能够强化记忆呢?有如下几个因素的影响在起作用:

  一是以回忆的方式温习已经学过的东西;

  二是回忆和听觉记忆形成了合力。

  三是大脑右半球参与了记忆活动。

  四是背诵能使散向的注意力集中。

  五是背诵能完成长时记忆。

  背诵的要点,一是“见缝插针”,机动灵活,每次不必多,一二分钟即可,最长也不超过十几分钟;二是要注入热情和志趣,不要因背诵而背诵,否则变成了“有口无心”的机械运动,白白浪费时间。

  5、每次重复都将重点放在上次遗忘的部分

  前苏联的N·M·罗泽特认为,每次重复都应深入理解上次疏忽了的难点。经验表明,重复时脑力不均匀使用,即每次重复时都将主要脑力放在上次遗忘的部分上,可以使记忆效果得到较为显著的提高。脑力平均使用,处处都当作重点,等于是没有抓住任何重点。

  6、重复在预习中和课堂上所作的笔记

  7、在总复习时使各门课程适时交替

  8、及时重复

  首次重复的时间因人而异,也因重复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同世界上没有指纹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一样,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记忆素质,所以,对同一贮于脑中的信息,若想保持下去,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首次重复时间。

  此外,由于贮存在脑中的不同信息的繁简难易不尽相同,每个人对同一贮存在脑中的信息的陌熟感受亦不尽相同,因而,首次重复的时间也有差异。

  9机械重复

  有人认为,机械识记是不理解事物的意义,只按照它的表面特点,采取简单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但我们发现,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机械记忆是必需的。千万不要小看机械记忆的威力。据报道,1991年在伦敦举行第一次世界记忆大赛上夺魁的34岁的英国人用机械记忆和图像记忆的方法,只用了2分29秒便记住了一副扑克牌的顺序。而他自认为这种能力是锻炼出来的。

  10、在实践中重复

  俗话说“说一遍不如写一遍,写一遍不如做一遍”,人们自己做过的事情一般都比听说和看到的事情记忆得更加牢固。与简单的重复不同,在实践中重复是一种加大思维力度的“熟能生巧,巧能加速”的重复。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