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教育时评 > 正文

教育反思:大学毕业生回炉读中专尴尬了谁

http://www.sina.com.cn 2006/08/18 10:13  红网

  8月16日,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新生报名入学。一名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在工作3年后,又来到该校报名就读,成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名中专学生。此事在学校引起不小的轰动。(8月17日《贵州都市报》)

  27岁的汪洋从北京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系本科毕业后,先是在北京一家期货公司干了半年,又转投香港驻京的一家灯饰公司,并很快升到了业务经理的位置。但让汪洋苦恼的是,
自己的专业知识很难用得上,工作中找不到感觉,压力很大。2005年5月份,他辞职回到贵阳找工作。然而受所学专业限制,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相反他发现,一些技术人才却非常抢手。几经周折后,汪洋决定:要好好学门技术。

  汪洋的经历可以说有一定的代表性。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几年前大学开始扩招时,不少人认为中专教育已经穷途末路,中国即将步入高等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但谁也没想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阵痛之后,中专教育不仅恢复了元气,而且重新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如今,名牌大学的大学生毕业生也“回炉”读中专,中专教育可算是大大的扬眉吐气了。

  梳理近半年来发生的新闻,可以发现一个显著的现象:大学教育成明日黄花,中专教育却捷报频传。从大学生卖猪肉、卖冰糖葫芦、愿意零工资就业、被纳入低保对象等新闻,到最近三成多大学生后悔上大学,大学可谓“兵败如山倒”。与此相反的是,据新华网6月4日报道,2005年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总体上高于大学生。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陈主任也告诉记者,该校每年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在95%以上。人们似乎正在形成这样一个共识:“上大学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念了四年,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以为原因有三:第一,大学教育扩张速度太快,教学水平远远赶不上建大楼的速度,这让大学教育水平普遍下降,这样“生产”出来的学生不产生“残次品”才怪呢!第二,大学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管理者看不到世界的变化和潮流,教学模式陈旧老化。据说有的教材还是上世纪80年代编写的。第三,教学理念上重知识不重能力,重理论不重实践。学生考试、写论文的工夫一流,但却在社会上老是栽跟头。

  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回炉”读中专,值得大学校长们好好反思反思了。笔者认为,要“割肉止损”,大学教育必须转到面向市场、面向实践的轨道上来,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配备等各个环节都要为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而努力。只要产品适销对路,就不愁没有市场。(陈才)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